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147)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启星沈彤冷静徐辉于均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三氯乙烯
  • 3篇免疫
  • 3篇肝脏
  • 2篇蛋白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歧化酶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SOD活力
  • 2篇MDA
  • 2篇MDA含量
  • 2篇丙二醛
  • 2篇补体
  • 2篇超氧化物
  • 2篇超氧化物歧化...
  • 1篇单核
  • 1篇蛋白类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循环免疫
  • 1篇循环免疫复合...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医学科...

作者

  • 12篇朱启星
  • 11篇沈彤
  • 7篇冷静
  • 5篇徐辉
  • 2篇江涛
  • 2篇许述海
  • 2篇于均峰
  • 2篇汪立杰
  • 2篇张家祥
  • 1篇李树龙
  • 1篇王峰
  • 1篇王慧
  • 1篇王红艳
  • 1篇叶良平
  • 1篇查晚生
  • 1篇马泰
  • 1篇郭瑞娟

传媒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氯乙烯致肝脏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简称TCE)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之一,常使用于电子、电镀、五金、印刷等行业,其主要的用途是金属表面的去污、脱脂、清洁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都有多起TCE中毒事件发生,由于TCE中毒病情严重、复杂,涉及皮肤、肝、肾、心脏多个器官受损,甚至出现病人死亡事件,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4]。肝细胞作为肝脏的主要实质性和功能性细胞,并且也是多种损伤因素的易损细胞,肝脏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
张家祥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肝脏
三氯乙烯致敏小鼠肾损伤中补体C3a和C5a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检测三氯乙烯(TCE)致敏小鼠不同时期肾脏中补体C3a和C5a水平,探讨在TCE致敏引起的肾损伤中补体的作用.方法 小鼠经皮内注射和腹部涂抹TCE 2次致敏后激发.在末次激发后的24 h、48 h、72 h和7d4个时间点采血、取肾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索氮(BUN)和肌酐(Cr)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中C3a和C5a沉积水平.结果 TCE处理组的小鼠致敏率达到42.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致敏48 h和72 h组小鼠肾脏系数、血清BUN和C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点末致敏组比较,48 h和72 h致敏组小鼠肾脏系数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7d致敏组肾脏系数、血清BUN、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致敏48 h组小鼠肾脏补体C3a(3.80±0.84)、C5a (4.00± 1.0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72 h组小鼠肾脏中补体C3a(4.40±1.14)、C5a(4.40±1.14)水平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致敏组小鼠肾脏中补体C3a(1.80±0.45)、C5a (2.00±0.71)水平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致敏可引起小鼠肾功能损伤,补体C3a和C5a在致敏小鼠肾脏中的水平升高,提示补体C3a和C5a可能参与TCE致敏引起的肾脏损伤.
查晚生冷静王峰张家祥李树龙王慧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小鼠补体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脏MDA含量和SOD活力的测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致敏豚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实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终末激发后24 h和72 h取材,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TCE致敏72 h组中见到较多肝细胞水肿,并有胞核破裂消失。TCE致敏72 h组ALT和AST水平比TCE致敏24 h组和TCE未致敏72 h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72 h组ALB水平比溶剂对照组和TCE未致敏72 h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 h和72 h组肝MDA含量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 h组肝SOD活力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E致敏72 h组肝SOD活力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E可引起致敏豚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在肝损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徐辉冷静沈彤王红艳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脏损害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致敏豚鼠的肝脏功能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用体质量250~300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包括TCE致敏24h、72h组和TCE未致敏24h、72h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法进行处理,在终末激发后24h和72h心脏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丙转移酶(ALT)、谷草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值(A/G)等肝功能指标,无菌条件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TCE致敏72h组ALT和AST水平比TCE致敏24h组和TCE未致敏72h组均升高(P均<0.05);TCE致敏72h组ALB水平比溶剂对照组和TCE未致敏72h组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TCE致敏72h组中见到较多肝细胞水肿,并有胞核破裂消失。透射电镜观察显示TCE未致敏组可见少数线粒体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减少;TCE致敏组肝脏细胞中线粒体空泡、变性、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断裂、扩张、糖原颗粒明显减少;且在末次激发后72h组比24h组的损害更严重。结论:TCE处理组豚鼠体内发生了肝脏功能障碍和超微结构的破坏,且损伤的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肝脏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体液免疫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血清中补体(C)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方法选用体重250~300g的雌性豚鼠36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5只),溶剂(橄榄油)对照组(5只),TCE实验组(26只)。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对豚鼠进行染毒。激发接触后24h观察和记录豚鼠背部受试区的皮肤反应情况,进行评分。按皮肤致敏反应积分将TCE处理组豚鼠分为致敏组(积分≥1)和未致敏组(积分为0)。分别在实验结束后24、72h采血,检测血清中C3、C4、IgA、IgG、IgM浓度。结果TCE处理组豚鼠致敏率为65.38%(17/26)。TCE致敏24、72h组C3含量[24h:(99.75±1.45)μg/ml,72h:(93.28±3.61)μg/ml]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112.30±9.1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致敏24、72h组C4含量[24h:(34.63±2.53)μg/ml,72h:(33.82±2.76)μg/ml]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43.87±3.65)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72h组、TCE未致敏24、72h组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CE未致敏组比较,TCE致敏24、72h组血清中Ig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中IgG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TCE致敏豚鼠皮肤后,血清中C3、C4含量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发生紊乱。