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1A08)

作品数:26 被引量:136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守军闫军胡盛寿郑哲庄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心脏
  • 9篇肺动脉
  • 8篇手术
  • 7篇外科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先天性心脏
  • 7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心脏病
  • 6篇心脏外科
  • 6篇心脏外科手
  • 6篇心脏外科手术
  • 6篇缺损
  • 6篇外科手术
  • 6篇间隔缺损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机构

  • 8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8篇李守军
  • 5篇闫军
  • 5篇胡盛寿
  • 4篇郑哲
  • 4篇庄建
  • 3篇岑坚正
  • 3篇丁以群
  • 3篇徐志伟
  • 3篇苏肇伉
  • 3篇许刚
  • 3篇刘锦纷
  • 3篇陈伟丹
  • 3篇郑景浩
  • 3篇陈寄梅
  • 3篇丁文祥
  • 2篇沈向东
  • 2篇陈萍
  • 2篇安琪
  • 2篇王云雅
  • 2篇陶天富

传媒

  • 7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通过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体系中加入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的方法体外模拟梗死心肌细胞微环境,观察梗死心肌微环境对MSCs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
赵金超顾春虎易定华魏旭峰王云雅王云陈瑜康晓军王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梗死心肌心肌组织诱导分化作用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微环境
大动脉转位患者动脉调转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分析接受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大动脉转位(TGA)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选169例实施ASO的TGA患者,其中男性129例,女性40例,年龄(11.71±26.3)个月.患者分为室间隔完整组(室间隔完整型TGA患者56例)和室间隔缺损组(室间隔缺损型TGA患者113例).对ASO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O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19例(11.24%),住院期间病死率由2004年的16.67%下降到2007年的3.92%.2004至2007年,室间隔完整组与室间隔缺损组各年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O治疗TGA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体重≤3 kg(OR:4.571,P=0.0409)、合并室间隔缺损(OR:4.444,P=0.0406)、复杂畸形TGA(OR:4.321,P=0.0140)、Planche分型为非正常型(OR:4.867,P=0.0104)、Leiden分型为非A型(OR:3.045,P=0.0243).结论体重≤3 kg、合并室间隔缺损、复杂畸形TGA、冠状动脉异常是ASO治疗TGA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潘湘斌胡盛寿李守军郑哲张雅娟高歌林野王扬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七例报告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增多,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在心脏术后心脏功能不全患儿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但在高危患儿中应用ECMO后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治疗效果不尽人意。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实施完成7例婴幼儿ECMO,现将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柯俊章晓华陈萍李刚孟擎擎
关键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外膜肺氧合婴幼儿心脏功能不全心脏术后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大型主一肺侧支动脉术后的管理被引量:6
2010年
伴室间隔缺损及大型主-肺动脉侧支血管的肺动脉闭锁(PA/VSD/MAPCAS)是一种较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本症仍然是心脏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难题。这也对术后的监护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小儿外科自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了70例室间隔缺损及大型主肺动脉侧支血管的肺动脉闭锁患儿,现将其术后处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曾嵘庄建陈欣欣朱卫中陈寄梅岑坚正丁以群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侧支动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侧支血管主-肺动脉
经食管超声技术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王晟庄建郭晓纲罗沙
关键词: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3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和38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拟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TEE根据缺损位置、类型、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结果32例ASD和29例VSD患者封堵成功。术后1周内超声随访,封堵器位置均正常,3例ASD患者微量残余分流,患者心室重构改善,瓣膜反流程度减轻,肺动脉压力下降。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经胸微创封堵的ASD、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协助封堵器的释放、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作用。经胸微创封堵ASD、VSD安全、有效。
唐红白文娟安琪赁可张尔永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孕羊低温体外循环对胎羊血流动力学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孕羊低温体外循环(CPB)对胎羊血流动力学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 孕羊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常温CPB组(35~36℃)、浅低温组CPB(32~34℃)和中低温CPB组(28~31℃),建立常规体外循环,转流降温、复温30 min.分别监测孕羊和胎羊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胎羊脐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孕羊与胎羊血糖、乳酸含量和HCO-3值的变化.结果 母羊和胎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低温组和中低温组颈内动脉PI值较对照组和常温组显著增高(P<0.05),脐动脉PI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体外循环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血糖水平胎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低温CPB组中胎羊显著低于孕羊(P<0.05).中低温CPB组胎羊血乳酸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5),而且显著高于孕羊(P<0.05),但各CPB组间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羊低温体外循环降温时,胎羊心率明显下降,复温后胎羊心率能回复正常,体外循环对胎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但低温降低胎羊脑部和脐动脉的血流;低温体外循环导致胎羊血糖水平降低,而血乳酸浓度显著增高.
庄建周成斌王海永许刚
关键词:动物替代试验血流动力学
新鲜库血白细胞滤过对小儿法洛氏四联症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将新鲜血采用白细胞滤过后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间华西医院就诊的体质量6~15 kg的法洛氏四联症儿童随机分为2组:滤过组和对照组各10例。滤过组采用新鲜血进行白细胞滤过后进行转机前的预充,术中的追加,以及术后输注,而对照组采用新鲜血但不做白细胞滤过,其它同滤过组。观察术后患者血浆TNF-α水平,肺氧合、弥散功能、带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对照组氧和指数(OI)水平均低于实验组,而对照组呼吸指数(RI)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在2 h、5 h、12 h时间点的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 h、12 h时的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组术后带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血做白细胞滤过能够提高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早期肺氧和功能,缩短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
杨勋安琪杜磊秦莉
关键词:体外循环输血白细胞滤过细胞因子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总结5年来应用一站式“杂交”技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OHP)治疗2岁内婴幼儿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经验。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152例低龄CHD患儿接受了OHP治疗,其中行球囊扩张72例、间隔缺损封堵43例以及体肺侧支栓塞37例。所有手术都在实时超声引导或血管造影辅助下在OHP专用手术室完成,并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常规外科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球囊扩张组72例实施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扩张后2例发现右心室流出道仍显著狭窄,其中1例术中,1例术后3个月接受体外循环下流出道成形术;随访期间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间隔缺损组43例中2例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失败转为体外循环下修补,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后因术前肺部感染迁延不愈死亡,其余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封堵器移位。体肺侧支栓塞组37例均无死亡。结论OHP结合了影像学和外科技术,可以减少心脏切口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体外循环对于低龄CHD患儿的损害。但OHP手术密切相关的影像学引导技术、介入器械改良等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李守军胡盛寿张浩沈向东闫军王旭徐仲英邓喜成李永青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法乐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
一岁内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总结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低龄婴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即刻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探讨一站式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32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婴儿患者,男23例,女9例;月龄5 d^11个月(4.59±3.21个月);体重2.3~10.5 kg(6.48±2.05 kg)。均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和超声引导下进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瓣跨瓣压差,评估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跨瓣压差由术前的82±27 mm Hg下降至23±12 mm Hg(t=15.28,P<0.05);4例患者出院时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跨瓣压差仍高于40 mm Hg。所有患者三尖瓣反流均明显改善,无反流17例,微小量反流13例,中量反流2例;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5%。随访1个月~4年(16±11个月),疗效满意,所有患者均生长发育良好,肺动脉瓣跨瓣压差17±10 mm Hg,仅1例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大于40 mm Hg;发生肺动脉瓣反流24例,主要为少量反流23例,仅1例中量反流。结论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伟丹花中东张瑛张浩闫军杨克明李文雷王德李守军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