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YBJC07800)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8
- 相关作者:邵宗鸿付蓉李丽娟刘惠王珺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的血液系统“重症”之一,深入探索其发病机制进而开展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传统观念认为AA为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引起的造血组织“种子/虫子/土壤”异常、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AA患者的髓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多、
- 刘春燕邵宗鸿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治疗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8+CXCR3+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CD8+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0年7—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1例初治(初治组)、11例治疗后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组)AIHA患者的外周血CD8+CXCR3+/CD8+T细胞比例及CD8+CXCR3+白细胞介素10(IL-10)+/CXCR3+CD8+T细胞比例,并与2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比较。分析上述指标与CD3+CD4+细胞数量及CD5+CD19+/CD19+比值的相关性。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IHA初治组外周血CD8+CXCR3+/CD8+为(39.80±19.96)%,低于完全缓解组[(58.76±14.22)%,P〈0.05]及对照组[(59.66±12.62)%,P〈0.01]。初治组外周血CD8+CXCR3+IL-10+/CXCR3+CD8+为(22.98±14.96)%,低于对照组[(38.15±17.03)%,P〈0.05]。初治组PBMCCXCR3mRNA相对表达量为(0.51-±0.19),低于对照组(1.67±1.17,P〈0.01)。外周血CD8+CXCR3+/CD8+与CD3+CD4+细胞数量及CD5+CD19+/CD19+比值均呈负相关(r=-0.571,-0.583;均P〈0.05);CD8+CXCR3+IL-10+/CD8+CXCR3+与CD3+CD4+细胞数量及CD5+CD19+/CD19+比值均呈负相关(r=-0.524,-0.523;均P〈0.05)。结论CD8+CXCR3+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产生IL-10水平下降可能导致AIHA患者免疫耐受被打破,与AIHA的发病有关。
- 周倩娜邢莉民付蓉王化泉刘鸿李丽娟阮二宝张田瞿文吴玉红宋嘉关晶王珺邵宗鸿
- 关键词:溶血性自身免疫性白细胞介素10CXC趋化因子受体3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T细胞端粒长度及shelterin基因的表达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CD3+T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结合蛋白(sheherin)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诊断明确的20例SAA患者(初治患者9例,治疗后恢复患者1l例)及10名健康对照的骨髓标本,以免疫磁珠法分选CD3+T细胞,以Southern印迹法检测端粒长度;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heherin核心蛋白:TRF1、TRF2、TPP1、POT1、RAP1、TIN2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相关分析。结果SAA患者CD3+T细胞端粒长度初治组为(4.4±1.1)kb、恢复组为(5.8±1.0)kb,均明显短于对照组l(9.2±3.3)kb,P〈0.05]。且CD3+T细胞端粒长度与T细胞亚群(T辅助/T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29)。初治组POT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恢复组[0.16(0.02~0.29)比1.17(0.82~1.86),P〈0.05]。初治组RAP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恢复组和对照组[4.14(1.93~6.92)比0.87(0.30~1.73)和0.62(0.45~4.07),均P〈0.05]。结论SAA患者T细胞存在端粒长度及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异常,且与病情相关。
- 王婷付蓉王化泉瞿文阮二宝王国锦刘鸿吴玉红王晓明宋嘉邢莉民关晶李丽娟刘惠刘春燕王一浩江汇涓丁凯董喜凤王红蕾张田邵宗鸿
- 关键词:贫血端粒
-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数量及功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症(又称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Th17细胞数量及功能,探讨Th17细胞在IR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初诊IRP患者43例、血常规恢复正常IRP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13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白细胞介素(IL)-23受体(IL-23R)+CD4+/CD4+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骨髓上清液IL-6、IL-23和IL-17水平;RT-PCR技术检测BMMNC视黄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及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子3(STAT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IRP初诊组IL-23R+CD4+/CD4+细胞比例[(3.6±3.1)%]明显高于恢复组[(2.0±1.0)%]和正常对照组[(1.9±1.4)%](P值均<0.05);初诊组骨髓上清液IL-6、IL-23和IL-17水平[分别为(26.21±14.55)、(2.23±0.99)和(2.54±1.33)μg/L]明显高于恢复组[分别为(9.08±6.36)、(0.91±0.76)和(1.28±0.18)μg/L]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63±7.66)、(1.19±0.98)和(1.50±0.28)μg/L](P值均<0.05);初诊组RORγtmRNA、STAT3mRNA表达水平(0.25±0.08、1.10±0.16)明显高于恢复组(0.12±0.08、0.97±0.12)和正常对照组(0.07±0.05、0.95±0.13)(P值均<0.05).IRP组IL-23R^+CD4^+/CD4^+细胞比例与CD5^+CD19^+/CD19^+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IRP组骨髓液IL-17水平与骨髓CD5^+CD19^+/CD19^+细胞比例、自身抗体数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4、0.377,P值均<0.05);IRP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CD5^+CD19^+/CD19^+细胞比例及自身抗体数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1、0.541,P值均<0.05);IL-23R^+CD4^+/CD4^+细胞比例与骨髓上清液IL-17水平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8、0.448,P值均<0.05).结论 Th17细胞在IRP患者中数量增加,功能活跃;Th17细胞有望成为该类疾病干预治疗的新靶点.
