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96)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建忠张文捷陈建梅周跃李兵仓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坐骨
  • 4篇坐骨神经
  • 4篇细胞
  • 3篇雪旺细胞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神经缺损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神经再生
  • 3篇缺损
  • 3篇坐骨神经缺损
  • 3篇羟基乙酸
  • 3篇细胞源
  • 3篇细胞源性
  • 3篇聚乳酸
  • 3篇聚乳酸-聚羟...
  • 3篇聚羟基乙酸
  • 3篇基因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张文捷
  • 9篇王建忠
  • 6篇陈建梅
  • 5篇周跃
  • 4篇李兵仓
  • 3篇王建民
  • 3篇陈菁
  • 1篇王敏
  • 1篇岳寿伟
  • 1篇任先军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LXSN-GDNF重组载体的鉴定及其包装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鉴定携带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GDNF),并建立包装细胞系。方法 采用脂质体包裹法进行pLXSN—GDNF质粒PA317细胞的包装、G418抗性筛选及病毒液提取,PCR及RT—PCR进行重组逆转录病毒的鉴定,NIH3T3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颗粒滴度测定。结果 pLXSN-GDNF质粒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序列一致,所测DNA序列位于pLXSN多克隆位点Xho I。采用pLXSN—GDNF质粒转染包装细胞PA317,获得G418抗性细胞,RT—PCR证实其培养上清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采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为10^4~10^5CFU/ml。结论 pLXSN—GDNF结构正确,GDNF基因序列完整;并成功建立了pLXSN-GDNF的包装细胞系。
张文捷李兵仓任先军王建忠陈建梅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逆转录病毒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cellline derivesneurotrophicfactor ,GDNF)基因对周围神经断伤后促进轴突再生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获取的GDNF修饰的雪旺细胞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 (polyCDL lactide co glycolide ,PLGA)构建的神经移植复合体 ,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的缺损。 2 0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桥接物的不同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5只。A组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B组 :雪旺细胞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C组 :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D组 :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 12周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并进行再生神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计量学分析。结果 术后 12周 ,坐骨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轴突数、髓鞘的厚度、神经纤维的直径、神经组织面积的百分比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等 ,C组均优于A、B组 (P <0 .0 1) ,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 ,而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张文捷周跃陈菁王建忠陈建梅
关键词:雪旺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成年WISTAR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GDNF基因
组织工程人工神经诱导管的制作及其生物相容性观测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观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管生物相容性及其神经再生诱导作用。方法采用肌肉包埋、雪旺细胞直接接种以及坐骨神经缺损桥接预实验的方法观察两种构成比不同的PLGA管[(85∶15)或(50∶50)]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神经再生诱导作用。结果①肌肉包埋条件下,PLGA早期诱发以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的轻度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持续到10~12周时基本消退。②采用细胞直接接种的方法,观察到雪旺细胞在PLGA膜上能良好的生长并发生增殖。③体内神经桥接情况下,硅胶管促发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包囊包裹于管壁,而两种PLGA管组未见类似现象。④与硅胶管组相似,PLGA(85∶15)管能够顺利完成坐骨神经缺损桥接作用,再生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评价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PLGA(50∶50)管体内神经桥接4周时即出现破裂,不能为坐骨神经桥接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结论与硅胶管及PLGA(50∶50)相比,PLGA(85∶15)是一种异物反应生物相容性佳,生物降解速率合适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材料。
张文捷周跃王建民陈建梅王建忠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神经再生
应用异体许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复合体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异体许旺细胞结合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及细胞外基质凝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复合体,并观察移植许旺细胞的分布及存活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以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复合体坐骨神经缺损桥接动物模型,应用Hoechst33342荧光预标记技术观察移植许旺细胞的分布及存活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异体移植的许旺细胞呈较均匀的散在分布,其存活时间可达4周左右。结论:实验条件下,异体许旺细胞移植在缺乏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可在受体组织中存活一定时间,这一结果为下步实验应用异体许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复合体治疗神经缺损并可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张文捷周跃王建忠王敏
关键词:许旺细胞细胞移植
