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B06B03-3)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徐兴旺吴琪洪涛董连慧张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锆石
  • 5篇铜矿
  • 5篇锆石U-PB...
  • 5篇斑岩
  • 5篇斑岩铜
  • 5篇斑岩铜矿
  • 3篇东段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 3篇碰撞带
  • 3篇中亚造山带
  • 3篇糜棱岩
  • 3篇矿床
  • 2篇地质
  • 2篇岩浆
  • 2篇岩浆演化
  • 2篇韧性剪切
  • 2篇韧性剪切带
  • 2篇铜金
  • 2篇矿床地质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国土资源部信...
  • 3篇新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浙江省第三地...
  • 1篇中国有色桂林...

作者

  • 8篇徐兴旺
  • 5篇洪涛
  • 3篇吴琪
  • 3篇刘杰
  • 3篇相鹏
  • 2篇张连昌
  • 2篇张永
  • 2篇游军
  • 2篇董连慧
  • 2篇吴楚
  • 1篇丁汝福
  • 1篇叶锡芳
  • 1篇梁广林
  • 1篇黄雪飞
  • 1篇屈迅
  • 1篇刘国仁
  • 1篇李文君
  • 1篇刘振江
  • 1篇靳新娣
  • 1篇刘妍

传媒

  • 4篇岩石学报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新疆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被引量:5
2015年
阿尔泰地体与萨吾尔岛弧之间的额尔齐斯碰撞带其结构与形成时代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了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的研究结果。新的结果显示: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由4个走向NWNNW陡立的韧性变形带组成,剖面上呈扇状挤压变形的结构;这4个韧性变形带的应变类型为收缩应变与平面应变;片理带的变形从宏观到微观都表现出对称的结构,不同变形带不同地段可具变化的流动方向而表现出"奶油饼结构",其可能整体形成于共轴挤压机制;玉勒肯与老山口韧性变形带花岗闪长质糜棱岩、花岗闪长质超糜棱岩中变质重结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韧性变形时间约为360Ma。这可能意味着早石炭世时卡拉先格尔地区已进入碰撞阶段,即萨吾尔岛弧与阿尔泰地体间在360Ma时已发生碰撞。
洪涛相鹏游军张连昌吴楚吴琪徐兴旺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中亚造山带
西准噶尔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被引量:11
2016年
位于伊犁地块、阿尔泰造山带和准噶尔地块之间的西准噶尔地区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地带,区内发育包古图铜矿与苏云河钼矿等大型斑岩矿床,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地区。目前,关于西准噶尔构造单元划分与演化存在诸多分歧。系统总结前人成果与我们的研究进展,将西准噶尔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为:①萨吾尔大洋岛弧;②塔城微陆块与谢米尔斯台-巴尔鲁克陆缘弧;③准噶尔洋俯冲增生杂岩带与残余洋盆;④准噶尔-拉巴地块与包古图-宏远大陆岛弧等4个单元,并建立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5阶段构造演化模型。
吴楚董连慧周刚赵树铭屈迅洪涛游军李昊张国梁刘妍徐兴旺
关键词:西准噶尔
富铜斑岩岩浆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被引量:9
2012年
斑岩铜矿在现代经济和科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一种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自Schwartz(1947)首次使用"斑岩铜矿(porphyry copper deposit)"术语以来,地质学家对其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斑岩铜矿成矿岩浆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回顾。结果显示,富铜斑岩岩浆的形成经历了在洋壳俯冲或大陆岩石圈地壳拆沉机制下形成含矿岩浆,中间岩浆房岩浆的结晶分异与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富集,以及富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岩浆(富矿斑岩岩浆)上侵至地壳浅部结晶固化并与围岩、地下水相互作用等过程,斑岩铜矿是该"生产线"的"终端产品"。最后,本文对斑岩铜矿形成机制待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概括。
徐兴旺吴琪黄雪飞刘杰张永
关键词:斑岩铜矿岩浆演化
红柳峡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其对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限的约束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新疆一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地质学家对其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的闭合时限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在开展东准噶尔区域构造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红柳峡地区近东西向的片理带为韧性剪切带、且截切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宏微观...
吴琪屈迅常国虎张永董连慧徐兴旺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文献传递
新疆青河县玉勒肯-哈腊苏叠加改造型斑岩铜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7
