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60038)

作品数:14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杨丽涛李杨瑞李素丽李志刚林鉴钊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甘蔗
  • 5篇细胞
  • 5篇茎尖
  • 4篇有丝分裂
  • 4篇有丝分裂过程
  • 4篇蔗茎
  • 4篇微管骨架
  • 4篇细胞分裂
  • 4篇甘蔗茎尖
  • 3篇节间
  • 2篇总糖
  • 2篇节间生长
  • 2篇节律
  • 2篇可溶性总糖
  • 2篇分生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顶端分生组织
  • 1篇冻害
  • 1篇性状

机构

  • 16篇广西大学
  • 12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深圳市仙湖植...

作者

  • 12篇杨丽涛
  • 11篇李杨瑞
  • 10篇李素丽
  • 7篇李志刚
  • 7篇林鉴钊
  • 5篇陶春娘
  • 4篇艾素云
  • 3篇王俊丽
  • 3篇潘有强
  • 3篇陈如凯
  • 2篇张新成
  • 2篇赵洪波
  • 2篇林丽
  • 1篇李楠
  • 1篇朱建华
  • 1篇罗斌
  • 1篇黄玉源
  • 1篇彭宏祥
  • 1篇苏俊霞
  • 1篇廖芬

传媒

  • 5篇广西植物
  • 3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Agricu...
  • 1篇第六届全国植...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眼茎冻害组织自然修复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龙眼茎受冻害后,细胞组织受害症状由轻至重逐渐发展,维管形成层区受害最为严重,大部分细胞收缩变形及至破裂解体,使木质部与韧皮部分离。气温回升后,形成层受冻害已褐变但尚未干枯的茎,可从受伤的形成层区产生愈伤组织继而从愈伤组织产生新的维管形成层,使茎重新恢复生长。
艾素云朱建华林鉴剑彭宏祥黄江流
关键词:龙眼冻害
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单子叶植物茎尖有丝分裂细胞的微管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DAPI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微管列阵的排列、转换及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结果]当周质微管形成时,细胞核保持完整;有丝分裂前期,周质微管转变为早前期微管带;当纺锤体微管形成时,细胞核膜破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位置;之后纺锤体微管向成膜体微管转换,纺锤体微管逐渐缩短而细胞板两侧微管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姊妹染色体被微管从细胞板处分离并牵引至两极,从而形成成膜体微管;之后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形成,并最终分裂,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从细胞微管各时期的排列就可以判断出细胞分裂方向,了解其生长情况,为甘蔗增粗机理的研究提供例证。
李志刚赵洪波李素丽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微管骨架有丝分裂
叉孢苏铁ISSR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2
2005年
利用ISSR 技术对叉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影响PCR 反应的DNA 模板浓度、dNTP 浓度、Taq 酶含量、引物浓度、Mg2+浓度和退火温度等进行了条件优化。叉孢苏铁的ISSR 最佳反应扩增体系为20μl 反应体积2μl 10 ×PCR buffer,模板DNA20ng,1UTaq 酶,1.5~2.75mmol/L MgCl2,0.1mmol/L 4 ×dNTP,0.22μmol/L 引物,2%甲酰胺。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0~52℃。从103 条引物中筛选出12 条用于所有样品的扩增,共扩增出122 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6 条,占总条带数的70.4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种级水平上,叉孢苏铁具有中等稍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各居群间有着很高的遗传分化度。
马永李楠钟业聪陆照甫林鉴钊蒋明林平义罗斌
关键词:ISSR
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区域化被引量:2
2010年
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是甘蔗地上部分一切形态组织的发源中心,通过对6个不同茎径甘蔗品种4个不同营养发育时期的茎尖原生分生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研究发现: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呈半卵型结构,明显分为原套原始细胞区、原体原始细胞区、周缘分生细胞区、髓分生区,其区域化符合原套-原体学说。原套原始细胞区为最外一层细胞,原套细胞之间胞间连丝丰富,而原套与原体细胞之间胞间连丝极少,细胞以垂周分裂为主,扩大原生分生组织表面积;原体位于原套下的分生组织的中央区域,细胞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不断增加体积,原体原始细胞区呈一个球体;周缘分生区位于原套、原体下方两侧,细胞活跃产生叶原基和原形成层细胞;髓分生区细胞位于原体下方周缘分生区内侧,细胞横向分裂纵向排列,使甘蔗茎伸长。
李素丽李志刚林鉴钊杨丽涛陶春娘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茎尖
泽米铁科三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被引量:24
2003年
在光镜下观察了泽米铁科分属于 3个属的 3种植物叶表皮特征 ,结果表明 :3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差异显著 ,一定程度上证实了 3属是自然的分类群。在鳞秕泽米铁(Zamiafurfuracea)中发现了气孔簇。本文还对
苏俊霞廖芬黄玉源林鉴钊
关键词:植物叶表皮气孔器
