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2A102)

作品数:20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传宝张天娇马嵘张江涛曾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血清
  • 5篇实验室
  • 5篇偏倚
  • 4篇血红蛋白
  • 4篇糖化
  • 4篇糖化血红蛋
  • 4篇糖化血红蛋白
  • 4篇红蛋白
  • 4篇标准物质
  • 4篇参考值
  • 3篇胆固醇
  • 3篇质谱
  • 3篇质谱法
  • 3篇实验室能力验...
  • 3篇固醇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检测
  • 2篇血红蛋白A
  • 2篇血红蛋白检测
  • 2篇应力

机构

  • 17篇北京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郑州安图生物...

作者

  • 18篇张传宝
  • 13篇张天娇
  • 12篇曾洁
  • 12篇张江涛
  • 12篇马嵘
  • 10篇闫颖
  • 10篇陈文祥
  • 9篇赵海建
  • 9篇周伟燕
  • 9篇汪静
  • 6篇王冬环
  • 6篇胡翠华
  • 4篇王治国
  • 3篇赵海舰
  • 3篇禹松林
  • 2篇刘美丽
  • 2篇樊瑜波
  • 2篇宋崴
  • 2篇孟庆慧
  • 1篇王默

传媒

  • 15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Chines...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固醇水溶液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与不确定度评定
2017年
目的 对胆固醇水溶液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胆固醇标准物质GBW09203b为原料,称量配制6个浓度水平的环糊精水溶液标准物质.用常规方法进行均匀性和同步稳定性研究,评价不均匀性、不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定值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本原料、称量和密度测定.将不均匀性、不稳定性和定值产生的不确定度合成计算总不确定度.结果 6个浓度水平胆固醇标准物质由不均匀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14%、0.11%、0.13%、0.47%、0.39%和0.11%;-70 ℃下由不稳定性产生的相对不确定度均为0.25%;定值产生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6%、0.05%、0.05%、0.05%、0.05%和0.05%.6个浓度水平胆固醇标准物质的认定值(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651 ±0.004)、(1.310 ±0.007)、(2.574 ±0.015)、(5.210 ± 0.055)、(7.710 ±0.072)、(10.242 ±0.056)mmol/L.结论 研制的6个浓度水平胆固醇水溶液一级标准物质均匀、稳定,定值可靠.与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产生的不确定度相比,定值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比较小.
周伟燕汪静禹松林王冬环曾洁张天娇闫颖张江涛陈文祥张传宝
关键词:胆固醇水溶液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评定
血清尿酸13种常规检验系统正确度的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血清尿酸13种常规检验系统的正确度,探讨参考方法对改进常规检验系统结果一致性的作用。方法试剂评价研究。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ID-LC/MS/MS )法为比对方法,选取和光、积水、德赛、利德曼、九强、罗氏、美康、迈克、迈瑞、中生、迪瑞、长征和科华等生产厂家的13种尿酸试剂盒(酶法)为评价方法,检测仪器为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2014年8月用比对方法和评价方法分别测定从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检测剩余血清收集的40份新鲜冰冻血清和19种制备物,将比对方法和评价方法尿酸测定结果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用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确定评价方法的性能并对各评价方法再校准,比较再校准前后19种制备物测定值与比对方法测定值的偏倚变化。结果各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CV<1.75%);13种评价方法与比对方法测定40份新鲜冰冻血清尿酸的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2均>0.998,P均<0.01);与比对方法比较,13种评价方法测定40份血清尿酸的百分偏倚平均0.17%(范围-3.06%-7.31%)。利用比对方法再校准后,19种制备物中4种在所有方法无基质效应的制备物测定值百分偏倚降低,符合小于4.8%的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指标。结论13种尿酸常规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正确度,其溯源性得到验证。利用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再校准有助于提高不同常规方法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09-612)
张江涛张传宝曾洁马嵘赵海舰周伟燕张天娇闫颖胡翠华汪静王冬环陈文祥
关键词:尿酸参考值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emoglobin Alc Measurement Systems' Performance for 135 Laboratories in China被引量:1
2017年
Hai-Jian ZhaoTian-Jiao ZhangJie ZengCui-Hua HuRong MaChuan-Bao Zhang
关键词:血红蛋白浓度糖化血红蛋白
