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6103)

作品数:17 被引量:251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宗明苗正红贾明明任春颖汤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遥感
  • 4篇面向对象
  • 3篇松嫩平原
  • 3篇土壤
  • 2篇对象技术
  • 2篇遥感影像
  • 2篇湿地
  • 2篇水库
  • 2篇松嫩平原西部
  • 2篇土壤呼吸
  • 2篇群落
  • 2篇面向对象方法
  • 2篇面向对象技术
  • 2篇景观
  • 2篇GIS
  • 2篇GIS技术
  • 1篇弹尾纲
  • 1篇地球物理流体
  • 1篇典型植物
  • 1篇典型植物群落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天津市勘察院

作者

  • 6篇王宗明
  • 5篇苗正红
  • 4篇贾明明
  • 3篇刘殿伟
  • 3篇杨清臣
  • 3篇邱中军
  • 3篇任春颖
  • 3篇董张玉
  • 3篇汤旭光
  • 2篇毛德华
  • 2篇刘兴土
  • 2篇李秀军
  • 2篇张继涛
  • 2篇王国栋
  • 2篇毕强
  • 2篇王铭
  • 1篇吴东辉
  • 1篇张奇
  • 1篇于革
  • 1篇刘吉平

传媒

  • 6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湖泊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Entomo...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被引量:35
2015年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大致呈递减趋势;1987~2013年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强度不断增加,且与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和草地为湿地转出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63.71%和21.69%;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降低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是内因,而人为活动干扰,尤其是开垦造田和水利修建加速了湿地退化.最后,论文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保护区管理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路春燕王宗明刘明月欧阳玲贾明明毛德华
关键词:松嫩平原西部遥感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土壤有机碳空间预测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半变异函数原理,通过GS+和Variowin确定最优模型,对土壤有机碳进行空间预测,同时与反距离加权方法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预测精度和模型拟合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半变异函数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比反距离加权方法提高了14%,预测精度和空间模拟效果要高于反距离加权方法的预测结果。基于半变异函数的空间插值方法要更适合土壤有机碳数据的空间预测,为其他土壤数据空间准确预测提供支持。
苗正红邱中军毕强杨清臣
关键词:ARCGIS
鄱阳湖流域过去1000a径流模拟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著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
张小琳李云良于革张奇
关键词:径流变化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农田分类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富锦地区为研究对象,将纹理和拓扑信息加入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结合影像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对水田和旱地进行提取,提取后的成果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92%,Kappa系数为0.91,说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耕地提取的成果可靠,可为大面积土地分类提供技术支持。
丛瑜苗正红
关键词:面向对象水田旱地遥感影像
基于空间分析的东北地区湿地优先恢复被引量:13
2013年
以GIS/RS为技术手段,从景观结构因子、河流及道路密度、湿度指数、地貌条件、耕地生产力5方面对东北地区湿地恢复潜力进行空间分析,确定了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优先、次优先区域,并利用农作物生产与湿地协调发展指数、景观指数验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湿地优先恢复面积为1.78×106hm2,其中,耕地和草地为主要的恢复类型,占优先恢复面积的96.7%,主要位于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和中部的松嫩平原;次优先湿地恢复面积为1.03×106hm2.经过优先、次优先湿地恢复,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将在现有湿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37.4%.湿地恢复后,研究区农作物生产与湿地协调发展水平值从恢复前的0.539增加到恢复后的0.733,湿地景观格局更有利于沼泽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说明基于空间分析制定的东北地区湿地恢复方案是可行的,可为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董张玉刘殿伟王宗明任春颖汤旭光贾明明汪燕
关键词:湿地恢复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水库库容计算方法被引量:6
2018年
快速准确计算水库库容,对水库水情管理和防洪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基于Skyline平台,以新立城水库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元的三维水面库容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获取水下地形,利用空间技术获得三维水面,并通过库容计算模型得到水库库容。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为大范围应用提供了支持。
苗正红杨清臣邱中军毕强
关键词:激光雷达技术SKYLINEDEM库容
基于GIS技术的长兴水库移民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GIS技术,以长兴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开发了长兴水库移民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移民基础数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三维仿真技术和动态跟踪管理,并对工程建设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能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中,使移民工作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更加高效,实现了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李亚斌
关键词:GIS移民
Drought changes and the mechanism analysis for the North American Prairie被引量:4
2013年
The worst drough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North American Prairie in the p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rom tree-ring chronologies,suggesting that some drought years have exceeded the severity shown by the gauge record.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GFDL) has simulated climate changes for the area during the past 250 years driven by climatic forces,providing scenarios of extreme climate that can further diagnose the mechanisms.This study refined the drought signals from the tree ring data and GFDL modeling at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time scales and analyzed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driving the droughts.Results showed that drought years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lower than the 10 th percentiles occurred during 1777-1789,1847-1861 and 1886-1879 AD in the area.Both tree rings and model reveal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droughts has been relatively consistent in a similar timing and frequency with climate change.Monte Carlo analysis have detected that the tree ring chronologies have recorded drought years with probabilities of 9.3%-12.8%,and the model has simulated the droughts with probabilities 5.7%-17.8%.Under CO 2 and aerosol forcing,the GFDL modeled the drought recurrences of 13 years and 25 years,which are very synchronous changes with tree rings and consistent with gauge records.The 20-a and 10-a time scale reoccurrences of droughts are very consistent with solar radiation cycles,and similar to the length of cycles in oceanic records,suggesting that terrestrial precipitation modeling is properly driven from sun-land-sea dynamics.Detected severity,variability and return periods of drough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make potential improvements in drought predictions and constructing scenarios for climate impact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Ge YUDaveSAUCHYNYongFei LI
关键词:地球物理流体
中国东北地区滨棘虫兆族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弹尾纲:棘虫兆科)(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虫兆科滨棘虫兆族Thalassaphorurini1新种:宋氏异棘虫兆Allonyc hiurus songi sp.nov.及1新记录种:利富滨棘虫兆Thalassaphorura lifouensis(Thibaud&Weiner,1997),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孙新吴东辉
关键词:弹尾纲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多时相HJ-1影像的湿地遥感分类——以完达山以北三江平原为例被引量:53
2012年
以中国东北地区完达山以北三江平原(下简称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多时相HJ-1A卫星和HJ-1B卫星CCD影像作为分类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应用多尺度分割算法,根据影像的丰富信息和物候、时相等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小三江平原的湿地遥感分类。结果表明,湿地二级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5.45%,总体Kappa系数为0.81。小三江平原湿地主要分布在低洼地区,总面积为9084.16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635.09km2,人工湿地面积为6449.07km2。集中分布的水田是小三江平原最主要的景观类型;天然湿地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河岸附近和国界周围;其中,草本沼泽面积最大。本研究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遥感影像提供的丰富信息,产生较高的分类精度;对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不同分割尺度的组合使用有利于湿地信息的提取。降雨量较多、较少月份影像的选取和物候规律的利用是提取湿地信息的关键。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的使用,改善了洪泛湿地和森林沼泽的分类效果,尤其是水田边界的划分;同时可以提高湿地分类精度。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方法,利用多时相的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获取较高精度的湿地分布信息,是一种成本较低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谢静王宗明毛德华任春颖韩佶兴
关键词:面向对象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