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2003098)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汪健黄顺根王兴东陈风汤琳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胆管
  • 8篇胰胆管
  • 7篇胰胆管合流异...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模型
  • 3篇胰腺
  • 3篇褪黑素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治疗
  • 3篇黑素
  • 2篇胆道
  • 2篇胰腺损伤
  • 2篇细胞
  • 1篇胆道损伤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上皮
  • 1篇胆管上皮细胞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囊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汪健
  • 10篇黄顺根
  • 7篇王兴东
  • 6篇陈风
  • 3篇汤琳
  • 3篇吕毅
  • 2篇蒋晓飞
  • 1篇张学兰
  • 1篇庞尔君
  • 1篇郭万亮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胆管合流异常胆道损伤抗氧化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胆道损伤的抗氧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3只健康杂种猫,建立PBM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7只不进行抗氧化治疗(非抗氧化治疗组),6只行抗氧化治疗(抗氧化治疗组);以动物建模术前情况作为对照。建模术后饲养6个月观察胆囊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检测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的变化情况、PCNA的表达情况以及胆汁淀粉酶水平。结果 13只动物建模后均存活6个月。非抗氧化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胆管增粗,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胆汁稠厚;抗氧化治疗组和非抗氧化治疗组相比上述改变无明显不同。光镜下见正常对照组的胆囊黏膜呈指状,黏膜数目少,无增生;非抗氧化治疗组的胆囊黏膜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纤维组织增生。电镜下见正常对照组的胆囊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规则;非抗氧化治疗组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内质网扩张成囊状,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核变形;抗氧化治疗组的上述改变较非抗氧化治疗组好转。胆汁淀粉酶正常对照组为(203.02±65.04)U,非抗氧化治疗组为(9 368.09±2 204.42)U,抗氧化治疗组为(8 746.25±2 077.95)U,后2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3),但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PCNA表达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正常对照组为(7.29±2.71)%,非抗氧化治疗组为(54.71±10.90)%,抗氧化治疗组为(48.17±13.06)%,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1,P=0.001),其中非抗氧化治疗组高于抗氧化治疗组(P=0.001)。MDA正常对照组为(1.095±0.653)nmol/mg prot,非抗氧化治疗组为(2.745±1.533)nmol/mg prot,抗氧化治疗组为(1.302±0.771)nmol/mg prot,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P=0.017),其中非抗氧化治疗组高于抗氧化治疗组(P=0.017)。结论抗氧化治疗对PBM有效。
陈风汤琳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胆道损伤动物模型抗氧化褪黑素
胰胆管合流异常胰腺损伤的抗氧化治疗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胰腺损伤的抗氧化治疗。方法:采用13只健康杂种猫建立APBDU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7只,不作抗氧化治疗)、B组(6只,抗氧化治疗);并将13只的术前情况作为对照。饲养6个月,观察其胰腺的病理,胰腺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变化。结果:13只猫均成活6个月;术前胰腺均呈粉红色。6个月后,A组胰腺颜色加重,充血、水肿,其中3只可见扩张的胰管;B组胰腺颜色稍加重,但无胰管扩张及腺体水肿。光镜下,A组有3只猫的胰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4只见间质血管增生、白细胞附壁;而B组中未见炎性细胞浸润,仅2只间质血管内白细胞增多。电镜下,A组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崩解;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数量增多。而B组的胰酶分泌减少,较A组好转。对照组的MDA值为(1.234±0.716)μmol/gprot(微摩尔/克蛋白),而A组为(2.900±1.888)μmol/gprot,B组为(0.927±0.880)μmol/gprot。ANOVA检验,P=0.0215,F=4.8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氧化治疗对APBDU有效。
陈风吕毅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动物模型抗氧化褪黑素
胰胆管合流异常肝损伤抗氧化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肝损伤的抗氧化治疗。方法采用13只健康杂种猫,建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A组7只,不进行抗氧化治疗;B组6只,抗氧化治疗;术前的13只作为对照组。饲养6个月观察肝脏的病理和肝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变化。结果 13只猫均成活6个月。术前对照组13只猫的肝脏呈淡红色,质软,表面无结节;A组7只猫的肝脏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有粟粒结节样改变,质地变韧;B组中有2只与A组猫无差别,另4只肝脏有针尖样小结节,颜色与A组比明显好转。光镜下术前对照组肝细胞结构形态正常,无细胞变性坏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A组7只猫可见大量肝细胞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B组1只镜下与A组无差异,另5只气球样变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没有坏死。电镜下B组脂滴数目、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程度都比A组减轻。A组MDA(4.697±1.957)nmol/m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1.273±0.889)nmol/mgprot,而稍高于B组(0.789±0.860)nmol/mgprot,P=0.001,F=17.43。结论抗氧化治疗对APBDU有效。
陈风吕毅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肝损伤动物模型抗氧化褪黑素
MRCP观察胰胆管合流解剖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MRCP观察胰胆管合流的解剖,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诊断。方法搜集MRCP 954例,观察胰胆管汇合情况及其与十二指肠壁的关系。结果胆总管和胰管均显影的841例,无法观察胰胆管汇合的113例。显影良好的841例中,胰胆管的汇合存在U、V、Y和合流异常4种胰胆管合流方式;其中Y型356例(42.33%,),V型242(28.78%),U型165(19.62%),疑似PBM 78(9.27%)。结论 MRCP可观察胰胆管解剖,确诊PBM还需要其他辅助检查。