对13种葡萄糖常规检验系统正确度的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价13种葡萄糖常规检验系统的正确度;并探讨标准物质对改进常规检验系统结果-致性和正确度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试剂评价研究。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法为比对方法,选取瑞士罗氏、北京中生、深圳迈瑞、上海科华、四川迈克、上海丰汇、日本和光7个生产厂家的13种血糖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及其配套校准品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上组成的常规检验系统作为待评价方法,分别测定从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卫生部北京医院糖尿病门诊患者实验室检测剩余血清收集的20份新鲜冰冻血清和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葡萄糖标准物质SRM965a中的2、4水平中的葡萄糖浓度;将比对方法和每-待评价测定20份冰冻人血清葡萄糖的结果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用于估算医学决定水平上预期偏倚(Bias);利用两个水平的SRM965a认定值与待评价方法测定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对各个待评价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再校准(Recalibration),比较再校准前后13种常规方法检测20份人血清葡萄糖的方法间CV、平均偏倚及预期偏倚的变化。结果各待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CV〈1.63%);13种待评价方法与比对方法测定20份新鲜冰冻人血清葡萄糖的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均大于0.998,P均〈0.01),13个评价方法测定20份患者血清葡萄糖的偏倚范围为-0.11~0.27mmoL/L(-1.4%-3.92%),在5.6、7.0及11.1mmol/L3个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偏倚范围分别为-0.08—0.23mmol/L(-1.43%-4.11%),-0.10~0.26mmol/L(-1.43%-3.71%)和-0.18—0.37mmol/L(-1.62%~3.33%)。13种待评价方法测定20份新鲜冰冻血清样本葡萄糖时,方法间CV均值2.11%(1.55%~2.
张传宝赵海建张天娇马嵘张江涛闫颖汪静曾洁周伟燕胡翠华王冬环陈文祥
关键词:血糖参考值试剂盒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常用制备物的互通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份常用制备物在11种不添加磷酸吡哆醛(PLP)和2种添加PLP常规检测方法上的互通性。方法互通性研究。留取2017年5月至8月北京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住院患者单人血清共100人份。11种不添加PLP的待评价方法同时测定单人血清50份,冰冻混合人血清(HSPs)、室间质评(EQA)材料、商品化校准品和质控品共22份中的ALT,并评价制备物在各系统间的互通性;2种添加PLP方法为待评价方法,IFCC血清ALT参考方法为比对方法,测定单人血清另50份和上述22份制备物的ALT,考察各制备物的互通性。11种不含PLP方法两两比对用Deming回归分析,2种含PLP方法分别与参考方法比较用简单线性回归统计。结果13种常规方法的平均批内CV为1.5%~5.0%,决定性系数0.995 1~0.999 9;Deming回归分析的斜率0.879~1.064,截距-1.96~3.30;简单线性回归的斜率0.905和0.955,截距-6.71和9.53。HSPs在51/57和56/57的方法对上有良好互通性;常规化学EQA材料、采供血机构EQA材料、商品化校准品和质控品分别在8/57~47/57、17/55~45/57、38/57以上和13/57~43/57的方法对上有互通性问题。结论除不含添加物的冰冻混合人血清外,质评材料、商品化校准品和质控品等加工制备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互通性问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227-231)
齐天琪汪静张天娇曾洁胡翠华马嵘张传宝陈文祥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血清中镁(Mg)含量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验证性研究。以铝(Al)作为Mg的内标,用重量法加入到标准溶液和血清中,样品经过硝酸消解、稀释,以ICP—MS测定其^27Mg/^27Al同位素比值,选择与样品相邻的一对标准溶液校准样品中Mg的浓度,采用包括法定量。对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以及正确度进行验证,并计算测量不确定度,参加国际比对。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g/g(R。=0.99998),测定2份血清中Mg的分析回收率分别为100.22%和100.11%(n=3),测定3份血清的重复性CV分别为0.35%、0.36%和0.41%(n=9)。正确度验证显示测定标准参考物质SRM909b和SRM956b的结果均在认定值范围内,SRM909b两水平血清测定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54%、0.53%,SRM956b三水平血清测定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50%和0.47%。参加国际参考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理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CP—MS测定血清Mg的测量程序,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回收率,且此法操作简单快速,有望成为血清Mg测定的候选参考方法。
闫颖汪静赵海舰胡翠华马嵘张江涛陈文祥张传宝
关键词:质谱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