甘蔗节间Mg^(2+)-ATP酶活性与节间生长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对8个甘蔗基因型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以及从甘蔗杂交后代F1的实生苗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在伸长初期测定+2至+8节间长度、茎径,+3、+5、+8节间可溶性Mg2+-ATP酶、细胞壁离子型Mg2+-ATP酶、细胞壁共价型Mg2+-ATP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从+2到+8节间,不同基因型节间长度的变化极为相似.除割手密外,其它基因型的节间长度都在+6节间达到最长;但茎径在+6节间之后仍保持稍微的增粗.从+3到+5、+8节间,不同基因型的3种Mg2+-ATP酶活性都逐渐下降,而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提高.其中,节间较粗的3个基因型3种Mg2+-ATP酶的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相对较低.
潘有强李杨瑞陈如凯杨丽涛
关键词:节间生长可溶性总糖ATP酶酶活性镁离子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Change during Mitosis in the Stem Apex of Sugarcane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improved cryosectioning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lab...
LI Su-li~1,LI Zhi-gang~1,YANG Li-tao~(1*),TAO Chun-niang~1,LI Yang-rui~2,AI Qin Wang~1 1 Agricultural school,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P R China 2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cultural Science,Nanning 530007,P R China
关键词:MITOSIS
文献传递
不同茎径甘蔗品种茎尖原生分生组织不同区域细胞分裂频率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明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不同区域细胞分裂频率差异及其与茎径和株高的关系,对6个不同茎径品种5个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蔗茎尖进行石蜡连续纵切片显微观察,发现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有明显差异:周缘分生区细胞(3.89%)>原体原始细胞区(2.67%)>髓分生区(1.46%)>原套原始细胞区(1.30%),以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与甘蔗茎径均呈正相关,其中髓分生区和原套原始细胞区细胞分裂频率与茎径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r^2=0.856*、r^2=0.925*;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与甘蔗株高均呈负相关,其中原体原始细胞区细胞分裂频率与株高相关系数r^2=-0.728*。结果表明对原生分生组织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的精确量化,可以揭示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各区细胞与其特征的内在联系和不同区域细胞活动能力差异是甘蔗茎增粗的细胞学基础。
李素丽李志刚林鉴钊杨丽涛陶春娘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茎尖株高
甘蔗茎尖初生增粗分生组织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用压片法 ,分别对 6个茎径不同的甘蔗品种 (粤糖 86/ 3 68、粤糖 91 / 976、桂糖 1 1号、新台糖 1 6号、美国 CP80 -1 82 7、日本农林 8号 )茎尖初生增粗分生组织和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指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 ,各品种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指数都大于顶端分生组织的 ;虽然两种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指数不同 ,但二者在白天 6个时间段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0、 1 8∶ 0 0 )和不同的生长时期(6月 9日、 6月 1 7日、 6月 3 0日、 7月 1 1日、 7月 2 1日 )的变化趋势相似 ,说明两种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具有明显的同步性。
王俊丽林鉴钊李素丽艾素云陶春娘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甘蔗节间蛋白质含量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选用8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蔗,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和从甘蔗杂交后代F1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单株)。在甘蔗伸长初期,测定其+2节间至+8节间的长度、茎径,同时取+3、+5、+8节间,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细胞壁离子型结合蛋白质、细胞壁共价型结合蛋白质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从+2节间到+8节间,不同基因型的节间长度的变化极为相似,除割手密外,其它基因型甘蔗的节间长度都在+6节达到最长;但其茎径在+6节间以后仍保持稍微的增粗。从+3节间到+5、+8节间,所有基因型的三类蛋白质含量都逐渐下降,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逐渐提高。其中,三个节间较粗的基因型即拔地拉、粤糖86-368和无性系3号,其三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对较低。
潘有强李杨瑞陈如凯杨丽涛
关键词:甘蔗节间蛋白质生长发育细胞壁可溶性总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