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2042)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虞忠衡宣正乾王桐信金祥林郭彦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共轭
  • 2篇共轭效应
  • 2篇Π
  • 1篇电子离域
  • 1篇自动识别
  • 1篇噻唑
  • 1篇硝基
  • 1篇离域
  • 1篇历史发展
  • 1篇计算机
  • 1篇构象
  • 1篇芳香性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内
  • 1篇氨基
  • 1篇2-氨基噻唑
  • 1篇N-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宣正乾
  • 3篇虞忠衡
  • 2篇王桐信
  • 1篇彭晓琦
  • 1篇郭彦伸
  • 1篇金祥林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共轭效应和芳香性本质的争论和它们的历史发展被引量:5
2000年
“共轭效应是稳定的”是有机化学的最最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自30年代起,键长平均化,4N+2芳香性理论,苯环D_(6h)构架的起因,分子的构象和共轭效应的因果关系,π-电子离域的结构效应等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Vollhardt等合成了中心苯环具有环己三烯几何特征的亚苯类化合物,Stanger等合成了键长平均化,但长度在0.143~0.148nm的苯并类衍生物。最近(1999年),Stanger又获得了在苯环中具有单键键长的苯并类化合物。在理论计算领域,争论主要表现在计算方法上,集中在如何将作用能分解成π和σ两部分。随着论战的发展,作用能分解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Hückel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绝对权威也受到了挑战。为此,简要地介绍了能量分解法的发展史,对Kollma法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此外特别介绍了我们新的能量分解法,及在共轭效应和芳香性的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的思维模式。
虞忠衡彭晓琦宣正乾
关键词:共轭效应芳香性
轨道定域化中π轨道的自动识别被引量:1
2000年
π轨道的自动识别是片断轨道定域化的前提。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在程序中几种有效的识别方法—— s原子轨道系数法、p原子轨道系数法、混合识别法 ,综合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使计算机能自动识别各类片断分子中的 π轨道。
宣正乾王桐信虞海敏虞忠衡
关键词:自动识别计算机
N-苄叉基-2-氨基噻唑及其类似物的构象和分子内的扭曲驱动力被引量:5
2001年
确定了 N-苄叉基 -2 -氨基噻唑 ( 2 a)和 N-对硝基苄叉基 -2 -氨基噻唑 ( 2 b)的晶体结构 .结合已报道的N -对硝基苄叉基 -2 -氨基嘧啶 ( 1 a) ,N -对硝基苄叉基 -2 -氨基吡啶 ( 1 b)和 N -苄叉基 -3-氨基吡啶 ( 2 c)的晶体结构 ,利用 AM1 ,RHF,DFT方法和 6-31 1 G,6-31 1 G* * 基组 ,优化每个分子的 2 2个旋转构象 (θ=0°~ 90°) .由 DFT法所得到的最优构象的扭角 θ( 1 a,2 2°;1 b,0°;1 c,4 2°;2 a、 2 b:0°)与实验值 ( 1 a,2 6°;1 b,2 0°;1 c,4 6°;2 a,8.8°;2 b,3.8°)最接近 .尽管分子最优构象扭角的差异很大 ,但总电子能最稳定的构象都在 θ=±4 2°附近 .在任一分子、任何电子态中 ,离域的 π体系总是失稳定的 ,全平面构象不是 π体系最稳定的构象 .无论是离域的还是定域的π体系 ,它们均倾向于扭曲的几何构象 .π电子的离域是分子扭曲的驱动力之一 .与经典观点相反 ,非键原子间的核排斥作用是分子扭曲的阻力 ,而不是动力 .
虞忠衡宣正乾郭彦伸彭晓琪王桐信金祥林
关键词:共轭效应构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