- 付蓉王红蕾陈瑾王珺李丽娟刘惠王一浩任悦邵宗鸿
- 关键词:COOMBS试验
- T细胞活化衔接因子在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T淋巴细胞(T细胞),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下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外周血,继而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机体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衔接因子(1inkerforactivationofTcells,LAT)是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穿膜接头蛋白,在T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核心作用。研究表明,LAT缺失对T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很大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T细胞疾病。
- 盛薇薇邵宗鸿
- 关键词:T淋巴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依赖性细胞信号传导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HLA—DR+T淋巴细胞效应因子mRNA的表达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8+HLA—DR+T淋巴细胞效应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SA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24例SAA初治患者及2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CD8+HIJA-DR+效应T细胞,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分选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Fas配体(FasL)、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mRNA表达情况。结果SAA初治组CD8+HLA-DR+效应T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B、FasL、TNF-β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6±0.25、0.56±0.26、0.77±0.24、0.58±0.1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0.53±0.14、0.40±0.13、0.61±0.16、0.46±0.15,P=0.042、0.012、0.011、0.011)。结论CD8+HIA—DR+效应T细胞可能通过穿孔素、颗粒酶B途径、Fas/FasL途径及TNF-B途径损伤SAA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在SAA免疫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刘春燕付蓉王珺梁勇瞿文阮二宝王化泉李丽娟刘惠王国锦刘鸿吴玉红王晓明宋嘉邢莉民关晶王红蕾张田刘晓邵宗鸿
- 关键词:贫血肿瘤坏死因子类穿孔素FAS配体
-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分析伊曲康唑在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并接受伊曲康唑治疗的IFI患者156例,了解其疗效、影响因素及副作用等.结果 156例IFI患者中92例原发病为恶性血液病,64例为非恶性血液病;IFI拟诊77例,临床诊断79例.伊曲康唑治疗有效94例(63.5%),无效更换为其他药物54例(36.5%).恶性血液病、接受过化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真菌培养阳性、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伊曲康唑有效率低.年龄、体温、既往应用抗生素、G试验结果、感染部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与伊曲康唑治疗疗效无关.5例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而停药,包括胃肠道不适3例和心动过速2例.结论 伊曲康唑能够高效、安全地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I.原发恶性病、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迟用药物会影响伊曲康唑抗真菌的疗效.
- 刘春燕付蓉吴玉红阮二宝瞿文王国锦梁勇王晓明刘鸿宋嘉关晶王化泉邢莉民李丽娟王珺邵宗鸿
- 关键词:真菌伊曲康唑血液病
- 端粒异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12年
-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序列,具有保护和稳定染色体、防止因细胞分裂而致遗传物质丢失的作用。端粒长度调控机制主要有2种:(1)端粒酶途径;
- 王婷邵宗鸿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端粒酶细胞染色体DNA序列细胞分裂端粒长度
-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膜靶抗原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又称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膜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量与自身抗体(IgG/IgM)的关系,探索自身抗体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对46例初治IRP患者[15例有核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31例有核红细胞自身抗体阴性(-)]及18名健康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红系造血细胞膜上EPOR表达量,分析自身抗体与EPO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EPORmRNA的表达水平;FCM分选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信号转导蛋白Star5及磷酸化Stat5(P—Stat5)蛋白表达水平以观察EPO/EPOR信号通路是否受抑;利用甘氨酸缓冲液洗脱3例自身抗体IgM强阳性患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膜上结合的自身抗体,重新标记后再次检测EPOR的表达水平。结果(1)IRP患者有核红细胞自身抗体(+)组EPOR表达量为1.6%±0.9%,明显低于自身抗体(-)组(4.6%±4.1%,P〈0.01),而后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3%±1.8%,P〈0.05)。IRP患者有核红细胞膜上EPOR与自身抗体呈显著负相关(r=-0.543,P=0.000),EPOR(Y)与自身抗体(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040—0.335X。(2)有核红细胞自身抗体(+)组EPORmRNA表达水平为(0.68±0.14),明显高于自身抗体(-)组(0.55±0.12,P〈0.01)和健康对照组(0.58±0.12,P〈0.05)。(3)有核红细胞自身抗体(+)组Stat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5±0.94比0.54±0.36),P—Stat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42±0.18比0.85±0.38)(均P〈0.05);而自身抗体(-)组Stat5、P—Stat5蛋白表达水平(0.75±0.69、0.70±0.1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付蓉刘惠王珺李丽娟王红蕾王一浩邵宗鸿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
-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有核红细胞膜EPO受体与自身抗体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是由于B淋巴细胞分泌多种针对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目前推测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封闭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抗原进而抑制造血.
- 刘惠付蓉李丽娟王一浩王珺王红蕾吴玉红邢莉民关晶陈瑾邹鹏邵宗鸿
-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COOMBS试验骨髓单个核细胞自身抗体EPO受体外周血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