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应用携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 (pLXSN GDNF)对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进行基因修饰 ,并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管构建神经移植复合体 ,用于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 ,同时对其促轴突再生及神经元保护作用予以检测评价。方法  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A组 (n =10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B组 (n =10 )雪旺细胞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C组 (n =10 )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 细胞外基质凝胶 PLGA管桥接组 ;D组 (n =10 )自体神经桥接组。损伤各组 12周时应用神经电生理及甲苯胺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测神经再生情况 ,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  12周时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检测、甲苯胺蓝染色轴突形态计量学分析、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提示 :C组优于A、B组 ,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 ,而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张文捷周跃陈菁王建忠陈建梅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雪旺细胞
GDNF基因修饰的人工神经复合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应用体外获取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管构建的GDNF基因修饰的人工神经复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其促神经再生作用予以检测评价。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n=5)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B组(n=5)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C组(n=5)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D组(n=5)自体神经桥接组。损伤各组12周时应用神经电生理及甲苯胺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测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2周时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检测、甲苯胺蓝染色轴突形态计量学分析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提示C组优于A、B组,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而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张文捷李兵仓岳寿伟王建忠陈建梅
关键词:GDNF基因基因修饰坐骨神经缺损GDNF雪旺细胞
组织工程人工神经诱导管的制备及其在体外与大鼠体内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以构成比不同的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为原料制备人工神经诱导管 ,并对其体内外降解性能变化进行观测。方法 ①以 0 2mol LPBS(pH 7 4)为人工降解液 ,观测PLGA ( 85 :15 )和PLGA ( 5 0 :5 0 )管 12周体外降解期间吸水率、失重率及生物降解率变化 ,并以扫描电镜观察其微结构变化 ;②采用肌肉包埋方法 ,观测PLGA ( 85 :15 )和PLGA ( 5 0 :5 0 )管 8周体内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 ①体内外降解条件下 ,PLGA ( 5 0 :5 0 )管吸水率、失重率及生物降解率显著高于PLGA ( 85 :15 )管 ;②两种材料样品体内生物降解率显著高于体外降解率 ;③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随降解时间延长 ,材料样品表现为特征性的虫蚀样破坏并逐渐加重 ,以PLGA ( 5 0 :5 0 )管尤为明显。结论 共聚物的构成比以及降解环境是影响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
张文捷李兵仓王建民王建忠陈建梅
关键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降解
PLGA神经诱导管的制作及其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 观测制备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 lactide co glycolide) 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观察以两种构成比不同[(85∶15)或(50∶50)] 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结果 (1)体内神经桥接情况下,硅胶管促发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包囊包裹于管壁,而两种PLGA管组未见类似现象;(2)与硅胶管组相似,PLGA(85:15)管能够顺利完成坐骨神经缺损桥接作用,再生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评价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而PLGA(50:50)管体内神经桥接4周时即出现破裂,不能为坐骨神经桥接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结论 与硅胶管及PLGA(50∶50)管相比,PLGA(85∶15)管能够提供良好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而且由于其异物反应小、生物相容性佳,生物降解率适当,是一种良好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材料。
张文捷李兵仓王建民陈菁王建忠
关键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共聚比不同的两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观测(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近年来,α-羟基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脂肪族聚酯,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已广泛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研究,这种支架有可能克服因自体神经移植缺乏及供区的永久性失神经支配以及供受区神经匹配等问题,提高神经诱导作用。目的:对共聚比为(85∶15)及(50∶50)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进行对比观测。设计: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材料: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00kg;共聚比为(85:15)及(50:50)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方法:实验于2001-11/2002-12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6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许旺细胞的培养及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的共培养观察:将培养的许旺细胞接种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上,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共聚物膜上的生长情况。②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材料肌肉包埋组织学观察:取Wistar大鼠15只,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法分以1,2,4,8和12周为时相点分为5组,每组3只。将共聚物材料(85∶15)裁剪成10mm×5mm×0.3mm的膜,植入大鼠椎旁肌内,各时相点切取包含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在内的周围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③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材料样品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预实验:取Wis-tar大鼠51只,分为共聚物85∶15管组、共聚物50∶50管组和硅胶管组,各组以2,4.6,8和12周为观察时相点,除12周为5只大鼠外,其余各时相点均为3只大鼠。于各时相点对各组材料进行大体观察及12周对大鼠进行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并取材桥接管中新生神经中段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大鼠肌肉包埋条件下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组织学观
张文捷周跃王建忠
关键词:乳酸盐类生物相容性材料神经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