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W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160H指数:6
相关作者:傅修延刘碧珍涂年根倪爱珍刘茂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叙事
  • 7篇声音
  • 5篇听觉
  • 4篇倾听
  • 2篇语境
  • 2篇语义
  • 2篇听觉感知
  • 2篇感知
  • 1篇读图
  • 1篇读图时代
  • 1篇叙事学
  • 1篇叙事学解读
  • 1篇叙事研究
  • 1篇叙述声音
  • 1篇因果
  • 1篇语境制约
  • 1篇语音
  • 1篇人类文明
  • 1篇三重境界
  • 1篇身份

机构

  • 15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社会科...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傅修延
  • 2篇刘碧珍
  • 1篇陈国女
  • 1篇涂年根
  • 1篇肖惠荣
  • 1篇倪爱珍
  • 1篇徐丽鹃
  • 1篇魏艳
  • 1篇刘茂生
  • 1篇赵海涛

传媒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江科学术研究
  • 1篇中国美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听觉文化转向的发生语境与研究路径被引量:5
2017年
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个重要渠道,也是人类文明建构的两个重要维度。但是回顾人类发展历史,视觉文化一直主导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特别是到了当今的“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有过度膨胀之势,恢复各种感知能力之间的平衡,释放人的全部潜能和生命力量,已成为必然之势。
倪爱珍
关键词:文化转向听觉语境人类文明视觉文化
外貌描写的叙事语义被引量:6
2015年
外貌描写的叙事语义十分复杂微妙,从功能、修辞、影响与构成等角度分别进行论述。第一,叙述者提供人物外形与相貌方面的信息,主要是为了反映其精神面貌,除了作为"灵魂之窗"的眼睛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传神拟态的功能。外貌描写理论上应当"神""形"兼备,实际的情况却是"形"淡而"神"浓,即与"形"相关的信息往往失之模糊,而与"神"相关的信息却有清晰释出。第二,外貌描写多以譬喻为修辞手段。动物之名因初民的灵魂转移信仰而被赋予形容词的修饰功能,这一转义从文学角度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既标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保持了感性的鲜活,这不啻是为文学发生埋下了最初的种子。汉民族因长期从事农耕而喜用植物譬喻,矿物之中则对玉情有独钟,玉喻的深层成因在于古人对玉之德或者说玉之精神的无限向往。第三,观相理论与文学传统的互渗互动,形成了影响外貌描写的一系列规约,这些规约又与特定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如果不懂得某些身体部位的暗示意味,不清楚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相关规约,对外貌描写的叙事语义很难有透彻的理解。第四,异相的构成规律可归纳为"增减"、"改变"和"混淆"三大类,"大人物"形象的"放大"缘于芸芸众生的匍匐与仰观,而异族外貌的"妖魔化"则出于"非我族类,其貌必异"的歧视性想象。对异相的敬畏并非一成不变,"圣人异相"、"异相异能"等观念在晚近叙事中遭遇严重挑战。
傅修延
关键词:叙事描写
“听之以气”的美学内涵及话语形态——“尚声”传统阐释之一
2018年
声音作为听觉符号的表征,是中国早期历史、伦理、政治、美学和文化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对早期文艺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礼记·郊特牲》载'殷人尚声'。'尚声'理论不仅在神学领域得到体现,在后世的哲学、美学、诗学等领域还得到进一步扩展衍生。'气'是'声'之通变的前提。'听之以气'这一中枢整体性概念将'声'与'气'融合为一,体现出中华宇宙万物一体观和美学的生命精神。日后,学界可进一步从声音理论出发,挖掘中国古代'尚声'传统,从而使之成为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实践中的传承。
徐丽鹃
关键词:声音美学话语
幻听、灵听与偶听——试论叙事中三类不确定的听觉感知被引量:26
2017年
叙事作品中的幻听、灵听和偶听源于听觉感知的不确定性,这三类不确定的"听"分别处在真实性、可能性与完整性的对立面上:幻听的不真实在于信息内容的虚假;灵听的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的渠道过于离奇;偶听的不完整缘于信息的碎片化。就不确定的程度而言,幻听甚于灵听,而灵听又甚于偶听。感知的不确定必定造成表达的不确定,但迷离恍惚的听觉事件往往能使文本内涵变得更加摇曳多姿,带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咀嚼意趣。不仅如此,这类不确定的"听"还能为故事的始发、展开和转向提供动力,对人物性格的凸显与作品题旨的彰明,亦有画龙点睛般的贡献。对幻听、灵听和偶听进行系统的梳理辨析,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讲故事艺术的丰富与微妙。
傅修延
关键词:幻听叙事