2012年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金(钼)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北西端。该矿床含矿斑岩为海西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围岩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同时还有海西晚期和印支期岩浆岩(热)活动的记录。在整个斑岩铜矿带中,玉勒肯矿床构造作用最为强烈,主要受到区域额尔齐斯和二台断裂带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矿区大部分含矿斑岩和围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片理化或糜棱岩化作用。矿石矿物的赋存状态,除早期细脉浸染状斑岩型矿化外,还叠加有后期的沿片理面、糜棱面理,及破劈理分布的细脉状矿化。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玉勒肯矿区记录了从泥盆纪到三叠纪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综合本文及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在中-晚泥盆世(390~360Ma)时处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构造背景,有中酸性斑岩侵入以及斑岩型Cu-Mo矿化;早石炭世(360~330Ma)时,经历了碰撞阶段的改造成矿作用,矿化沿糜棱面理发育;中晚石炭世(330~300Ma)为后碰撞阶段,发育以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特征的叠加成矿;早二叠世(270~260Ma)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形成以沿破劈理面分布的叠加成矿;进入三叠纪以后,为陆内造山阶段,也见少量脉状矿化。可见,玉勒肯哈腊苏矿床是一个具叠加改造成矿特色的斑岩型矿床。
相鹏张连昌徐兴旺刘国仁刘振江靳新娣李文君
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2017年
在阿尔泰地体与萨吾尔地体之间的额尔齐斯碰撞带之南侧发现了希勒库都克岩体具侵位与穿切变形带的特征,为后碰撞岩体。该岩体二长花岗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呈明显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基本无铈异常,无铕异常或弱的正铕异常,富集Rb、Ba、U、K、La、Pb、Sr等元素,而相对亏损Th、Nb、Ta、Ti和P元素,岩石具有后碰撞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希勒库都克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岩石的锆石U-Pb年龄为324Ma,因此将东准噶尔北部地区进入后碰撞阶段的时限约束到了324Ma。希勒库都克岩体的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176 Hf/177 Hf平均值(0.283010±0.000019)、εHf(t)值(10.1~14.7,平均12.8),表明形成希勒库都克岩体的后碰撞岩浆可能主要来自于早古生代新生洋壳的部分熔融。
游军洪涛丁汝福
关键词: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
新疆青河县玉勒肯-哈腊苏叠加改造型斑岩铜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金(钼)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北西端。该矿床含矿斑岩为海西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围岩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同时还有海西晚期和印支期岩浆岩(热)活动的记录。在整个...
相鹏张连昌徐兴旺刘国仁刘振江靳新娣李文君
文献传递
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
阿尔泰地体与萨吾尔岛弧之间的额尔齐斯碰撞带其结构与形成时代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了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的研究结果。新的结果显示: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由4个走向NWNNW陡立的韧性变形带...
洪涛相鹏游军张连昌吴楚吴琪徐兴旺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中亚造山带
文献传递
富铜斑岩岩浆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
斑岩铜矿在现代经济和科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一种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自Schwartz(1947)首次使用"斑岩铜矿(porphyry copper deposit)"术语以来地质学家对其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重...
徐兴旺吴琪黄雪飞刘杰张永
关键词:斑岩铜矿岩浆演化
文献传递
红柳峡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其对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限的约束被引量:23
2012年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新疆一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地质学家对其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的闭合时限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在开展东准噶尔区域构造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红柳峡地区近东西向的片理带为韧性剪切带、且截切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宏微观构造特征显示其为右旋韧性剪切带,形成于野马泉弧与准噶尔地块的碰撞过程。对韧性剪切带中的博尔羌吉糜棱岩化花岗岩和花岗质超糜棱岩开展了锆石SIMS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糜棱岩化花岗岩锆石的谐和年龄为348.1±2.8Ma、206Pb/238U年龄的权平均年龄为348.2±2.7Ma,花岗质超糜棱岩锆石谐和年龄为343.2±2.6Ma、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年龄为为343.5±2.6Ma。超糜棱岩中的锆石多为新生锆石,其年龄可代表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即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343.2Ma。这意味着以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为代表的准噶尔洋在343Ma前已关闭、东准噶尔地区在早石炭世末期已进入碰撞造山阶段。
吴琪屈迅常国虎张永董连慧徐兴旺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