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补体免疫球蛋白类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体内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分别在实验结束后24 h、72 h采血,检测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结果 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致敏组和TCE未致敏组的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处理组豚鼠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降低,可能提示其体液免疫发生改变。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循环免疫复合物
三氯乙烯诱导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CE)诱导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HEK)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TCE处理NHEK后,分光光度法测细胞上清中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8和9的活性,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FCM)测细胞凋亡,Rhl23/PI双染后FCM测线粒体膜电位(△mm);用Caspase-3抑制剂或Caspase-9抑制剂预处理NHEK1h,验证Caspase的活化。结果不同浓度TCE处理NHEK4h后培养不同时间,Caspase-3和9活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升高,培养12、24h,各TCE处理组Caspase-3和9活性与溶剂对照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aspase-8活性变化不明显。0.125、0.25、0.5、1.0和2.0mmol/LTCE处理NHEK4h后培养12h,膜联蛋白V+/PI-为(20.1±4.1)%、(30.0±7.5)%、(42.1±8.2)%、(56.0±6.1)%和(79.1±4.3)%,除0.125mmol/L组外,其余组与溶剂对照组(9.4±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膜联蛋白V+/PI-与Caspase-3和9活性都呈正相关(r=0.786、0.736,均P〈0.05),Caspase-3活性与Caspase-9活性也呈正相关(r=0.845,P〈0.05),膜联蛋白V+/PI-和Caspase-3活性均与Caspase-8活性无相关。100txmol/Lz-DEVD—FMK预处理使2.0mmol/LTCE处理的NHEK中Caspase-3活性从(0.963±0.043)nmo]pNA·min-1·ml-1。下降为(0.349±0.045)nmolpNA·min-1·ml-1膜联蛋白V+/PI~从(80.0±5.5)%下降为(16.3±3.2)%(P〈0.01),Caspase-9活性变化不大(P〉0.05)。100μmol/L的Z.LEHD-FMK预处理不仅使得2.0mmol/LTCE处理的NHEK中Caspase-3活性下降为(0.338±0.011)nmolpNA·min-1·ml-1,膜联蛋白V+/PI-下降为(16.1±1.7)%,而且Caspase-9活性也从(0.821±0.031)nmo]pNA-rain~·ml。下降为(0.240±0.043)nmo|pNA·rain~·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沈彤马泰叶良平汪立杰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线粒体膜细胞凋亡角质形成细胞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肾脏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肾脏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探讨TCE对豚鼠肾脏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实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且总致敏率>9%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72 h和1周3个时点分批采血,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取肾脏组织测定MDA水平以及总SOD(T-SOD)活力。结果 TCE组致敏率为65.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TCE致敏组24 h血清BUN、Cr都明显升高(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致敏24 h组MDA水平明显上升(P<0.05);TCE致敏组与未致敏组比较,24 h组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组SOD活力比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间有下降或升高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2 h致敏组SOD活力较非致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诱导的致敏豚鼠肾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氧化应激发挥一定作用。
冷静徐辉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氧化应激肾脏
我国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三氯乙烯(TCE)是一种常见的卤代烃类工业有机溶剂,少数接触工人可出现以严重皮疹、发热、肝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本文从该病的临床表现、皮损的临床分型、职业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及机制,以及预防措施5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有关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研究进展。
徐辉冷静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单核淋巴细胞中β-arrestin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及激活蛋白-1活性的研究
2010年
目的 测定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中β-arrestin蛋白表达水平,核转录因子(NF-κB)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探讨TCE致敏中免疫反应调节机制.方法 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方法,用TCE对豚鼠进行处理(TCE处理组,14只),同时设立空白对照(5只)和DNCB阳性对照(7只),对受试动物进行皮肤反应评分,据此判断致敏与否,并把TCE处理组分为TCE致敏组和TCE未致敏组.提取豚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ing)法检测β-arrestin蛋白表达水平,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方法检测NF-κB和AP-1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豚鼠未见红斑或水肿,TCE组的部分豚鼠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致敏率为71.4%,DNCB处理组所有动物皮肤出现明显红斑或水肿,致敏率为100%.空白对照、TCE未致敏组、TCE致敏组和DNCB处理组豚鼠PBMC中β-arrest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TCE未致敏组相比,TCE致敏组NF-κB活性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豚鼠AP-1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组血清中TNF-α水平[(55.485+8.732)pg/ml]较空白对照组[(32.118±12.550)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TCE致敏豚鼠β-arrestin和AP-1可能没被激活,而NF-κB被明显激活且在TCE致敏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汪立杰郭瑞娟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NF-Κ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