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085)

作品数:27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家祥张大杨合英张俊杰范应中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6篇细胞瘤
  • 16篇母细胞
  • 16篇母细胞瘤
  • 10篇肾母细胞
  • 10篇肾母细胞瘤
  • 7篇肿瘤
  • 7篇儿童
  • 6篇蛋白
  • 5篇血清
  • 4篇蛋白质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小儿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炎症
  • 3篇载脂蛋白

机构

  • 26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市儿童医...
  • 3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27篇王家祥
  • 10篇张大
  • 9篇杨合英
  • 8篇张俊杰
  • 7篇郭飞
  • 7篇范应中
  • 6篇张谦
  • 6篇赵伟
  • 6篇王磊
  • 5篇宋东建
  • 4篇樊玉霞
  • 4篇岳铭
  • 4篇岳丽芳
  • 3篇杨艳芳
  • 3篇刘秋亮
  • 3篇徐彦磊
  • 3篇郭立华
  • 3篇余捷凯
  • 3篇侯广军
  • 3篇李骥

传媒

  • 14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C在神经母细胞瘤荷瘤裸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筛选并鉴定神经母细胞瘤体外模型中血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并推测其来源于非肿瘤细胞的凋亡。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KP—N—NS细胞株细胞(106)种植于裸鼠皮下组织,4周后收集肿瘤组(14只)和对照组(25只)裸鼠血清,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一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筛选两组血清间差异蛋白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血清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经LC—MS/MS(LTQ)对分离后的蛋白质进行肽指纹图谱(PMF)分析。结果SELDI.TOF筛选出质荷比为11609的蛋白质在肿瘤组及对照组的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3338.4±1410.9、59.8±40.7,肿瘤组蛋白表达量为对照组的55.8倍,LTQ确定肿瘤组血清中高表达的蛋白质为质荷比为11606.2的小鼠源细胞色素c(非人类细胞色素c)。结论细胞色素c在肿瘤组裸鼠血清中高表达,且肿瘤组裸鼠血清中的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高,源于机体内非肿瘤细胞的凋亡。
庞艳丽张大赵伟王磊秦攀樊玉霞张俊杰王家祥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色素C类
儿童肝母细胞瘤潜在标志物载脂蛋白A-I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筛选并鉴定出小儿肝母细胞瘤(HB)血清生物学标记物,以助HB的早期诊断。方法使用弱阳离子磁珠技术处理30例HB患儿、2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样品,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平台筛选出肿瘤组和正常组的差异性蛋白。SDS-PAGE纯化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后,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出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并通过Swiss Prot数据库查找与之匹配的蛋白质。最后使用Real-time PCR和ELISA技术验证该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SELDI-TOF-MS筛选并排除炎症因子干扰后,发现HB组和正常组存在质合比为9 348 Da的差异性蛋白质,在HB组的表达较低(P<0.05)。经鉴定此蛋白为载脂蛋白A-I(Apo A-I)。Real-time PCR和ELISA验证Apo A-I基因和蛋白在HB组均低表达,在正常组高表达。结论 Apo A-I可作为HB非炎症性蛋白质标记物,对其早期诊断有意义。
郭立华赵伟张俊杰张谦范应中王家祥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载脂蛋白儿童
睾丸及睾丸旁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三例诊疗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生殖系统(特别是附睾和睾丸旁)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病理特征等情况。方法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间共收治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3例,后经术后病理分析证实均为附睾(及睾丸)部位的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该病主要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进行肿瘤性质的初步判断,并通过手术进行病变部位切除(患侧睾丸、附睾及部分精索切除术),术后通过与家属沟通,2例进行VCP方案及IeV方案交替应用的规律化疗后出院,1例由于家属拒绝化疗出院。结果术后半年内每月1次病患部位的彩超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复查;半年后每3个月1次的彩超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复查。2例接受化疗的患儿均获得2年或5年的无瘤生存,由于另1例患儿未行化疗,同时拒绝术后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决定对其进行了更密切的彩超检测,距最后复查患儿已无瘤生存8个月。结论横纹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较易复发及转移,但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在该类肿瘤中属预后较好型,生殖系统特别是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手术完整切除较容易,术区种植可能性小。术后观察进行规律化疗患儿获得较长期的无瘤生存,未进行化疗则获得短期内无瘤生存,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磊张谦范应中王家祥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母细胞瘤与神经节细胞瘤血清差异性蛋白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血清差异性蛋白的筛选和鉴定,寻找一种早期、无创的术前区分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的方法,以期能够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带来更明确的指导.