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3KTCQ03-08)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学军郑见宝魏光兵陈南征王炜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5篇肠癌
  • 4篇基因治疗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启动子
  • 3篇疗效
  • 3篇CDX2
  • 3篇CDX2基因
  • 3篇HTERT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癌
  • 2篇增强子
  • 2篇直肠癌根治
  • 2篇直肠癌根治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裸鼠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0篇郑见宝
  • 10篇孙学军
  • 7篇魏光兵
  • 7篇陈南征
  • 4篇王炜
  • 3篇祁杰
  • 3篇周培华
  • 3篇高琪
  • 2篇姚建锋
  • 2篇贺赛
  • 2篇崔飞博
  • 2篇张立
  • 2篇王晖
  • 2篇余钧辉
  • 2篇王恺
  • 1篇杨谦
  • 1篇任燕飞
  • 1篇郭生龙
  • 1篇孙小菊
  • 1篇慕生枝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同一组术者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总结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同一组术者连续开展的119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每一例患者的手术时间,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累及分析法(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风险调整累及分析法(risk-adjusted CUSUM,RA-CUSUM)以及曲线拟合软件Matlab分析学习曲线;再通过比较学习曲线中每一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来验证近期疗效,总结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的手术经验。结果该组医师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学习曲线分为3个阶段及2个时间截点,第1个截点是在完成手术第36例左右,第2个截点在完成手术第80例左右。3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3个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阶段最优,第2阶段次之,第1阶段最差。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可分为初步探索期、掌握期和熟练期;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的该组固定手术团队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达到掌握程度完成第1阶段需要36例左右,达到熟练程度完成第2阶段需80例左右,且在学习曲线不同阶段所完成手术的近期疗效有差异。
吴云桦祁杰孙学军郑见宝高琪魏光兵王炜崔飞博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近期疗效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后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恶性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年到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断为直肠癌并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患者289例,通过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经ROC曲线分析将患者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不同RDW组别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高RDW组患者肿瘤直径较大、肿瘤更易发生淋巴脉管浸润且术前巨噬细胞较高(P<0.05)。高RDW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3年无病生存率均较低RDW组差。进一步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N分期、淋巴脉管浸润、肿瘤分化程度和RDW为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是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刘晨陈子璐吴云桦郑见宝魏光兵高琪孙学军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癌根治术红细胞分布宽度预后
复方万年青胶囊治疗晚期胆囊癌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复方万年青胶囊对晚期胆囊癌患者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6例初治晚期胆囊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万年青胶囊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口服。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各类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及CD4^+)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含量。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抑制、口腔黏膜损伤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5.8%、23.6%、19.1%、14.6%、21.3%、22.5%、7.8%及1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D3^+、CD4^+、IgG、IgA及IgM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万年青胶囊可有效改善晚期胆囊癌患者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
巨星巨新民张宏利严亢亢张雅
关键词:化疗晚期胆囊癌生活质量
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及术后早期予以灌肠疗效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研究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对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行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定义术后3日内肛门自主排气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组,余为非早期肠功能恢复组。采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逐步法)研究影响胃癌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按灌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结果证实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比较三组不同灌肠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及未灌肠组患者术后自主排气时间分别为(3.61±0.83)d、(4.09±1.12)d、(4.58±0.91)d,P<0.05,术后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4.11±1.85)d、(4.96±1.52)d、(5.74±1.50)d,P<0.05。而对三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体并发症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因素为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灌肠。灌肠有助于胃癌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但是否早期灌肠对肠道功恢复未见明显差异。
吴云桦高琪郑见宝孙学军魏光兵王炜崔飞博陈南征
关键词: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灌肠
5HRE增强子和hTERT启动子联合调控CDX2基因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5HRE增强子和hTERT启动子联合调控CDX2基因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结肠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苏前期筛选的稳定表达pLVX-hTERTp-CDX2-3FLAG(hC)的LoVo细胞(hC/LoVo)、空LoVo细胞、稳定表达pLVX-5HRE-hTERTp-3FLAG(5Hh)的LoVo细胞(5Hh/LoVo)及转染pLVX-5HRE-hTERTp-CDX2-3FLAG(5HhC)的LoVo细胞(5HhC/LoVo),接种各组细胞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构建的载体对LoVo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移植瘤CDX2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复苏转染5HhC的LoVo细胞及各组对照LoVo细胞。各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后均成功致瘤,成瘤率为100%;5HhC组种植瘤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终点时间第18天时,5HhC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5HhC组种植瘤质量为(0.20±0.16)g,明显低于hC/LoVo组(0.34±0.21)g,空LoVo细胞组(0.61±0.19)g及5Hh/LoVo组(0.55±0.27)g(P<0.05);5HhC组种植瘤中CDX2表达为(87±7)%,明显低于hC/LoVo组(55±4)%,空LoVo细胞组(15±3)%及5Hh/LoVo组(17±5)%(P<0.05);5HhC组种植瘤中Ki-67表达为(7±7)%,明显低于hC/LoVo组(13±2)%,空LoVo细胞组(38±5)%及5Hh/LoVo组(85±9)%(P<0.05)。结论构建的双靶向调控载体5HhC可以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祁杰郑见宝孙学军王孝珑余钧辉吴云桦高琪王恺贺赛
