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无)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双银杨筱筱杨会龙王建莹孙兆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径流
  • 1篇年径流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变化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王双银
  • 1篇严宝文
  • 1篇王建莹
  • 1篇杨会龙
  • 1篇杨筱筱
  • 1篇刘晶
  • 1篇孙兆峰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秃尾河流域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双累积曲线法、相关分析法分别对年和季降水径流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径流与不同时段降水的响应关系,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秃尾河流域年径流呈显著减少,年降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秃尾河流域四季径流均显著减少,夏季径流变化与年径流变化趋势一致;降水量则春季增加,夏季减少,而秋季和冬季降水先减少后增加,年降水变化主要受夏季和秋季降水变化的影响。(3)秃尾河流域夏季径流对同期降水的相关程度最强,冬季最弱;年径流与最大一个月降水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夏季。(4)相比于基准期,水土保持效应时期(1978—1998年),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重为27.4%,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的比重为72.6%,其中取用水比重为13.9%;资源开发期(1999—2000年),年径流对降水的响应比重为21.4%,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比重78.6%,其中取用水活动比重为17.4%。自人类大规模活动以来,人类活动始终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取用水比重有所增加;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作用减小。
刘晶严宝文王双银孙兆峰
关键词:径流降水变化
秃尾河年径流变异点综合诊断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可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以秃尾河流域出口水文站高家川站1956—2004年年平均流量和年降水量资料为主,对该流域径流和降水的趋势性和跳跃性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该流域降水的趋势性和跳跃性不显著;而径流具有非常显著的减小趋势,经多种方法综合诊断,最终确定了该流域径流在1978年发生跳跃变异,最后结合实际水文调查资料从成因上对结果进行了合理性论证。综合诊断有效地解决了单一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可信度较差,多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对复杂的时间序列变异点的识别与检验有一定的效果。
杨筱筱王双银王建莹杨会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