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47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以及24例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的术前血清样本,通过蛋白质组学相关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质进行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和验证,从而确定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的差异性蛋白质.结果 该研究筛选出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的血清差异性蛋白质峰值为9 569.4 D,而后通过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鉴定及验证了位于此峰值的差异性蛋白质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2.结论 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找出了可能成为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的差异性蛋白质.并验证了血清淀粉样蛋白A2作为鉴别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差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也为以后对这一指标确定量化标准和进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王磊范应中张谦王家祥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瘤血清淀粉样蛋白A
肾母细胞瘤中ABCG2的表达及侧群的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检测肾母细胞瘤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ABCG2的表达,同时应用拒染方法检测该肿瘤中是否存在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方法①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34例肾母细胞瘤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ABCG2的表达。②收集6例手术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原代培养,制取单细胞悬液,进行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是否含有拒染的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侧群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中存在ABCG2的表达,阳性率约为76.4%(26/34);6例新鲜组织中3例经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少量染色浅的拒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原代肾母细胞瘤中含有少量可被维拉帕米阻断的拒染细胞,其表达量约为0.7%。结论肾母细胞瘤中存在AB—CG2的表达,可能与肿瘤耐药相关;应用拒染方法可以测得原代肾母细胞瘤中含有小群SP细胞,它们中可能含有肿瘤干细胞。
徐彦磊王家祥张毅杨合英樊玉霞宋东建乔永涛
关键词:WILMS瘤肿瘤干细胞肿瘤标记生物学
儿童胰母细胞瘤6例报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以提高对PB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 a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系统检索国内外胰母细胞瘤相关文献。结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BL患儿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为2~7岁,中位年龄为5岁。6例均可触及腹部肿块,3例腹痛,其余症状如黄疸、贫血、呕吐各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30~160 mm,平均87 mm。2例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体尾部,1例位于胰尾部。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免疫组化结果:6例Syn(+)或(灶+),6例CK(+),5例AAT(+),ki-67(>30%+),3例CD56(+)或(灶+),5例AFP(-),1例AFP(灶+)。术后1例拒绝化疗,其余5例行正规化疗,术后随访0.9~3.1 a,1例失访,4例死亡,1例健在。结论 PB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胰腺各部位均可生长,肿瘤恶性程度高,复发及死亡率较高。目前治疗方案为尽早完整切除瘤体,并辅以化疗。如切除完整并辅以化疗,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
何巍王家祥杨合英张大杨林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儿童诊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肾母细胞瘤瘤体中差异性炎症因子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肾母细胞瘤瘤体存在的差异性炎症因子,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瘤体(瘤体组)40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Ⅳ期9例;预后良好型37例,预后不良型3例;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23例;血管侵犯9例,无血管侵犯31例.同时收集肿瘤近端(距肿瘤边缘1 cm)肾组织35例、肿瘤远端(距肿瘤边缘5 cm)肾组织25例.通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3组间的差异性蛋白峰,对瘤体中存在的高表达蛋白峰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纯化,胶内酶解后的肽段混合物置入色谱串联质谱,根据氨基酸序列鉴定目标蛋白身份.根据瘤体中炎症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各组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高表达的蛋白峰中,m/z12138和m/z13462分别被鉴定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两者在瘤体组的表达量(1437.8±997.3和1730.4±1147.8)高于肿瘤近端肾组织(952.6±591.2和1031.1±1120.8)及肿瘤远端肾组织(315.4±296.5和114.7±118.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组中m/z12138和m/z13462的表达量按不同病理特征分组进行比较:临床分期Ⅰ期(678.8±189.0和746.2±238.7),Ⅱ期(664.0±202.0和1180.7±404.9),Ⅲ期(1524.7±407.9和2160.4±1252.3),Ⅳ期(2850.2±861.2和2498.4±1290.5);预后良好型(1271.7±809.2和1553.3±991.4),预后不良型(3487.2±166.2和3915.1±507.3);淋巴结转移组(2207.1±961.7和2569.5±1285.2),无淋巴结转移组(869.2±474.6和1110.2±433.6);血管侵犯组(2850.2±861.2和2498.4±1290.5),无血管侵犯组(1027.8±521.3和1507.5±1019.9),各病理特征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