关键词:基因治疗载体裸鼠移植瘤CDX2
shRNA干扰CDX2基因表达对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肝转移瘤模型,探讨干扰尾型同源盒基因2(caudal-related homeobox 2,CDX2)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将CDX2-shRNA体外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HT29,筛选建立稳定干扰CDX2基因表达细胞株和阴性病毒细胞株;将稳定干扰CDX2基因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SW480-KD、HT29-KD)、空白对照细胞(SW480-CON、HT29-CON)和阴性对照细胞(SW480-NC、HT29-NC)接种到裸鼠脾下极包膜内,建立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模型,每天称量裸鼠体质量并观察其摄食、活动及精神情况;50 d后处死裸鼠,分别从大体水平以及镜下观察肝转移瘤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H-E染色确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各细胞干扰组(SW480-KD、HT29-KD)裸鼠体质量明显低于相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W480-KD:(15.02±2.00)vs(18.00±2.48)、(18.03±2.05)g;F=3.761,P<0.05;HT29-KD:(15.39±2.16)vs(17.96±2.48)、(18.30±1.87)g;F=3.721,P<0.05]。SW480-KD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多于SW480-CON组和SW480-NC组[(57.83±22.56)vs(29.50±16.90)、(28.20±15.40)个;F=4.197,P<0.05];HT29-KD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多于HT29-CON组和HT29-NC组[(56.83±29.16)vs(26.40±12.76)、(21.00±11.50)个;F=4.467,P<0.05)]。结论:脾注射法裸鼠肝转移模型可作为体内研究基因功能的理想模型;干扰CDX2基因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SW480和HT29细胞在体内的转移。
郑见宝李孝彬孙学军王孝珑王炜魏光兵陈南征王恺
关键词:短发夹RNA结直肠癌
下调尾型同源盒基因-2对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下调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DX2基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CDX2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结肠癌SW480、HT29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技术检测CDX2基因的干扰效率;应用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下调CDX2表达对SW480、HT2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下调CDX2表达对SW480、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E-cadherin、ZEB-1、Vimentin、Twist、Snail)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的CDX2RNAi慢病毒载体可有效地抑制SW480、HT29细胞中CDX2基因的表达;转染LV-CDX2-shRNA组与转染空病毒组(LV-NT-shRNA)及空白对照组相比,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且E-cadherin表达下降,ZEB-1、Vimentin、Twist、Snail表达均升高。结论下调CDX2可诱导EMT发生,从而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郑见宝祁杰王训凯李孝彬王孝珑陈南征余钧辉韩阳孙学军
关键词:结肠癌迁移
5HRE联合CEAp靶向调控RASSF1A基因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5拷贝低氧反应元件(5HRE)联合癌胚抗原启动子(CEAp)调控元件的靶向性及调控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抑癌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1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GC7901、MKN28和MCF-10A细胞株中癌胚抗原(CEA)mRNA及其蛋白,以及RASSF1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确定实验细胞和阴性对照细胞。2构建p GL4.20-5HRE-CEAp-Luc载体以转染SGC7901、MKN28和MCF-10A细胞株,将各细胞株分为2组,分别加入(缺氧组)或不加入CoCl2(常氧组),比较各细胞株中缺氧组和常氧组细胞的启动活性。3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 LV-5HRE-CEAp-RASSF1A)及相应空病毒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LV-5HC-RASSF1A(感染组)和LV-NC(阴性对照组),感染SGC7901细胞。以未感染任何病毒的SGC790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将该3组细胞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加入(缺氧组)或不加入CoCl2(常氧组),比较缺氧组和常氧组细胞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1 q RT-PCR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株中CEA 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MKN28及MCF-10A细胞株(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EA的表达水平在SGC7901、MKN28及MCF-10A细胞株中依次递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SGC7901及MKN28细胞株中未检测到RASSF1A蛋白的电泳条带,而在MCF-10A细胞株中可检测到。据此确定SGC7901细胞株为实验细胞,MKN28细胞株为阴性对照细胞。2转染p GL4.20-5HRE-CEAp-Luc载体后,在SGC7901及MKN28细胞株中,同种细胞株内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的活性倍数均升高(P<0.01);而在MCF-10A细胞株中,常氧组和缺氧组细胞的活性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加入CoCl2条件和加入CoCl2条件下,同等条件下与SGC7901细胞株比较,MKN28及MCF-10A细胞株的活性倍数均较低(P<0.05);与MKN28细胞株比较,MCF-10A细胞株的活性倍数�
周培华孙学军郑见宝王炜王孝珑陈南征魏光兵范渊李孝彬王训凯禄韶英
关键词:胃癌
脑电图在路易体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鉴别中作用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总计脑电图(GTE)得分用于区别诊断路易体痴呆(DLB)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方法根据GTE得分对30例DLB患者和52例AD患者的脑电图(EEG)进行了直观的评估。结果 DLB患者平均得分显著高于AD患者,得分比为9:4.DLB患者以6.5的GTE截止得分区别于AD患者,其灵敏度为80%,特异性为78%。GTE和DLB之间的关联独立于年龄、性别、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和药物使用。额叶间歇节奏增量活性(FIRDA)在DLB患者和AD患者中分别为16.7%、1.9%。结论 EEG作为日常临床实践中区分DLB和AD的诊断工具应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GTE得分法已被证明是适用于日常临床实践的可靠简单的评分法。定性EEG分析对于区别诊断DLB和AD帮助较大,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康蓓慕生枝郭生龙杨谦
关键词:路易体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电图痴呆临床神经生理学
mFOLFOX6方案与SOX方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胆囊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与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胆囊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8例不可切除的胆囊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均给予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则均给予SOX方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肝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白细胞计数降低情况、胃肠道反应及血小板降低情况等。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含量进行检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及临床获益率(CB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肝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白细胞计数降低、胃肠道反应及血小板降低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TBIL、AST及ALT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PFS及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X方案化疗治疗胆囊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优于mFOLFOX6方案,且安全性更佳。
雒小佳魏红侠胡海峰
关键词:SOX方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