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NC2012004)

作品数:12 被引量:183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利根成程李宁龙开胜张耀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农民
  • 3篇宅基
  • 3篇宅基地
  • 3篇产权
  • 2篇土地制度
  • 2篇农地
  • 2篇农民福利
  • 2篇居住
  • 2篇集中居住
  • 2篇福利
  • 1篇地城
  • 1篇地租
  • 1篇断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宅基地流转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城市化
  • 1篇入股
  • 1篇善治
  • 1篇善治理念

机构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9篇陈利根
  • 4篇成程
  • 3篇李宁
  • 2篇龙开胜
  • 2篇张耀宇
  • 1篇张金明
  • 1篇陈会广
  • 1篇赵光
  • 1篇尹雪英
  • 1篇谢存旭
  • 1篇詹王镇
  • 1篇李文

传媒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农业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农地产权绩效之谜的一个简要考察:模糊产权的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转型深化期的农地产权改革需要正视农地产权的模糊性。文章从产权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地模糊产权优于俄罗斯早期农地改革,同时滞后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改革的绩效之谜问题。对于具有明显制度转轨特点的我国而言,产权与市场都是决定绩效的重要因素,适应各阶段市场发展的农地产权模糊度是农地产权改革的内在要求。减少政府的产权管制、提升农民的产权行为能力,以及完善当前包括农地市场在内的诸多生产要素市场,这些我国现阶段农地产权深化创新的关键,可以使农地产权在市场化的自由交易中内生的选择最优模糊度,从而打破城乡的二元土地制度,最优化农地绩效。另外,这个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政府与市场在职能和边界上的划分,保障和吸取各地产权探索创新的试错性,在赋予和农民行为能力相匹配的产权权利时,要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行使能力,最后还要注重农地产权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影响农地产权非正式制度的形塑机理,租值耗散的经验定量特点以及模糊产权的自发演化理论含义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李宁谢存旭
关键词:农地模糊产权绩效
竞争发展、垄断供地者与城市用地增长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从地方政府竞争发展和土地制度出发,剖析了作为垄断供地者的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一个系统的土地供应策略集来满足其竞争发展行为,以及在这个策略集影响下所产生的城市用地增长问题。文章利用2006—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完成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发现,受到地方政府服务于竞争发展行为的土地供应策略集影响,城市用地增长在二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这两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前者低价供地以实现招商引资和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化;后者则通过城市建设投资—土地价格上涨的自我循环与跨期的土地抵押、出让决策来实现土地融资的最大化目标,并将其融资收益用于补贴二产用地的低价供应行为。地方政府会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协调以实现整体上的财税扩张和经济增长最大化。在这种依赖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对本地农民、外来务工者的人口市民化供给是依据其对土地扩张的直接贡献作用而不是自身的市民化意愿与需求,这进一步导致城市人口增长的扭曲。对此,要治理我国城市用地增长中的问题,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干预,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而转变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增长向以人为本转变。
张耀宇陈利根
关键词:土地制度
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居住农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首先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集中居住农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苏州市557份有效样本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学历和职业这两个方面对集中居住农民福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集中居住农民福利水平与农民的经济、居住、保障、环境和心理状况关系显著,关系强度依次是心理、经济、居住、保障和环境状况。因此,政府对农民心理状况的关注将比单纯提高补偿标准更有利于提高农民福利水平。
成程陈利根
关键词:集中居住福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地权变动下的乡村善治理念与机制创新被引量:2
2013年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价值理念的选择,应当坚持善治基本理念,追求统筹发展理念下的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和参与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城乡统筹进程中乡镇、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在农村土地上的权利和利益是动态性的,这些权利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乡村治理密切关联,应当符合乡村善治的要求。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中心参与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构建自主性的民主自治机制、信任性的经营合作机制和充分性的纠纷协调机制。乡村治理应当以善治理念统帅,与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创新相协同,以土地有效利用与权利保护为基点,构建多中心参与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机制。
张金明
关键词:善治理念乡村治理土地制度创新
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多地均有一定规模发展,其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关系着入社农户、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也关系着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客体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财产权理论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清偿债务、必须返还原承包户观点的不合理,得出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承包地经营权是否应清偿合作社债务、是否应返还原承包户应视入股期限是否届满而定,期限届满,应当返还;期限未满,应视其他资产是否足以清偿合作社债务以及出资承包地经营权的农户意愿而定。
尹雪英陈利根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社
产权不完全界定研究:一个公共域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3
2013年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从法律产权还是经济产权角度出发,产权都不能得到完全界定,在分析比较巴泽尔产权公共领域和德姆塞茨产权残缺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予以整合并进一步拓展,提出产权公共域的分析框架,具体分为属性公共域、技术性公共域、法律性公共域、国家性公共域、个人性公共域、限制性公共域六类。由此出发,阐述了产权不完全界定的内在机理、不完全界定产权的内部结构和产权界定的明晰过程,还有产权界定的原则以及不完全界定产权自身的属性与价值等问题。公共域衍生的主体行为、资源配置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治理模式、历史绩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利根李宁龙开胜
关键词:经济产权
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农民对宅基地福利性的认同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认同宅基地福利性。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并且就业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最大,这说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比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更能有效地弱化宅基地福利性认同。此外,个人特征与住房特征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的显著影响。
成程陈利根赵光
关键词:农民非农化宅基地
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78
2012年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陈利根成程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民福利宅基地
“土地城市化”向“人口城市化”转变——一个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22
2016年
本文将人口变量引入城市用地扩张的理论模型中,以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为核心,剖析了人口增长与用地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发展中,受发展竞争驱动,地方政府将城市中决定用地规模的经济活动人口和享有公共物品的户籍人口割裂开来:一方面,尽可能多的扩张城市用地面积以容纳更多的经济活动人口、攫取地租收益;另一方面,在级差地租分配中,拒绝让非户籍移民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分享城市增长中的级差地租收益,从而降低城市化发展的成本。地方政府在享有外来人口集聚带来的级差地租收益的同时却不必承担相应的公共物品成本,这种成本收益计算中的扭曲进而导致了城市增长中的用地过度扩张、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的问题。有鉴于此,在城市化相关改革政策中,应当引入人地统筹的调控思路,将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与人口市民化问题相挂钩,有助于实现城市增长中的人地关系协调,抑制过度"土地城市化"并合理推进"人口城市化"。
张耀宇陈利根陈会广
关键词: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级差地租
程序公正、货币补偿与集中居住农民满意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根据"最后通牒博弈"的启示,利用南京市261份调查数据,对程序公正、货币补偿与集中居住农民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Logistic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程序公正的引入,货币补偿标准的提高,能够增强集中居住农民满意度。但政府不可能无限度加强程序公正和提高货币补偿,因此进一步采用,极值和拐点进行分析。
成程陈利根
关键词:集中居住农民满意度程序公正货币补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