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962126)

作品数:26 被引量:251H指数:10
相关作者:傅金祥赵玉华苏锦明张立成李彤岩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饮用水
  • 10篇饮用
  • 10篇水处理
  • 10篇污染
  • 9篇生物反应
  • 9篇生物反应器
  • 9篇污水
  • 9篇膜生物
  • 9篇膜生物反应器
  • 9篇反应器
  • 6篇污水处理
  • 6篇IMBR
  • 5篇消毒
  • 5篇二次污染
  • 4篇一体式膜生物...
  • 3篇隐孢子虫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活饮用
  • 3篇生活饮用水
  • 3篇水质

机构

  • 18篇沈阳建筑工程...
  • 8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沈阳大学
  • 2篇阜新市引白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市建都工...
  • 1篇沈阳市排水管...
  • 1篇沈阳市第二市...
  • 1篇沈阳市自来水...
  • 1篇鞍山市自来水...

作者

  • 25篇傅金祥
  • 16篇赵玉华
  • 4篇苏锦明
  • 3篇张立成
  • 3篇李彤岩
  • 3篇由昆
  • 3篇琚冉
  • 2篇汪力
  • 2篇李福明
  • 2篇徐微
  • 2篇朴芬淑
  • 2篇范茂军
  • 2篇李军
  • 2篇周晴
  • 2篇张吉库
  • 1篇杨辉
  • 1篇李宁
  • 1篇杨青
  • 1篇李敬宝
  • 1篇金峤

传媒

  • 10篇沈阳建筑工程...
  • 5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沈阳建筑工程...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给水排水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一体化M-CASS设备的研制与开发被引量:2
2004年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SBR反应器的滗水器局限性问题,开发了新型一体化M-CASS设备(一体化膜-序批式活性污泥设备)。利用总污泥量综合设计法控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设计水平悬浮滤膜系统作为排水系统。试验进水ρ(COD)为378.5mg/L,ρ(NH3-N)为33.28mg/L时,出水ρ(COD)为29.31mg/L,ρ(NH3-N)为4.25mg/L,浊度为0NTU,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出水水质,使膜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苏锦明周晴傅金祥张家瑞
关键词: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膜生物反应器
PAC对IMBR的净水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膜生物反应器和投加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进行比较研究,并介绍了炭泥比的概念,发现炭泥比对减缓膜污染有重大贡献.试验结果表明,PAC-IMBR具有比普通MBR更为稳定的出水水质,COD、BOD5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2.4%.粒径为40-60目和200-300目的粉末活性炭不利于减缓膜污染,而粒径为80-100目的粉末活性炭则大大降低了膜污染,并且其较佳活性炭炭泥比CSPAC=1/4,更有利于形成生物活性炭,减少料液中的EPS,保持较高的膜通量.
傅金祥苏锦明徐巍赵玉华梁建浩
关键词:PAC-MBR组合工艺膜污染膜通量
间歇曝气对膜生物反应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主要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来考察MBR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间歇时间能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
由昆傅金祥琚冉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间歇曝气
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降低膜负荷缓解膜污染,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并测量原水、生物反应器出水、膜分离出水的COD、NH3-N、NO2--N、NO3--N、TN、TMP,考察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及膜污染速率.结果试验表明,系统处理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7.9%,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3.8%,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82.5%,并且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相比膜污染速率大大降低.结论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和含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生物反应器中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进行彻底,膜污染速率降低.
赵玉华琚冉傅金祥由昆周伟伟李敬宝
关键词:污水处理硝化过程
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与原因分析被引量:21
2003年
美、英等国介水隐孢子虫病的不断暴发流行及危害事实表明,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已经对饮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该文介绍了国内外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总体状况和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造成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分析结果认为,受到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饮用水系统是造成大规模传染的主要媒介,传统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常规的氯化消毒未能有效地灭活卵囊,有必要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去除隐孢子虫净水工艺和灭活方法。
傅金祥张立成魏炜李彤岩
关键词:饮用水隐孢子虫
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对微电解消毒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研究和探讨水中Cl-质量浓度对微电解消毒效果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微电解法消毒的效果主要归因于水体中氯离子的电解 .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余氯 ,具有持续消毒能力 .为取得可靠的消毒效果 ,待处理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应不小于 2 0mg/L,所需微电解时间应不小于 6 0s .
范茂军赵玉华傅金祥
关键词:水处理消毒微电解氯离子余氯
IM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03年
介绍了采用一体式国产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 (I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方法 ,研究了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 :在冬季低温及冲击负荷条件下 ,反应器对COD仍然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去除率 75 %~ 90 % .污泥质量浓度 (MLSS)是系统运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 ,污泥质量浓度 (MLSS)应不低于 4 0 0 0mg/L,但是 ,污泥质量浓度太高(>130 0 0mg/L) ,可能会产生有机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 (SMP)的积累 。
汪力王长生傅金祥李军赵玉华
关键词:生活污水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COD生物处理
IMBR法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介绍了采用一体式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方法 ,对影响其处理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 ,污泥质量浓度和曝气量 )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IMBR)处理洗浴污水效果较好 ,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质量浓度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 ;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很小 .对LAS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膜的截留作用很小 .
李军傅金祥汪力赵玉华
关键词:洗浴污水膜分离技术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COD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配水管网产生二次污染的数学模拟被引量:9
2001年
建立了饮用水在管网输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水质模型 ,给出了解析解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水质模型。建立了综合反应动力学模式 ,提出了水中污染物最大生成潜能 (Cmax)的概念。将CODMn作为饮用水在管网输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水质评价和控制指标 ,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水质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应用水质模型确定了水在管网输配过程中的极限停留时间tlim。
傅金祥赵玉华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输配水管网二次污染水质模型数学模拟
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8
2003年
阐明了地下水中铁、猛的存在形式及迁移转化规律,对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法三种除铁除锰技术进行比较,论述了生物除铁除锰技术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1)生物除锰的机理还处于较初级的实验室研究阶段;(2)对于大中型除铁除锰滤池,尽管技术上可行,但菌种培养费用巨大;(3)工程实践相对较少,目前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工程设计理论及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深入研究工程菌的量产工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张吉库傅金祥周华斌赵玉华陶飞
关键词:地下水除铁除锰微生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