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512)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6
相关作者:汪华侨姚志彬徐杰林贤袁群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淀粉样
  • 13篇阿尔茨海默病
  • 11篇蛋白
  • 9篇淀粉样蛋白
  • 9篇
  • 7篇免疫
  • 6篇疫苗
  • 6篇Β淀粉样
  • 5篇Β-淀粉样蛋...
  • 5篇Β淀粉样蛋白
  • 4篇抗体
  • 3篇单链
  • 3篇单链抗体
  • 3篇淀粉样肽
  • 3篇体液免疫
  • 3篇肽疫苗
  • 3篇老年斑
  • 3篇痴呆
  • 2篇单链可变区抗...
  • 2篇淀粉样Β蛋白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深圳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江南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4篇汪华侨
  • 24篇姚志彬
  • 13篇徐杰
  • 9篇林贤
  • 7篇袁群芳
  • 6篇张革
  • 6篇谢瑶
  • 5篇邹俊涛
  • 4篇段金海
  • 4篇李国营
  • 3篇初国良
  • 3篇杨志勇
  • 3篇康庄
  • 3篇赵振富
  • 3篇陈少琼
  • 3篇王烈峰
  • 3篇苏雪莹
  • 2篇胡金家
  • 2篇杨学森
  • 2篇李少兵

传媒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解剖学研究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与葡萄糖代谢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的特点及其与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DTI、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T2-FLAIR检查,测量扣带回后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分析FA、MD值与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观察扣带回后部葡萄糖代谢改变,并分析FA、MD与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患者扣带回后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18),MD值显著升高(P=0.020),葡萄糖代谢率显著降低(P=0.020);MD值与葡萄糖代谢率呈负相关(r=-0.700,P=0.05),而FA值与葡萄糖代谢率无相关关系(r=-0.054,P=0.844)。结论AD患者表现为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葡萄糖代谢率呈负相关;这种损害反应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扣带回后部FA、MD值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评价AD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段金海汪华侨陈少琼徐杰林贤康庄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
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制备1株人源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性能鉴定。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用20个AD病人的外周血B细胞首次构建了AD患者的单链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以Aβ1-40为靶,挑选出77个阳性抗体克隆,从中筛选出一株抗Aβ单链抗体H1,对其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通过表达载体pET28a(+)对目的蛋白进行大量表达,并利用Western-blot对单链抗体H1的免疫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出AD患者的单链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库容量为1.5×106。从库中筛选并表达出一株抗Aβ1-40的单链抗体H1,DNA测序结果证实了其抗体的基因结构及氨基酸序列。Western-blot检测证实该抗体可特异性结合Aβ1-40。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成功制备Aβ肽特异性单链抗体,为AD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被动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赵振富苏雪莹初国良汪华侨徐杰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单链可变区抗体Β淀粉样蛋白
Alzheimer病患者扣带回后部损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扣带回后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健康老人(正常对照组)行DTI、T1Flair及T2Flari检查,测量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弥散度(MD)及其λ1、λ2及λ33个特征值,分析上述诸项数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组患者扣带回后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5),而MD、λ1、λ2及λ3值明显升高(均P<0.05);FA值与MMSE评分不相关(r=-0.054,P>0.05),而MD值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λ1、λ2及λ3值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43,r=-0.69,r=-0.654,均P<0.01)。结论AD患者表现为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临床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这种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可以用来监测AD疾病的进展及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段金海汪华侨陈少琼徐杰林贤康庄姚志彬
关键词:ALZHEIMER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Alzheimer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的纯化及鉴定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纯化并鉴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抗Aβ42自身抗体。方法:选择A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测定抗体含量,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清得到IgG粗品,Aβ42免疫亲和柱层析对粗品IgG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IgG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用CNBr活化Sephrose4B柱层析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纯度可达到90%。结论:CNBr活化Sephrose4B层析柱可有效地从人血清中纯化出较高纯度的抗Aβ42自身抗体,便于对自身抗体进一步研究,为AD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向绍通方运勇汪华侨莫思杰胡涛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自身抗体血清
