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819)

作品数:14 被引量:17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宝丰夏虹章莹王非谢会斌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山大学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骨折
  • 5篇手术
  • 5篇关节
  • 4篇疗效
  • 3篇盆骨
  • 3篇胫骨
  • 3篇胫骨平台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臼
  • 3篇内固定
  • 3篇骨盆
  • 3篇骨盆骨折
  • 3篇股骨
  • 3篇关节置换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1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市小榄人...

作者

  • 13篇李宝丰
  • 5篇夏虹
  • 4篇章莹
  • 3篇黄华扬
  • 3篇谢会斌
  • 3篇王非
  • 2篇李梅
  • 2篇黄远翘
  • 2篇郭晓泽
  • 2篇陈蓓
  • 2篇邬黎平
  • 2篇李凭跃
  • 2篇沈洪园
  • 2篇肖进
  • 2篇夏远军
  • 1篇任东青
  • 1篇张敏
  • 1篇王新宇
  • 1篇敖沸
  • 1篇王庆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建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随访6~24个月,术后2~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86.4%。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李宝丰章莹谢会斌郭晓泽王非夏虹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骨盆骨折
胫骨平台解剖型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解剖型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4—2013-07采用胫骨平台解剖型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测量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患肢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及胫股角(FTA)。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9.0±14.2)min,术中出血量(96.0±16.7)ml,住院时间(13.6±4.5)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6.8±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6±2.8)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9.7±5.6)分,优良率93.5%。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的患肢TPA、PA及FT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具有内固定放置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邬黎平黄远翘张敏李宝丰朱小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内固定
PFNA与Gamma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伽马(Gamma)钉在股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2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8例使用加长型PFNA固定(观察组),14例给予加长GammaⅡ型钉固定(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负面情绪、生活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lAMA评分、HAMI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应用PFNA,较GammaⅡ型钉治疗更具积极意义。
张帆罗晓东叶茂汪志忠李宝丰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伽马钉股骨干骨折
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笔者回顾分析自2010-01—2014-12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的48例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骨盆骨折34例,髋臼骨折14例。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6个月-5年,平均24个月。本组手术切口长度(9.2±2.7)cm,手术时间(1.7±0.7)h,出血量(545±230)ml。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3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5.8%。1例术中发生膀胱破裂,1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股外侧皮神经麻痹、腹股沟疝及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视野清晰、骨折易于复位及固定、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宝丰陈蓓李梅章莹谢会斌郭晓泽夏远军肖进王非夏虹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疗效
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80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交锁。76例患者半月板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临床愈合率95%(76/80);4例修复失败患者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十),其中2例合并关节积液及McMurray征(+)。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士1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士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00);80例患者中优60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为90%(72/80)。结论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优点,尤其对于难以缝合的半月板后角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
陈朗新李宝丰沈洪园王庆陈帅区永亮黄华扬
关键词:半月板膝损伤修复外科手术关节镜检查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02—2013-02对356例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与否、关节面塌陷程度、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时机、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359例患者获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1年。共有内固定失败19例。骨折类型(χ~2=4.573,P=0.026)、骨质疏松(χ~2=63.256,P〈0.001)、关节面塌陷程度(χ~2=6.521,P=0.010)、膝关节周围合并伤(χ~2=7.263,P=0.009)、术中骨折复位(χ~2=72.32,P〈0.001)、术中植骨(χ~2=17.403,P〈0.001)、术后并发症(χ~2=16.572,P〈0.001)、术后康复治疗(χ~2=19.149,P〈0.001)方面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是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
邬黎平黄远翘陈元庄李宝丰张宇朱小华马滚韶莫华贵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累及胫骨平台后侧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5例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0.5~1年,按Rasmusse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对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膝关节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复位准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复位满意率高。
张帆罗晓东叶茂汪志中李宝丰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关节镜骨折复位
股骨转子下截骨联合S-ROM假体治疗高脱位髋臼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下截骨联合S-ROM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股骨转子下截骨联合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18例23髋,其中5例双侧,13例单侧。通过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截骨及肢体延长长度,X线片评价等方法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6~23个月),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6±9.8)分,改善至术后(88.2±8.3)分(P〈0.05)。术前肢体平均短缩6.7 cm,术中平均截骨2.5 cm,术后延长4.2 cm。术后X线片示臼杯在真臼位置,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松动。所有实行股骨转子下截骨的患者术后6个月已骨性愈合。结论采用股骨转子下截骨联合S-ROM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良好。
李宝丰李凭跃黄华扬张涛郑小飞张余夏虹
关键词:髋骨折髋假体髋脱位
丙帕他莫联合曲马多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联合曲马多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将该院112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丙帕他莫联合曲马多在围手术期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镇痛药物。观察2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剂量。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疗效。结果术后2h、1d和2d的3个时间段,研究组患者VA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d及整个围手术期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丙帕他莫和曲马多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还可减少因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罗晓东李宝丰
关键词:骨科手术镇痛围手术期疼痛
电磁脉冲对清醒大鼠尾动脉血压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对清醒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适应性血压测量1周后的1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辐照组和辐照组,每组7只,在锥形平板GTEM小室内接受EMP辐照,EMP辐照参数为:场强200 kV/m,脉冲前沿3.5 ns,脉宽14 ns,重复频率1 Hz,辐照后用无创性尾套式血压测量仪测量2 hr至1 wk内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规律。结果:照后3 d大鼠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与假辐照组相比下降显著(P<0.05),12 h有下降趋势,其他时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辐照对大鼠心率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EMP辐照可以引起大鼠血压一过性降低;对大鼠心率无明显影响。
李宝丰陈蓓李梅章莹赵涛李静任东青郭国祯
关键词:电磁脉冲动脉血压心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