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167)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晋虎李丽楚王舒婷黎婷陈丽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先天性唇腭裂是人类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发育畸形,在世界各地其发病率不同,美国平均为0.775‰,日本平均为1.905‰,在我国其平均发病率为1.624‰,唇腭裂看似简单的疾病,但其治疗程序复杂、治疗周期漫长,给患者的一生以及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苏莹李冬爽孙晋虎
-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上皮间充质转化基因多态性口腔颌面
- 鸡整胚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鸡胚整胚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鸡胚总RNA中扩增目的片段,连接到PGM-T克隆载体上,分别利用PGM-T载体中的SP6和T7RNA聚合酶上的启动子,以线性化的DNA为模板体外转录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结果:成功得到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探针在鸡整胚原位杂交中有杂交信号。结论:成功转录得到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探针,为后续的以鸡胚为模型整胚原位杂交试验做好了探针的准备。
- 陈丽陀杨娟孙晋虎
- 关键词:鸡胚RNA探针地高辛
- 鸡胚颅面部整胚原位杂交的实验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并优化鸡胚整胚原位杂交的实验,以利于研究鸡胚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转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反义探针,进而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鸡胚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地高辛标记的RNA反义探针与体内mRNA特异性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mRNA表达部位呈现深蓝色,背景颜色较浅为浅紫色,可在保持胚胎结构完整的情况下,清楚观察到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利用优化的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可保持鸡胚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直观清楚地看到基因的时空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 陀杨娟陈丽孙晋虎
- 关键词:鸡胚
- 舌癌转移复发相关基因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舌癌的发病率位居口腔癌的首位,恶性程度较高,浸润性强,转移复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舌癌复发和转移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其复发转移的相关基因分子也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就近期文献研究的舌癌转移复发相关的基因分子作一综述。
- 李丽楚王舒婷孙晋虎
- 关键词:舌癌转移复发
- 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低氧预处理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低氧预处理的关系。方法收集健康完整恒牙,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 DPSCs,取3~5代生长良好的h DPSCs分为低氧组(30 ml/O2)和常氧组(210 ml/O2)培养,采用MMT、qRT-PCR和ELISA等技术检测细胞增殖、VEGF表达量。结果低氧组培养第2、3天h DPSCs的增殖活性OD值分别为(0.69±0.13)和(0.90±0.22),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和常氧组培养第1、4天h DPSCs增殖活性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 DPSCs分别培养24、48、72 h后,低氧组细胞形态仍呈长梭形,同常氧组的细胞形态相似,两组细胞活性良好,均未发现有细胞坏死的现象发生;低氧组培养24、48和72 h 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7±0.08)、(15.07±2.10)和(4.10±0.12),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培养24、48和72 h VEGF表达量分别为(598.10±43.18)、(674.84±23.32)和(802.31±23.07)pg/ml,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能显著促进h DPSCs增殖及VEGF表达,提示低氧预处理可能对h DPSCs体内移植有利。
- 田晓蓓黎婷宋文婷孙晋虎
- 关键词:人牙髓干细胞低氧预处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
- miR-34a对口腔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微小核糖核酸-34a( miR-34a)体外转染口腔癌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探讨miRNA-34a在口腔癌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口腔癌组织、正常组织样本和口腔癌细胞系中的miR-34aRNA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口腔癌细胞,分别对miR-34a重组慢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病毒组转染Tca8113和SCC-25细胞。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法检测转染目的基因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外源性miR-34a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转染后Tca8113和SCC-2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口腔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显著下调,MTT法和克隆形成率分析显示转染miR-34a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组与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组比较,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明显抑制( P<0.05);转染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iR-34a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部分是通过诱导细胞在G1期出现停滞而实现的。 Transwell小室显示与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组相比,转染miR-34a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组细胞的迁移力和侵袭力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口腔癌细胞过表达外源性miR-34a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miR-34a有望在口腔癌治疗中成为新的靶点。
- 单连启黎婷蔡文燕肖丽婷孙晋虎
- 关键词:口腔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 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以利于颅面部冠状面切。方法在常规石蜡包埋技术的基础上,经透明、浸蜡后将标本在包埋框注入石蜡时用显微镊将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夹持起后,按照所需包埋方向迅速放入L形包埋模,在包埋模内石蜡稍凝结时抽出显微镊,待包埋组织的石蜡基本凝固时将包埋框注满石蜡,至蜡块完全凝固后取出。结果采用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包埋方向好且能够较好地定位,完全显示颅面部的各个突起,左右对称,透明度好。结论经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具有较好地定位性,经组织切片染色后能清晰地观察鸡胚颅面部的组织形态,为以微小鸡胚颅面部作为动物模型进行鸡胚颅面部形态发育的研究奠定了组织学技术基础。
- 王舒婷曹阳孙晋虎李丽楚
- 关键词:颅面部石蜡包埋
- 三叉神经脊束核小胶质细胞在大鼠口面部癌性疼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小胶质细胞在口腔癌性疼痛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80~300 g),采用舌黏膜下注射Walker 256细胞悬液,制备舌肿瘤疼痛模型。实验一,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0),即对照组(Sham组)和肿瘤组(Tumor组)。观察肿瘤生长,通过测定大鼠机械缩头反应阈值(HWMT)观察口面部机械痛行为,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c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实验二,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即对照+空白组(Sham+Veh组)、对照+抑制剂组(Sham+Mino组)、肿瘤+空白组(Tumor+Veh组)、肿瘤+抑制剂组(Tumor+Mino组)。检测Vc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利用qRT-PCR检测Vc中Iba-1、IL-6、IL-1β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HWMT,观察大鼠口面部机械痛行为变化。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Sham组相比,随着肿瘤不断增长,Tumor组于第5天时开始出现口面部机械痛(P<0.05),Vc小胶质细胞显著增殖、活化,直至第10天仍处于口面部机械痛敏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给予米诺环素后,与Tumor+Veh组相比,Tumor+Mino组大鼠的Vc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显著受到抑制,Iba-1、IL-6、IL-1β及TNF-α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HWMT显著升高(P<0.05),机械痛敏显著减轻。结论: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参与口面部癌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可显著减轻口面部癌性疼痛。
- 王慧孙晋虎
- 关键词:癌性疼痛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小胶质细胞米诺环素
- 下颌第一磨牙向受力时整体下颌骨应力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正常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受力时,下颌骨局部及整体应力变化,为种植牙对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T扫描1例正常成年人下颌骨,Mimics14.11软件建立下颌骨模型,下颌第一磨牙面给予100 N的垂直力,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9-3分析整个下颌骨应力的变化。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受力时,下颌第一磨牙周围骨质应力应变最大处为底部偏向颊侧;整个下颌骨受力分析中,应力应变主要集中在受力的下颌第一磨牙处,其次在对侧下颌角位置,应力应变沿着下颌骨外斜线传导至髁突,显示了髁突部分应力应变的变化。结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正常咬合力时下颌骨应力应变变化,为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依据,以便获得最佳临床修复效果。
- 王野胡娇孙晋虎
- 关键词:第一磨牙下颌骨有限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