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2JJ7003)

作品数:5 被引量:268H指数:5
相关作者:曹帅强邓运员田亚平王鹏向清成更多>>
相关机构:衡阳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意象
  • 2篇景观
  • 1篇意象特征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感知
  • 1篇特征提取
  • 1篇评价指标
  • 1篇文化景观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性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开发
  • 1篇景观意象
  • 1篇聚居
  • 1篇聚居区
  • 1篇聚落
  • 1篇客家
  • 1篇客家文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理论

机构

  • 4篇衡阳师范学院
  • 3篇云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曹帅强
  • 2篇邓运员
  • 1篇向清成
  • 1篇王鹏
  • 1篇田亚平
  • 1篇刘沛林
  • 1篇于海波
  • 1篇杨载田
  • 1篇何清华
  • 1篇李敏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游客感知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意象评价——以南岳古镇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传统聚落是地球表面上较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定性识别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数理统计方法,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开展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意象评价。根据南岳古镇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基础上,采用景观基因感知提取法,构建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辅以结构式访谈,向游客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并结合AHP方法进行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的量化测评,对于综合识别该古镇的景观特征并指导社会生产与传承规划实践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南岳古镇的总体景观意象评价结果较高;(2)该古镇是以寿岳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商贸祭祀型古镇,表现了多种独特的景观差异;(3)寿岳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高,是该古镇中的优势性基因(主体基因);佛、道、儒等宗教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外在唯一性基因;茶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再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内在唯一性基因;抗战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低,是该古镇中的局部唯一性基因。该古镇景观基因的意象主要受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经济、游客自身等因素的主导影响而形成。
曹帅强李敏
关键词:传统聚落游客感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挖掘及其意象特征——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58
2014年
根据景观基因理论,选取15项国家级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深入分析,界定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挖掘方法;通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演变特征、传承特征、民俗特征四个方面,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特征挖掘指标体系,挖掘了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所表达的意象特征。
曹帅强邓运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挖掘景观意象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07
2013年
从概念界定与目标定位入手,以气候变化和系统结构要素为分析框架,建立了包括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等三类指标要素和本底脆弱性、潜在脆弱性和现实脆弱性等三个评价层次的区域脆弱性评价系统,并以南方丘陵地区为例,针对泥石流、滑坡、干旱与洪涝等区域自然灾害,构建了水土流失敏感区的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认为,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扰动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脆弱性,敏感性与易损性是其脆弱性的本质属性,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是脆弱性的系统要素。自然灾害频率指标可以作为反映灾害空间集聚性的区位暴露性指标,现实灾害度可以提供脆弱性评价因子厘定、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建立与阈值分析的结果验证。
田亚平向清成王鹏
关键词:脆弱性评价指标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被引量:86
2012年
古村落乡村性传承是存续地方本土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性传承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考虑古村落旅游影响、乡村性特征随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等趋势,构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因素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经济、乡村社会和乡村环境5个方面。案例分析以爨底下村为例,评价其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传承情况,评价结果显示爨底下古村落的建筑、环境、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等方面的乡村性传承良好,但传统乡村经济特征传承较弱。
刘沛林于海波
关键词:古村落层次分析法
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特征——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被引量:26
2014年
以中国南方山丘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聚居区——炎陵县为例,采用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提取技术,从民居建筑、传统习俗、地方方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5个角度,提取了炎陵县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客家人以开放性"围堡式"的血缘宗族聚居模式,与畲、黎、瑶等少数民族通婚繁衍在山丘区的山谷地带;在"入乡随俗"谋求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某些方面已适应当地习俗,但仍保留了基本的客家精神及风俗;并以当地炎帝神农文化为主要文化参照,形成了独具炎陵县特色的客家文化。2)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在不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衣、食、住、行、商等物质性方面的表达载体和地方语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民情风俗、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性方面的表达形式。
曹帅强邓运员杨载田何清华李敏
关键词:客家文化特征提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