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42)

作品数:10 被引量:234H指数:9
相关作者:薛庆中冯英李永春张宪银赵心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水稻
  • 4篇转基因
  • 2篇生姜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转基因水稻
  • 2篇作物
  • 2篇脱菌
  • 2篇快繁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基因水稻
  • 1篇淀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途径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变异
  • 1篇胰蛋白酶抑制...
  • 1篇植物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嵊州市...
  • 1篇杭州华大基因...

作者

  • 8篇薛庆中
  • 4篇冯英
  • 2篇赵心爱
  • 1篇柳武革
  • 1篇张宪银
  • 1篇钱海丰
  • 1篇李永春
  • 1篇俞朝
  • 1篇刘庆坡

传媒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生姜脱菌快繁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2年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可用作香料、药物和调味品 ,它主要通过地下根状茎繁殖。自 1 977年生姜脱菌组培获得成功以来 ,在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脱菌快繁技术上都有较大改进 ,培养效率明显提高 ,平均每个芽可增殖 7.7个芽 ,移栽成活率高达 95 %以上。就生姜脱菌快繁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诸如创造遗传变异、离体种质保存、脱菌种子包衣和离体小块茎生产等作了综述。
冯英薛庆中
关键词:生姜脱菌快繁脱毒
蔗糖合酶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基因水稻植物中特异性表达被引量:22
2002年
以水稻品种“明恢 6 3”基因组 DNA为模板 ,用 PCR方法克隆出水稻蔗糖合酶基因起始密码子以前 (包括第一内含子 )的上游序列 RSP1及其不包括第一内含子的上游调控序列 RSP2。测序结果显示 ,在重要的功能区段上 ,克隆的序列与 Wang(1992 )等的报道基本一致。构建了由 RSP1和 RSP2驱动报告基因 Gus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用于农杆菌介导法水稻遗传转化。对水稻品种“秀水 11”转基因植株各部位的 GUS组织化学分析表明 :RSP1和 RSP2都可以驱动Gus基因在根、茎、叶及颖壳中高效特异表达 ,但在胚和胚乳中不表达。作者认为 。
李永春张宪银薛庆中
关键词:启动子克隆转基因水稻植物特异性表达
检测大蒜病毒和产生脱毒蒜的方法被引量:8
2002年
简述了目测汰毒法、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RT PCR)、直接组织印迹免疫测定法 (DTBIA)等病毒检测技术 ,以及采用茎尖培养、花序轴离体培养、茎盘培养。
赵心爱薛庆中
关键词:大蒜病毒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以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CpTI)转基因水稻自交品系和其衍生的花培品系为实验材料 ,通过PCR扩增和CpTI表达蛋白活性的测定 ,研究了CpTI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pTI基因在转基因自交后代可以稳定遗传 ,而在部分花培品系中发生丢失。同时CpTI基因的表达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特性 ,同一转基因品系中叶片CpTI蛋白的表达活性通常高于茎杆 ,而不同发育时期的CpTI蛋白的表达活性以分蘖期最高。除花培品系DH4 0 1外 。
柳武革薛庆中
关键词: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水稻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
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24
2003年
α-淀粉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生淀粉酶,其调控机制极其复杂,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调控是研究激素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模式。综述了赤霉素(GA)的信号传导途径,GA对α-淀粉酶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及其组织特异性调控,同时概述了糖类调控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针对禾谷类作物而言。提出了几个有待于解决且具有重要挑战性的问题。
钱海丰赵晓娟赵心爱
关键词:Α-淀粉酶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组织特异性糖类禾谷类作物
转基因抗虫水稻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群体分离法(Bulksergeantanalysis,BSA)和比较分析方法,以转基因水稻高代材料与非转基因水稻杂交得到的3个F2群体和1个DH群体为材料,分析遗传背景与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本的遗传背景对农艺性状表现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消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F2群体中外源基因对农艺性状变异起到重要作用,并促使农艺性状的分离程度增加。而DH群体中尽管外源基因促进株系变异系数增加,但对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作用不显著。说明组织培养是产生农艺性状变异的主要原因,而外源基因的导入增加了农艺性状变异发生的机会。
俞朝冯英薛庆中
关键词:外源基因水稻农艺性状DH群体F2群体
作物抗虫基因工程及其安全性被引量:41
2001年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新品种是农作物害虫防治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来自细菌的Bt基因及来源于植物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凝聚素基因、α 淀粉酶抑制剂基因等转基因植物的防治效果 ,探讨了它们的安全性 ,并指出了理想杀虫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冯英薛庆中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害虫抗性安全性
生姜脱菌快繁研究展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可用作香料、药物和调味品,它主要通过地下根状茎繁殖。自1997年生姜脱菌组培获得成功以来,在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应用和培养条件上都有较大改进,并应用于快繁、产生遗传变异、植株再生、离体种质保存、脱...
冯英薛庆中
关键词:生姜脱菌快繁
文献传递
籼稻品种93-11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偏性被引量:37
2003年
利用籼稻品种 93 11的全基因组序列及相应的EST数据 ,对影响同义密码子用法的若干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 93 11基因的表达水平 (mRNA丰度 )与 3个同义密码子偏性指标CAI、CPP和ENC相关极显著 (r =0 2 2 7 ,0 14 5 和 - 0 14 7 ) ,表明高表达的基因其同义密码子非随机使用的程度越大 ;基因长度与CAI和CPP极显著负相关 (r=- 0 4 13 和 - 0 4 80 ) ,与ENC极显著正相关 (r=0 2 10 ) ,暗示较短的基因具有更高的转录活性 ;编码区G +C含量对其同义密码子偏性的贡献率远高于mRNA丰度和基因长度 ,G +C含量与CAI、CPP和ENC相关系数分别高达 0 877 ,0 832 和 - 0 74 0 ;起始编码区内A、T、C、G 4种碱基呈明显的 3周期振荡 ,尤以ATG下游第一个密码子所在的 3个位点 (+4、+5和 +6 )偏置最强烈 ,由此认为在这 3个特殊位点有较高的自然选择压存在 ;93 11中 2 5个最优密码子的首次确定将对水稻转基因具有指导意义。
刘庆坡谭军薛庆中
关键词:水稻基因表达水平基因长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