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Is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认知、行为、生活能力的全面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迄今为止,AD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999年出现的免疫治疗为AD病人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AD免疫治疗的方法,机制和不同阶段的认识,展望了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吕晓汪华侨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疫苗免疫治疗
人源性老年痴呆单链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人源性老年痴呆(AD)单链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AD相关抗原的人源性抗体奠定基础。方法从200 ml AD病人的外周血中分离B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总cDNA。以PCR技术,利用特定的引物分别扩增出人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VL),并分别克隆入噬菌粒pDAN5中,构建出含人单链抗体可变区(scFv)基因序列的pDAN5克隆载体,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XLI-Blue后,经辅助噬菌体M13KO7超感染后回收全部重组噬菌体,构建成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从抗体库中随机挑选数个克隆,提取质粒,PCR扩增目的片段后,用内切酶BstNⅠ消化,每个克隆经消化后的DNA指纹印迹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评价抗体库的多样性。结果所有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均得到了扩增并成功克隆及转化,经辅助噬菌体感染后,构建成初级抗体库。BstNⅠ消化后的DNA指纹图谱显示各克隆抗体基因各不相同,经计算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容量为1.5×106。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构建了AD病人的单链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
苏雪莹赵振富徐杰汪华侨初国良
关键词:老年痴呆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
Aβ_(42)重组多价DNA疫苗的构建及诱导Aβ抗体的产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构建β-淀粉样蛋白(Aβ42)的多价重组DNA疫苗,确定是否诱导较高滴度Aβ抗体的产生.方法:PCR法从Tg2576转基因鼠基因组DNA中扩增人Aβ42基因片段;在Aβ42基因的5′端引物延伸连接IgGк轻链信号肽序列;利用GSGGSGlinker基因串连两段Aβ42基因片段;将产物克隆入pcDNA3.1表达载体,分别构建pcDNA3.1Aβ42,一价分泌型pcDNA3.1-sAβ42,二价分泌型pcDNA3.1-s2×Aβ42载体;转染COS-7细胞,免疫印迹检测Aβ42的表达;im接种BALB/c鼠,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免疫组织化学和Aβ42肽抗原的中和实验检测抗体与Tg2576鼠脑切片中的老年斑的结合.结果:测序证实所构建的pcDNA3.1-Aβ42,pcDNA3.1s-Aβ42,pcDNA3.1-s2×Aβ42载体插入序列正确;WesternBlotting证实在COS-7细胞中表达相应的蛋白.经6轮,22wk加强免疫后,pcDNA3.1-Aβ42疫苗不能产生Aβ抗体、pcDNA3.1sA-β42接种后产生较低的Aβ抗体(<1∶1000),pcDNA3.12×Aβ42第1次加强免疫后即产生抗体,抗体滴度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升高,22wk时抗体平均滴度达1∶5000以上,可以与转基因鼠Tg2576脑切片中的老年斑结合,并能被Aβ42肽抗原特异性中和.结论:二价分泌型pcDNA3.1-s2×Aβ42疫苗,可在动物体内产生高效价的特异Aβ抗体.
张革邹俊涛汪华侨李国营姚志彬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疫苗DNA
重组四价Aβ_(1-15)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制备重组人四价串联Aβ1-15老年性痴呆二代蛋白疫苗,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以本室前期制备的含四价Aβ1-15基因(4×Aβ15)的重组质粒pcDNA-4×Aβ15为模板,PCR扩增4×Aβ15基因并克隆至pGEX-4T-2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GST-4×Aβ15。经thrombin酶切去除GST后得到纯化的4×Aβ15蛋白。将4×Aβ15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结果:经鉴定、测序,获取重组质粒pGEX-4×Aβ15,诱导表达后Western blotting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5×103处有GST-4×Aβ15表达带,thrombin酶切去除GST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9×103的4×Aβ15蛋白。4×Aβ15蛋白免疫小鼠诱导出(964.6±401.3)mg/L抗Aβ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Aβ15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人重组4×Aβ15蛋白,免疫动物证实该蛋白疫苗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邹俊涛姚志彬张革汪华侨徐杰谢瑶袁群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原核表达免疫力
接种Aβ_(42)全肽疫苗恒河猴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恒河猴接种Aβ42肽疫苗后的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方法: 将 5只雄性恒河猴分别在 0、2、6、10、14、18、22wk肌内注射Aβ42肽疫苗; 用ELISA法检测恒河猴血清抗Aβ42抗体水平及IgG亚类; 用Westernblot检测血清抗Aβ42抗体的特异性;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抗血清对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Aβ斑的识别。结果: 疫苗接种后第 8周, 恒河猴血清中出现明显的抗Aβ42抗体, 抗体水平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第 24周达 1∶4 320, 以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产生的抗Aβ42抗体以IgG1和IgG2为主 (IgG2 /IgG1 >1)。血清抗Aβ42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识别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Aβ斑。结论: Aβ42肽疫苗可有效地诱导恒河猴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李少兵汪华侨林贤徐杰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体液免疫应答恒河猴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抗淀粉样蛋白抗体的免疫耐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清中抗Aβ抗体与淀粉样蛋白结合的特性。方法:以AD患者和健康老人的血清作一抗,①用组织淀粉样斑块免疫反应(TAPIR)观察与Tg2576鼠脑内老年斑结合能力;②Western blot检测与Aβ42-GST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③将Aβ42与PC12细胞培养,加入健康老人和AD患者的血清后,MTT法观察PC12细胞存活率。结果:AD患者的血清中抗Aβ抗体与成熟老年斑和Aβ42-GST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弱;加入AD血清后,PC12细胞的A值较健康老人血清相比下降明显(P<0.01)。结论:AD血清中抗Aβ抗体对淀粉样蛋白可能存在着免疫耐受。
杨志勇汪华侨徐杰谢瑶袁群芳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免疫耐受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