剪切应力和白藜芦醇的联合作用对抗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会导致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剪切应力是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的主要应力刺激,一定大小的剪切应力使内皮细胞保持在抗炎症、低增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态。白藜芦醇(R...
宋崴刘美丽樊瑜波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用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性能,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方法 选取2013年同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比对计划的实验室,共327家,包含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EQA结果和室内质控,分别获得各实验室的偏倚(bias)和变异系数(Cv),并依据2013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评给出的允许总误差(TEa)标准,按照公式σ=(TEa-bias)/CV计算σ值,评价各实验室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性能;分别对实验室检测系统的偏倚和不精密度进行评价,计算满足标准的比例.结果 能达到3σ水平(3σ)的实验室为65.1%(213/327),达到6σ水平的实验室占26.9%(88/327).按分析系统分组后,不同组别可接受σ水平比率不同,范围在33.3%~86.7%.各系统满足偏倚标准的比例为75.0%~100%,满足不精密度标准的比例在40.0%~100%之间.结论 大部分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质量水平可靠,有小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质量特别是精密度还有改进余地;6σ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项有效管理工具,有助于实验室不断提高临床检测水平.
曾洁张传宝赵海建闫颖张天娇王薇王治国
关键词:六西格玛精密度偏倚
混合人血清中总甲状腺素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制冰冻人血清中总甲状腺素标准物质。方法募集年龄20~50岁的健康志愿者13名,男7名,女6名,采集志愿者血清,根据甲状腺素的浓度制备4种不同水平的混合血清池。用常规方法进行均匀性和同步稳定性研究。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为甲状腺素定值,并计算不确定度。用ID-LC/MS/MS法和4种常规方法同时分析4种候选标准物质,研究此物质的互通性。结果4种候选标准物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均匀性良好,在-7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在4种常规系统上互通性良好。定值结果(“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单位:nmol/L)分别为:75.9±1.8,105.3±2.2,114.7±2.1,187.4±2.9。结论研制的血清甲状腺素标准物质均匀、稳定,定值可靠,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27、GBW09128、GBW09129和GBW09130)。
周伟燕禹松林王冬环汪静曾洁张天娇张江涛赵峰秦楠孟庆慧王默陈文祥张传宝
关键词:甲状腺素色谱法串联质谱法
三种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对实验室血清肌酐和尿素分析质量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介绍和比较3种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在评价血清肌酐、尿素分析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质量管理方法研究。选择2013年同时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和室内质量控制的室间比对计划的65家实验室,获得各实验室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的总误差、偏倚和变异系数,并依据《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评价各项分析性能的不合格率,并对3种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在检出分析质量问题方面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在第1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中,肌酐总误差不合格的实验室为1.5%(1/65);尿素不合格的实验室为4.6%(3/65)。第2次全国常规室间质评中,肌酐总误差不合格的实验室为4.6%(3/65);尿素不合格的实验室为3.1%(2/65)。在正确度验证中,两个浓度水平样本的肌酐测定结果偏倚不合格率分别为41.5%(27/65)和21.5%(14/65);尿素测定结果偏倚不合格率分别为53.8%(36/65)和32.3%(21/65);室内质量控制的室间比对中,肌酐和尿素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7%~6.2%和1.0%~7.2%,两个项目的不合格实验室分别为15.4%(10/65)以及40.0%(26/65)。常规室间质评中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质量评价计划,在常规室间质评中不合格的实验室均在正确度验证和(或)室内质量控制的室间比对计划中不合格,反之则不然。结论通过参加常规室间质量评价、正确度验证及室内质量控制的室间比对计划,临床实验室可以对其分析的总误差、偏倚和不精密度进行评价,实验室应通过不同方式的外部质量评价计划来发现其分析质量问题并进行改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57-361)
张传宝赵海建马嵘张天娇曾洁王治国
关键词:实验室肌酸酐尿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