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12009)

作品数:22 被引量:416H指数:14
相关作者:常亚青包振民相建海刘小林刘宪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扇贝
  • 13篇栉孔扇贝
  • 9篇杂交
  • 6篇杂种
  • 5篇杂种优势
  • 5篇种群
  • 4篇生长发育
  • 3篇杂交效果
  • 3篇杂交一代
  • 3篇盘鲍
  • 3篇皱纹盘鲍
  • 3篇虾夷扇贝
  • 3篇华贵栉孔扇贝
  • 3篇不同种群
  • 2篇地理种群
  • 2篇对虾
  • 2篇多态性
  • 2篇选育群体
  • 2篇养殖
  • 2篇荧光显微观察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大连水产学院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0篇包振民
  • 9篇常亚青
  • 8篇相建海
  • 7篇刘小林
  • 6篇刘宪杰
  • 5篇万俊芬
  • 5篇王清印
  • 4篇李富花
  • 4篇宋坚
  • 3篇王如才
  • 3篇周丽青
  • 3篇潘洁
  • 3篇汪小龙
  • 3篇刘志鸿
  • 3篇李健
  • 3篇杨爱国
  • 2篇谭金山
  • 2篇李祯
  • 2篇李冰
  • 2篇宋林生

传媒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水产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海...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2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现状 ,综述了传统的杂交育种和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如多倍体、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贝类杂种优势预测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手段。
包振民万俊芬王继业汪小龙王如才
关键词:育种杂交多倍体转基因分子标记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子一代与双亲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王清印
关键词: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一代染色体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杂交效果 Ⅲ.中国种群与俄罗斯种群及其杂种1~2龄的生长发育被引量:14
2006年
在对栉孔扇贝中国养殖种群(CC)、中国野生种群(CW)与俄罗斯种群(RW)及其杂交种群早期(2,3,4月龄)和中期(6,8,10,12月龄)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群的1~2龄(14,16,19,2l,24月龄)生长发育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后期生长性能表现以中国养殖种群最好;2个杂交组合CC雌(♀)×RW雄(♂)和CW雌(♀)×RW雄(♂)的杂种群体各个性状的后期生长性能均高于纯种亲本种群,杂种优势均较大,其范围在3.16%~37.18%之间,以CC雌(♀)×RW雄(♂)杂交效果最好,是理想的杂交组合;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4个生长发育指标在后期各个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在性状问存在明显差别,体重的杂种优势远大于壳宽、壳长和壳高,变化趋势为体重大于壳宽大于壳长大于壳高;栉孔扇贝各个性状的生长率受生长发育季节的影响较大,12~16月龄生长迅速,到16月龄(11月份)生长速度达到高峰,到下一年度的2月下旬(19月龄)几乎没有增长,仅能维持生命,开春以后增长也不大,这说明,栉孔扇贝在来年秋季完成了强度生长,是水产养殖的最佳收获时节,应当尽量避免跨越第二个冬季,以减少越冬损失.
常亚青刘小林相建海宋林生刘宪杰
关键词:栉孔扇贝种群杂交后期生长发育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杂交效果的研究 Ⅱ.中国种群和俄罗斯种群及其杂种F_1中期生长发育被引量:25
2005年
在对栉孔扇贝中国养殖种群(CC)、中国野生种群(CW)和俄罗斯种群(RW)及其3种杂交种群早期(2,3,4月龄)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群的中期(6,8,10,12月龄)生长发育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中期生长性能表现以中国养殖种群最好;3个杂交组合的杂种群体各个性状的中期生长性能均高于纯种亲本种群,杂种优势均较大,其范围在3%~52%,以CC♀×RW♂杂交效果最好;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在4个生长发育指标中期的4个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在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别,体重的杂种优势远大于壳宽、壳长和壳高的,变化趋势为体重大于壳宽,壳宽大于壳长,壳长大于壳高;季节性变化因素对栉孔扇贝各个性状的生长速度影响非常大,6~8月龄处于冬季最寒冷的时间(11月份至翌年3月份),扇贝越冬期间仅能维持生命,生长率接近于0,温暖季节如6月龄(11月)以前和8月龄(3月份)以后各性状的生长速度提高幅度很大。
刘小林常亚青相建海李富花刘宪杰BROVKINA Elena Pavlovna
关键词:栉孔扇贝种群杂交杂种优势
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及其种间杂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的ISSR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通过对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及其两者的种间杂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的ISSR标记分析,研究了4种子代群体之间以及子代群体与共享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关系。使用3组ISSR引物,得到清晰的扩增位点169个,平均多态位点检出率66.44%。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个体中具有来自父母本的扩增位点,表明杂交子代确为杂种;杂交子代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在与亲本个体和其他子代群体间的遗传关系上表现出与种内交配子代的明显差异;另外杂交子代与2种亲本的遗传关系上并不对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更加偏向于母本一方。
刘广绪包振民胡景杰王师姚冰战爱斌
关键词:ISSR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
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用1500μW/cm2的紫外线照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60 s以进行灭活处理,并使之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受精,在卵子受精后排出第一极体前用6-DMAP(50 mg/L)处理受精卵,持续处理35 min,抑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排放,诱导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采用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显微观察法,对灭活的长牡蛎精子诱导的栉孔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灭活过的长牡蛎精子进入栉孔扇贝卵子后发生轻微膨胀;在第一次卵裂中期,精核形成一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位于两组分开的母本染色体之间,不参与核分裂;第一次卵裂结束时DCB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中一分裂球中;第二次卵裂过程中,DCB的去向与第一次卵裂时基本一致。6-DMAP处理有效地抑制了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排出,从而使雌核四倍化。对担轮幼虫染色体倍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可以获得6.25%的四倍体幼虫。本研究还对灭活的异源长牡蛎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倍性、核物质分离紊乱及多精附卵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关键词:栉孔扇贝异精雌核发育四倍体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发育被引量:71
2002年
对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栉孔扇贝的两个群体———中国种群(C)和日本种群(J)的纯种后代及其正反两个杂交组合(C♀×J♂和J♀×C♂)的杂种个体,早期(10月龄)同地同期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个种群正、反交杂种一代在壳高、壳长、壳宽、活体重及成活率5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反交杂种F1′除成活率外,其余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显著优于正交杂种;中国和日本两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测定性能表现为壳宽差异显著和成活率差异极显著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证明杂交是提高扇贝生产性能和抗逆性的重要途径。
常亚青刘小林相建海李富花宋坚宋林生刘宪杰
关键词:杂交一代早期生长发育栉孔扇贝地理种群杂种优势
日本盘鲍(H. discus discus)×皱纹盘鲍(H. discus hannai lno)杂种及其杂种优势的RAPD分析
<正>传统的杂交育种在物种的遗传改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需要的周期长,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寻找合适的杂交组合。同时,人们对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机制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自80年代以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如...
万俊芬汪小龙潘洁李冰李祯包振民燕敬平方建光
关键词:日本盘鲍皱纹盘鲍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养殖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 ,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 ,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加快培育优质。
高冬梅李健王清印
关键词:对虾海水养殖
栉孔扇贝中国、韩国、日本及俄罗斯四个种群的杂交研究
<正> 栉孔扇贝分布在中国北方海岸、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北部和俄罗斯远东沿海,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性状有所差异,本文报道了中国、韩国、日本及俄罗斯四个栉孔扇贝种群间的杂交育种,杂交组合分别为:中国养殖种群(CC)♀×日本野生种群...
常亚青刘小林相建海王子臣
关键词:栉孔扇贝杂交地理种群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