郭飞张俊杰孙俊锋胡集祎余捷凯郑树王家祥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肾母细胞瘤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在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2014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2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研究组),18例行经腹肿瘤切除(对照组),比较不同术式患儿围手术期各项临床参数及生存资料。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129.5±13.9)min]、术后ICU时间[(6.3±3.1)d]、住院时间[(13.9±3.9)d]及肠功能恢复时间[(6.8±3.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9.5±26.7)min、(9.7±3.8)d、(20.5±3.0)d、(11.5±3.1)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P=0.051;t=2.551,P=0.017;t=4.489,P〈0.001;t=3.488,P=0.002)。研究组患儿术中出血量[(95.5±14.6)mL]、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22.3±3.1)d]及随访平均肌酐水平[(67.0±21.3)μmol/L]均低于对照组[(105.9±23.1)mL、(24.7±4.5)d、(76.8±13.3)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1、1.485、1.474,P=0.243、0.163、0.154)。研究组患儿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0(0/9例)]、术后尿漏并发症发生率[11.1%(1/9例)]均低于对照组[11.1%(2/18例)、16.7%(3/18例)],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0.093)。研究组患儿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且平均累计生存风险低于对照组(28.5个月,95%CI:23.2-33.7个月比22.4个月,95%CI:12.6—32.1个月;χ2=0.469,P=0.494)。结论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可降低手术、术后ICU及住院时间,避免了肠操作,减少术后肠粘连并发症概率及经口进食等待时间,可作为一种治疗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可行的手术方式。
宋东建岳丽芳杨合英范应中刘秋亮张大夏自强贾佳张俊杰张辉王家祥
关键词:双侧肾母细胞瘤
三例小儿恶性蝾螈瘤的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并提供系统的诊疗方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方法我院自2000年至2013年共收治小儿恶性蝾螈瘤3例,均经病理证实。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4、6、12岁。3例均为首次就诊,2例肿物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阴囊内。3例患儿均以发现无痛性肿物为代主诉入院,1例伴乏力、腹胀,其余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患儿手术过程均较顺利,肉眼所见肿瘤均完整切除,术中探查均未发现其他部位可疑病灶。结果3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术后3年出现右下肢疼痛,右下肢皮肤无汗,彩超及MRI均提示右下肢占位,考虑复发,患儿家属拒绝再次手术。1例术后采用VAC化疗方案,定期复查CT未发现明显异常,已无瘤生存2年。1例术后1个月病理确诊为恶性,加行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采用VAC和OPEC化疗方案交替进行,共化疗15次,现已无瘤生存4年。目前此2例情况良好,无复发征象。结论恶性蝾螈瘤属高度恶性,术后易复发及转移,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分析,手术为唯一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预后。
湛玉晓胡倩岳铭张大杨合英王家祥
关键词:神经鞘瘤药物疗法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血清蛋白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筛选并鉴定胃癌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物,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完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方法收集60例胃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标本。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胃癌患者(术前组、术后组、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之间进行对比检测,筛选出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蛋白质或含量与正常人有差异的蛋白质。使用凝胶电泳(TRICINE.SDS.PAGE)技术对这些差异性蛋白质进行分离与纯化。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对分离纯化的蛋白质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胃癌患者血清中具有特异性的蛋白标记物。结果胃癌术前组与正常组的质谱数据得到15个特异性m/z峰值(P〈0.01);通过SVM算法筛选出Youden指数最高的组合模型,得到m/z峰位于6449.1的蛋白标记物;该蛋白胃癌术前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2299.3±2029.3比509.5±168.3,P〈0.01)。胃癌术后组与术前组的质谱数据经过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后。得到P〈0.01的特异性m/z峰6个:参考Youden指数最高的组合模型,得到m/z峰位于6449.2的蛋白质标记物;该蛋白在胃癌术前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后组(1247.9±685.0比476.5±157.8,P〈0.01)。胃癌术前组与转移组的质谱数据经过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后,得到P〈0.01的特异性m/z峰12个;参考Youden指数最高的组合模型,得到蛋白质标记物m/z峰位于6448.9;该蛋白在胃癌转移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术前组(1506.9±1036.5比649.7±621.0,P〈0.01)。通过MALDI.TOF/TOF平台对样本分离纯化及酶解后所得到的肽段混合物进行检测,m/z峰位于6449的蛋白质经过鉴定为载脂蛋白CⅢ(ApoCⅢ)。结论m/z峰位于6449的蛋白质经过鉴定为ApoCⅢ,考虑
张辉李浩郭飞张大杨合英王家祥
关键词:胃肿瘤蛋白质组学肿瘤标记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