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PR-2009-28)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芙蓉何生何治亮张福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溶蚀
  • 1篇溶蚀作用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胶结物
  • 1篇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腹...
  • 1篇孔隙
  • 1篇胶结
  • 1篇胶结物
  • 1篇储层
  • 1篇储层孔隙
  • 1篇次生
  • 1篇次生孔隙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篇张福顺
  • 1篇何治亮
  • 1篇何生
  • 1篇王芙蓉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层砂岩储层孔隙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多集中在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中,储层埋深主要在3500~6200m左右,目前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粒间溶蚀孔隙,次生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20%之间,主要是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和硅酸盐颗粒溶蚀形成的。根据温度—深度—成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推测,由于有机酸在高温下可转化成CO2,因此垂向上发育的另一个次生孔隙带大约在6500m以下,主要是溶解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所致。
王芙蓉何生何治亮张福顺
关键词:碳酸盐胶结物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准噶尔盆地腹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