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70104)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百篪袁道阳刘小凤郑文俊郭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地震活动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活动地块
  • 1篇地震构造
  • 1篇地震志
  • 1篇东北部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新活动
  • 1篇新活动特征
  • 1篇夷平面
  • 1篇扫描图像
  • 1篇史料
  • 1篇史料考证
  • 1篇图像
  • 1篇年代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信息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8篇刘百篪
  • 5篇刘小凤
  • 5篇袁道阳
  • 4篇郑文俊
  • 3篇郭华
  • 2篇才树华
  • 2篇曹娟娟
  • 1篇张俊玲
  • 1篇谷组刚
  • 1篇雷中生
  • 1篇刘小龙
  • 1篇何文贵
  • 1篇王永成
  • 1篇吴建华

传媒

  • 5篇地震地质
  • 2篇中国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兰州刘家峡古象化石的发现
2002年
刘百篪刘小凤赵振明谷组刚
关键词:剑齿象
砾石钙膜显微纹层的扫描图像分析及其测年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砾石钙膜作为一种反映环境变化的沉积物标志 ,记录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和气候信息 ,其实物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沉积了明暗相间的纹层 ,而形成明暗纹层的主要原因是受沉积时碳酸盐的纯度和结晶物的粒度以及杂质等的影响。作者用普通的扫描仪获取钙膜纹层明暗度图像 ,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获取明暗度变化的特征曲线 ,并将其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黄土 -古土壤序列、黄土粒度曲线、磁化率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达到确定砾石钙膜所代表的地貌面年龄的目的 ,同时分析其气候效应。初步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它不仅提高了定年的精度和时间跨度 ,同时也拓宽了沉积物年代学方法在古环境及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郑文俊郭华刘百篪
关键词:扫描图像年代学气候信息
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被引量:22
2003年
详细考察获得了兰州马衔山 -兴隆山活动断裂系 4条断裂的几何细结构、新活动性等定量资料。其中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规模大、活动性强的全新世逆左旋走滑断裂 ,而马衔山南缘断裂、兴隆山南缘断裂和兴隆山北缘断裂等其它 3条断裂均为其伴生的逆断裂 ,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它们在深部均可以归并到马衔山北缘断裂这一主走滑断裂带上 ,是兰州地区重要的控震断裂 ,影响和制约着本区的地震活动。
袁道阳刘小凤郑文俊刘小龙刘百篪
关键词:地震活动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被引量:20
2002年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 ,其几何形态较简单 ,总体走向N6 0°W ,全长约 115 .5km。根据断裂分叉、拐弯及不连续阶区等几何特征和活动性的差异 ,大致可以将该断裂划分为 4条次级断层段 ,自东向西分别称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断裂的新活动具分段性 ,其中的内官营段为具逆断特性的晚更新世活动段 ,而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均为全新世活动段。该断裂早期具逆断特性 ,大约自中更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运动分量 ,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阶地等的左旋断错 ,断距几米至几百米。沿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具分组现象 ,可能反映了断裂的黏滑活动特性。根据Ⅰ ,Ⅱ级阶地的左旋断错值及其年代 ,得到了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 3.73mm/a。同时沿断裂带还保存有断崖和断坎等 ,其中Ⅰ级阶地上的断坎高 1~ 1.5m左右。
袁道阳刘百篪才树华刘小凤王永成
关键词:活动断裂带滑动速率地震活动
黄河中上游阶地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反映被引量:24
2003年
黄河中上游河段是横贯整个“柴达木 -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贯流水系。通过对青海共和至宁夏石嘴山段长约 180 0km的黄河中上游阶地的系统考察、阶地剖面实测和年代测定 ,绘制了该河段的阶地纵剖面图。综合分析各段的阶地级数、高度、年代及变形特征得到以下认识 :该流域可划分为若干个次级活动地块 ,表现在不同地块之间的阶地抬升幅度和速率存在较大差别 ;活动地块内部在较大程度上具刚性特征 ,表现在块体内部阶地级数、高度和形成年代基本相当 ;阶地纵剖面反映的本区活动地块自 1.6MaB .P .以来的抬升量大于 3.6~ 1.6MaB .P .的抬升量 ;柴达木 -祁连山活动地块距今 1万年以来和 15~ 2 0万年间存在 2次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
刘百篪刘小凤袁道阳郑文俊郭华曹娟娟
关键词:活动地块构造隆升
138年金城-陇西6(3/4)级地震的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背景探讨被引量:17
2004年
对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黄土滑坡分布及活动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 :在 138年地震中遭破坏的东汉金城郡郡治允吾县应在今青海省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附近 ;陇西郡治狄道县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城。由此确定 138年地震的极震区位置大致在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的湟水、黄河交汇地带。该区也是黄土滑坡密集分布区 ,其中的大型滑坡应为地震滑坡。在构造上该区位于拉脊山北缘弧形逆冲断裂带的前缘。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部分地段为全新世活动 ,其向NE方向的逆冲推覆致使古近系泥岩和早更新世砾岩等发生了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石油勘探资料也证实拉脊山北缘弧形构造带前缘在深部存在隐伏的挤压逆冲断褶带。由此推断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发生很可能与该逆断裂 -褶皱带的新活动有关。
袁道阳雷中生刘小凤刘百篪才树华郑文俊
关键词:历史地震地震构造史料考证地震志
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大地震的伤亡人口再评估被引量:23
2003年
本文重新整理了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的历史资料 ,归纳出关于该地震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有关的 6种重要基础资料 ,并对它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 ,为了做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对该次大地震重新进行了灾害评估。认为该次大地震共死亡 2 7346 5± 970 0人 ,较为可靠 ;压死牲畜 110 4 0 6 8± 76 0 0 0头 ,可供参考 ;只有 4 1个县提供了倒塌房屋的可靠数字 ,总计为 5 90 6 35间。因此 ,倒塌房屋的实际数可能远大于此数。
刘百篪张俊玲吴建华郭华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被引量:20
2008年
文中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年代、地震破裂带的主要特征等。这些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的8级大地震集中在它的边界活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5-12mm/a左右;7级左右的地震发生在其内部规模较小的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1-3mm/a左右;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可以将该活动地块划分为几个次级地块,这些次级活动地块以变形为主,没有发生旋转;我们的结果支持青藏高原"连续变形"的假说。
刘百篪曹娟娟袁道阳何文贵
关键词:青藏高原活动地块活断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