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040606Q12)

作品数:5 被引量:124H指数:5
相关作者:肖新邓艳萍汪建飞赵言文朱伟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氮量
  • 3篇施氮
  • 3篇施氮量
  • 3篇水稻
  • 3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2篇生物量碳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微生物量
  • 2篇微生物量氮
  • 2篇微生物量碳
  • 2篇微生物量碳氮
  • 2篇物量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灌溉

机构

  • 5篇安徽科技学院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汪建飞
  • 5篇邓艳萍
  • 5篇肖新
  • 4篇赵言文
  • 2篇朱伟
  • 2篇杨露露
  • 2篇黄璐
  • 1篇胡锋
  • 1篇肖靓
  • 1篇储祥林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适宜的水氮处理提高稻基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被引量:80
2013年
为探讨节水灌溉与氮肥施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该试验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2个灌溉模式(常规灌溉与控制灌溉)与3个水平施氮量(90、180和270 kg/hm2))对稻基农田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比值、土壤微生物熵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显著提高稻基农田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熵,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比值。在该试验条件下,以控制灌溉模式下施氮量180 kg/hm2可获得最优的生物环境,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分别达到3.02×10-2mg/g、0.93 mL/g、5.70 mg/g、10.08 mL/g、237.58 mg/kg、52.60 m/kg。该研究对认识稻基农田水氮耦合关系、指导江淮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稻优质节水高产高效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肖新朱伟肖靓邓艳萍赵言文汪建飞
关键词:土壤施氮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江淮丘陵季节性干旱区灌溉与施氮量对土壤肥力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化学特性、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着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碱解氮含量和放线菌数量降低。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而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条件下,以控制灌溉模式,施氮量180 kg.hm-2,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肖新储祥林邓艳萍黄璐赵言文汪建飞
关键词:水稻施氮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化学特性
不同节水稻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这一区域问题,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基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节水稻作模式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增殖,但抑制了真菌的增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显著增加,以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最佳,说明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肖新邓艳萍汪建飞胡锋赵言文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
水氮耦合对水稻田间氨挥发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在防雨棚池栽试验中应用通气法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稻田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及损失量。结果表明,稻田施用氮肥后有明显NH3挥发损失,整个生育期累计氨挥发量为31.67~69.70kg·hm-2,占施氮量的17.95%~28.64%;不同生育时期氨挥发量的大小依次为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挥发高峰出现在施氮肥后的1~3d内;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田间氨挥发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稻田水分状况对NH3挥发损失具有重要影响,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氨挥发总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均较小,且不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就氨挥发损失率而言,在试验条件下水氮耦合效应显著,以控制灌溉模式下施氮量为180kg·hm-2时的氨挥发损失率最低,为17.59%。
肖新杨露露邓艳萍汪建飞
关键词:控制灌溉氮肥稻田氨挥发
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阶段腾发量、需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及其构成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和有效穗数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在控制灌溉条件下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肖新朱伟杨露露邓艳萍黄璐赵言文汪建飞
关键词:水稻灌溉模式施氮量需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