陈风汤琳蒋晓飞徐卫燕汪健黄顺根郭万亮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胰胆管合流异常
儿童手术应激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手术应激后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方法择期手术患儿16例,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72h采集外周血3.5~5ml。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中性粒细胞培养15h。加入7-AAD、DioC6(3)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术后24h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术前(13.27±7.11)%,术后(7.55±4.70)%,P〈0.05],术后72h仍处于减少状态[(5.47±2.67)%,P〈0.05]。同时荧光指数也下降(术前46.08±29.19,术后30.72±15.84,P〈0.05)。术后72h仍处于减少状态(29.63±22.39,P〈0.05)。结论手术创伤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同时荧光指数降低,表明有较少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延迟是术后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陈风汪健张学兰王兴东
关键词:手术应激中性粒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胰胆管合流异常对胰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对胰腺的损伤。方法选择健康杂种猫10只,在胆管、胰管近十二指肠处纵行切开4~6cm,然后间断吻合,以建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模型。手术造模时及术后6个月分别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电镜观察及胰腺组织丙二醛(MDA)水平检测。结果7只猫生存6个月。术后6个月胰腺呈暗红色,充血、水肿,其中3只猫胰腺表面可见扩张的胰管。光镜下见3只猫胰腺有炎性细胞浸润,4只猫胰腺有间质血管增生、白细胞附壁。电镜下见胰腺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有的呈池状;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崩解;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手术前胰腺组织MDA水平为(1.23±0.7)nmol/mg prot,术后6个月升高达(2.90±1.9)nmol/mgprot,相差显著(F=4.80,P=0.0215)。结论胰胆管合流异常可导致胰腺损伤,抗氧化可能有助于减轻该损伤。
陈风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胰腺丙二醛胰胆管合流异常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和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的关系。方法选择ABP手术患者165例,发病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保守治疗后复查;术中胆道造影观察胰胆管合流情况。结果165例胆道造影患者中,发现APBDU41例。保守治疗后APBDU和NAPBDU组的TB、ALT、AST、ALP、GGT都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ALP都恢复正常,APBDU组仍高于NAPBDU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PBDU组的ALT、AST和GGT都高于NAPBDU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BDU是导致ABP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风汪健蒋晓飞徐卫燕蔡雷黄顺根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胰胆管合流异常术中胆道造影
胰胆管合流异常对胆囊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 APBDU)时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过长的共同通道,胆汁和胰液互流,引起多种胰胆系统病变。APBDU胆管癌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且发生年龄也比正常人提前。尽管对APBDU进行了大量研究,其机制还未完全明了。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已有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的生理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因此笔者用猫建立更加符合人类胰胆管合流异常生理解剖形态的动物模型,观察APBDU对胆囊的损伤,为临床提供资料。
陈风汪健黄顺根
关键词:胰胆管合流异常胆囊损伤动物模型发生年龄
增殖核抗原在胆管上皮细胞的表达
2009年
目的通过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癌和流产胎儿胆管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增殖核抗原(PCNA)在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表达,了解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取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标本20例,胆管癌标本8例,流产胎儿胆管标本20例,用福尔马林固定24h。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3μm。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CNA阳性染色时细胞核为棕色。正常胎儿胆管的表达为(5.45±1.90)%,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表达为(47.75±5.48)%,胆管癌的表达为(83.88±7.24)%。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在3种细胞的表达不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上皮细胞处于增殖状态。
陈风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胆管
胎儿胰胆管解剖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胎儿胰胆管合流的类型及十二指肠乳头的形状和位置。方法:选取经水囊引产死后6h内的新鲜胎儿36例,胎龄4月~9月。切取包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胰腺的标本,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位置、形状。再置于福尔马林中24h,脱水、透明、浸腊、包埋。组织块以乳头为中心,横行连续切片,厚6μm,每隔5张选1张,作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胰胆管合流的类型。结果:(1)十二指肠大乳头半球形58.1%(21例),圆柱形25%(9例),扁平形16.9%(6例)3种形态。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上1/3部8.3%(3例),中1/3部69.4%(25例),下1/3部19.4%(7例),远部2.9%(1例)。(2)存在U、V、Y和异常合流4种胰胆管合流方式,其中以Y型66.7%(24例),V型19.4%(7例),U形11.1%(4例),APBDU2.8%(1例)。结论:乳头形态位置及胰胆管合流的类型变化较多,了解这一解剖在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陈风吕毅汪健黄顺根王兴东
关键词:水囊引产胎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