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12-1)

作品数:15 被引量:260H指数:11
相关作者:何报寅任宪友杜耘蔡述明王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日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湿地
  • 3篇遥感
  • 3篇沉积物
  • 2篇生态
  • 2篇湿地生态
  • 2篇湿地资源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中游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体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分析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悬浮泥沙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日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何报寅
  • 5篇任宪友
  • 4篇杜耘
  • 3篇王茜
  • 3篇蔡述明
  • 2篇李世杰
  • 2篇王学雷
  • 2篇肖飞
  • 2篇薛怀平
  • 2篇刘灿德
  • 2篇吴胜军
  • 1篇陈萍
  • 1篇陈萍
  • 1篇李茂田
  • 1篇赖格英
  • 1篇于革
  • 1篇张毅
  • 1篇杜耘
  • 1篇邓宏兵
  • 1篇申慧彦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云南林业科技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00a来洪湖演变的环境磁学记录被引量:16
2005年
对取自洪湖的 140cm沉积物样芯进行了环境磁学测量,分析了所获得的环境磁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沉积物磁性特征由稳定单畴(SSD)和细粘滞性 (FV)亚铁磁性矿物所主导,磁性矿物颗粒由下至上粒径逐渐减小。结合AMS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推断出洪湖在 1200a来经历了沼泽沉积和湖相沉积。并且磁性特征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大致对应:磁性参数较大值对应着冷干的气候条件;水热条件增强时,磁性参数值下降。较好记录了湖泊随气候的扩张和缩小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陈萍何报寅杜耘Kunihiko Endo杨汉东
关键词:磁性特征环境磁学磁性参数湖相沉积测年地球化学分析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刍议
2003年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十大对策:树立人均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确立大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参与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改变资源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变革能源观念、实施清洁能源方案,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观念、推广清洁生产,革新消费观念、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坚持大开放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调整传统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任宪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化
洪湖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 ,将洪湖市作为一个由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 ,构建洪湖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 。
王茜吴胜军薛怀平蔡述明白亚恒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主成分分析法人口社会
利用MODIS反演长江中游悬浮泥沙含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在众多卫星传感器中,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因其高的时间分辨率和中等的空间分辨率,对于水质研究具有自身的潜力和优越性。选取长江中游主河道武汉至宜昌段为例,利用MODI S25 0m波段数据定量反演了内陆河流悬浮泥沙的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实测的悬浮泥沙质量浓度与MODIS1,2波段的反射率组合(R1-R2)/(R1+R2)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72,样品数n=41),基于这种相关性建立了长江中游主河道武汉至宜昌段表层悬浮泥沙的遥感定量反演经验模型。
刘灿德何报寅李茂田任宪友
关键词:悬浮泥沙反演模型长江中游
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模拟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基于以太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分布式机理性模型SWAT,对1995~2002年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进行了初步的模拟。模拟综合考虑了地形、土壤、气象、土地利用等流域自然特征并结合流域内工业点源排放、农业化肥流失、城镇农村居民生活与牲畜养殖排污等因素作为边界条件。利用2001~2002年流域的水文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入湖的营养负荷,总氮每年在40000t左右,总磷在2000t左右。湖西区是太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地。非点源(面源)污染是湖泊总氮总磷流域输入的主要形式,其入湖量分别占外源入湖的53%和56%左右。工业点源排放的总氮总磷分别占入湖总量的30%和16%;生活污水以点源和非点源的形式提供了总氮31%和总磷47%的外源输入。农业化肥流失和养殖排污是值得注意的非点源形式的营养来源。此外还表明,SWAT是流域尺度营养物质输移时空演化模拟和趋势评估的一个有效模型。
赖格英于革桂峰
关键词:太湖流域营养物质SWAT模型
龙感湖沉积物中人类活动导致的营养盐累积通量估算被引量:38
2006年
通过LL-4孔沉积环境指标研究表明,近100年来龙感湖地区人类活动加强,导致营养元素磷、碳、氮以及铁在沉积物中的浓度均呈增长趋势,特别是1950年以来,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围湖造田、破坏湖滨湿地等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沉积物质量累积速率加快,同时营养元素累积量急剧增加。根据营养元素与参比元素Al,Fe和Ti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引起的累积量得以从自然背景上区分出来,结合沉积物质量累积速率计算,人类活动引起的磷、有机碳和氮的累积通量分别在151.0~889.4mg/m^2a,4.3—149.0g/m^2a和0.5~18.6g/m^2a间变化。碎屑物质的累积稀释了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富集浓度,龙感湖草型湖泊的特点,使湖泊沉积环境易于呈氧化环境,生物和地球化学作用,也削弱了人类活动累积营养盐的变化幅度,使沉积中营养盐呈平稳上升的趋势。
吴艳宏王苏民
关键词:营养元素通量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采取积极的生态恢复措施,据此,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任宪友蔡述明王学雷杜耘王茜
关键词:湿地生态恢复长江中游
洪湖湿地变化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对洪湖地区进行宏观监测和湿地资源调查.利用遥感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洪湖湿地类型的转型.引申出湿地变化动态度和湿地类型变化量的概念.以此将洪湖湿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动态变化原因分析,指出人类活动是造成该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洪湖湿地的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
肖飞蔡述明
关键词:湿地资源湿地类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湿地保护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监测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在“3S”技术基础上,利用江汉平原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先对90年代的影像进行了解译,再用图层套合的方法,解译出80年代和2000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情况,并对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吴胜军程学军杜耘薛怀平王茜
关键词:江汉平原
洪湖人类活动的沉积物记录被引量:9
2004年
对洪湖150cm长的沉积物样芯进行了TOC、TN、TP、Ca、硫化物测试和AMS定年,在此基础上对洪湖地区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响应进行了讨论.TOC和TN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它们在样芯顶部和底部都出现显著峰值,而中部变化平坦,表示1500年来洪湖环境变演的三个显著不同的阶段;TP从过去到现在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大,这与磷在沉积物中复杂的循环机制有关;Ca的剖面变化显示为底部含量高上部低,其变化情况较复杂;硫化物在顶部15cm的含量比背景值略高,可能指示了上个世纪人类对铁矿和矿物燃料开采强度的增大.
陈萍何报寅远藤邦彦杜耘李世杰
关键词:沉积物自然环境采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