倾斜的伦理天平: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中的身份叙事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全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或者说非后天努力所能获得的特殊身份,体现这种身份的有异物、异相与异能等标志。四大小说的叙事伦理存在着明显的偏斜:同样一件事情,身份特殊者可以做而其他人不可以做,后者做了要受惩罚而前者做了却被认为是命运安排。导致这种偏斜的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由于缺乏"普遍的标准"或曰"笼统性的道德观念",乡土社会用以衡量道德的是一把因关系不同而伸缩自如的尺子。时至今日,对小人物命运的漠视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弱者和失败者的不幸命运总是被置于宏大叙事的背面,很少有人会反思在这方面的"伦理取位"。"天命"意识乃是古往今来许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四大小说无形之中成了这种意识的传播者,对此我们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傅修延陈国女
关键词:身份叙事
文学研究中的“听觉转向”与文化建构--“听觉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3
2016年
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原本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感官途径——"听"在文学研究中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各种"声音"在诸多文学文本中却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读图时代的局限、剖析声音的意义和重构"听"在文学研究中的功能三个方面概括、评述国内学者在听觉领域的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视觉的过度运用严重限制了文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必须重拾"听觉"这一重要研究维度,而积极开展听觉研究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摆脱既有理论窠臼,则是推进乃至实现文学研究中的"听觉转向"的关键所在。
刘茂生肖惠荣
关键词:文学研究声音文化建构
释“听”——关于“我听故我在”与“我被听故我在”被引量:22
2015年
"听"是唯一与人的生命相始终的感觉,汉语中的"听"有时候也指涉听觉之外的其他感知。声音的发生与生命繁衍有密切联系,国人在涉及两性关系时常用声音譬喻。声音的转瞬即逝要求接受者集中注意力,人类听觉的相对"迟钝"反而有利于增强思维的专注和想象的活跃。听觉往往比视觉更能触动情感,人类沟通之所以会从视觉符号(手势)向听觉符号(语言)演化,原因在于后者更有利于较大范围内的全天候沟通。说话者的声音被别人和自己同时听见,这种"不求助于任何外在性"的内部传导使得能指与所指完全不隔,声音因此成为一种最为"接近"自我意识的透明存在。声音传递的"点对面"格局,赋予"被听"之人某种特殊地位,听觉沟通对人类社会架构的"塑形"作用体现于此。母系社会转型为父系社会之后,以往处于"被听"位置的女性开始转向"被看",这是她们顺应男权社会的一种生存策略。
傅修延
关键词:声音叙事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声音叙事景观综论
2020年
村上春树的小说集视觉、声音听觉叙事为一体。在中日村上春树文学的以往声音研究中,较为偏重文本中用词的节奏、文体韵律、音乐和文本中的内在声音,专门研究村上文学中的声音叙事的论文屈指可数。本论文有别于以往重视村上文学视觉效果的研究,在勾勒方兴未艾的声音叙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声音、听觉的维度入手,通过勾勒声音叙事研究与探索村上春树文学中另一个风景独好的"音景"时空。
赵海涛魏艳
关键词:叙事研究
论聆察被引量:21
2016年
汉语中的"观察"(focalization)一词目前主要指"看",因此需要创建一个与其平行主要指"听"的概念——"聆察"(auscultation)。在既往的感知体验中,聆察的缺位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因为"读图时代"的一大弊端是以目代耳。无论是英国浪漫诗人济慈主张的"消极的能力",还是法国解构学者所说的"最大的好客就是倾听",目的都在于恢复曾为人类常态的安静倾听,抵抗现代生活中日益喧嚣的自说自话。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由于未被人作仔细的聆察,其中一些重要的听觉信息至今还处于明珠暗投状态。诉诸听觉的讲故事行为本是人类最早从事的文学活动,从"听"的角度重读文学艺术作品,有助于扭转视觉霸权造成的感知失衡,这可以说是传媒变革形势下"感知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
傅修延
关键词:倾听叙事
论文本中叙事空白的填充被引量:6
2013年
叙事空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叙事方式,作者在叙述事件的时候,设下很多空白让读者去填充,因此,空白填充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生产和叙事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读者与作者及文本的互动和协调。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充既是开放的,也是受到语境制约的。本文在对影响叙事空白填充因素、叙事空白填充的方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叙事空白的填充对促进叙事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涂年根
关键词:语境制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