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KS025)

作品数:16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卓高生罗贵榕孔德民易招娣段新明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志愿
  • 6篇志愿精神
  • 5篇大学生
  • 5篇志愿服务
  • 4篇公益
  • 3篇社会
  • 3篇公益精神
  • 2篇哲学
  • 2篇哲学视野
  • 2篇正义伦理
  • 2篇政治经济学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伦理
  • 2篇教育
  • 2篇经济学
  • 1篇大卫·李嘉图
  • 1篇大学理念
  • 1篇大学生参与
  • 1篇大学生志愿服...

机构

  • 12篇温州大学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卓高生
  • 4篇罗贵榕
  • 1篇孔德民
  • 1篇易招娣
  • 1篇段新明

传媒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温州职业技术...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现代商业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策略探析被引量:16
2014年
"服务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将志愿服务整合到大学德育中的创新模式,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间有着良好的契合点。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认知、参与和保障方面的问题,将"服务学习"理念和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和模式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利他互惠理念、遵循专业发展的服务导向、构建服务推进的保障平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卓高生易招娣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大学生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被引量:7
2014年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现学生成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数多、参与热情高、涉及领域广、作用发挥好。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部分学生志愿服务认知程度低、服务持续性短、组织运行机制弱等问题。政府、学校、志愿组织、志愿者群体等应坚持多元主体共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卓高生李昱熹陈瑞洋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
现代西方社会公益精神理论溯源被引量:2
2012年
在慈善文化由传统的仁爱观、伦理观向现代以责任意识、人权意识等为特征的现代公益文明转换过程中,社会正义理论、社群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等理论对现代西方公益事业发展和公益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直接影响,并使现代公益观在观念形态、组织层面、行动主体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慈善,倡导树立和养育基于责任的公民利他自觉的公益精神。
卓高生
关键词:公益精神公益事业
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转型的怨恨渊源被引量:1
2012年
在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转型过程中,批判精神与正义感的勃兴是其重要特征。这与普遍存在的怨恨情态密切相关。怨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动源,它推动着新的价值结构与伦理秩序的建构。怨恨与启蒙运动共同开启并促进了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现代转型历程。当代普遍存在的怨恨心态导致批判精神的滥觞,激发着公众的正义感,并引导公众自主、自觉地参与到重构新型伦理秩序的社会共同行动中。以启蒙和自我启蒙为特征的社会共同行动的最重要意义在于重建心灵秩序,有效抑制、化解伦理冲突,而自信、自主、宽容、理性等现代型国民气质将得以普遍生成。
罗贵榕
关键词:精神气质怨恨正义感
当代国内志愿精神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2014年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元素。随着近年来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开始从学理上关注志愿服务这一微观行动,围绕志愿精神的内涵、特征、价值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多学术成果。但总体而言,我国志愿精神研究目前仍处于一个探索性的起步阶段,理论研究的深度、实证研究的规范性、多学科综合的跨界研究等还存在不足,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尚有待进一步构建。
卓高生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志愿者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正义伦理之比较——以政治经济学为界
2013年
从政治经济学切入,能更真切、更深刻地考察现代正义伦理的演化轨迹。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思想中都存在着正义伦理的体系。斯密的理论体系以财富逻辑为主线而展开,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则以资本逻辑为线索。斯密与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的某种相融、相交状态及重大的差异性,使他们的正义伦理体系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在资本的机能、国民收入及其源泉、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等问题上,斯密与马克思的观点存在着交锋,但在阶级的分析、劳动的价值尺度、人民大众的利益、正义伦理的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正义伦理,可为当代正义社会的建构提供有益启示。
罗贵榕
关键词:正义伦理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志愿精神培育透析
2016年
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志愿服务事业遭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源头失语"的尴尬。事实上,"志愿精神"始终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之中,其产生和发展、精神实质、培育方法和目标指向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其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是理解我国志愿精神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揭示了志愿精神培育的本质规定性,志愿精神培育体现为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的协调发展。志愿精神培育路径和方法选择必须放置到社会实践的总体系统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奠定了我国志愿精神培育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含着的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国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依归指明了方向。
卓高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志愿精神
人际信任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自编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和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全国18所高校在校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人际信任状况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注册志愿者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尤其在特殊信任方面;随着参与志愿活动频率的不同,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均值有显著差异;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大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的可能性更高,其参与志愿行为的频率越高。家庭、同伴和朋友的特殊信任、支持及高水平的人际信任,促进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发生。
郭仁露卓高生陈瑞洋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人际信任志愿行为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功能理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9
2014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可以包括六个维度28个项目,经检验,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的价值(功能)取向,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等六个维度的动因;大学生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其志愿服务动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学科背景、政治面貌、出生成长地、年级等因素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都存在或部分存在差异影响,性别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强度并无显著关系。
卓高生孔德民车文君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动机大学生
现代社会公益精神的价值及本质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公益精神是当代伦理精神拓展的时代体现,是公益主体自我内在发展的吁求,具含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意蕴,它有助于公益主体获得内在驱动力量、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和提升个体生活品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公益精神在其特征上表现出一般性的时代特征和制度层面的特性。因此,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公益精神的培育必须同中国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坚持普适性、超越性与实践性原则。
卓高生
关键词:公益精神市场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