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14110003)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宇清吴斌丁国栋魏宝吴秀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沙地
  • 3篇毛乌素沙地
  • 2篇蒸腾耗水
  • 2篇沙区
  • 2篇聚落
  • 2篇廓线
  • 2篇耗水
  • 2篇风速
  • 2篇风速廓线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蒸腾
  • 1篇蒸腾耗水特性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因素
  • 1篇沙漠化
  • 1篇沙蒿
  • 1篇生态风险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8篇吴斌
  • 8篇张宇清
  • 5篇丁国栋
  • 3篇吴秀芹
  • 3篇魏宝
  • 2篇高广磊
  • 2篇张艺潇
  • 2篇方广玲
  • 2篇包岩峰
  • 2篇樊文会
  • 2篇乌日娜
  • 1篇程文龙
  • 1篇肖辉杰
  • 1篇秦树高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灌木覆盖状态下防风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野外观测,定量研究毛乌素沙地西南缘不同灌木覆盖状态下的防风机理。以沙蒿灌木林地和沙柳灌木林地为研究对象,裸沙地作为对照,用多剖面自计式遥测风速仪连续观测、记录距离地面0.1、0.5、1.0、2.0、3.0、4.0、5.0和6.0 m 8个不同垂直高度位置的风速变化。通过对风速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绘制3种状态下的风速廓线图,并计算风速廓线方程、边界层位移厚度、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结果表明:沙蒿灌木林和沙柳灌木林在近地层较裸露沙地有明显的降低风速作用,随着风速增大这种作用逐渐减弱。不同地表覆盖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呈对数减小。当风速较大时,边界层位移厚度比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能更实际地反映整体观测高度范围内风速降低的状况。从空气动量的角度分析,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空气动量损失比较稳定,裸沙地的空气动量损失则随风速增大而减小。
魏宝丁国栋吴斌张宇清包岩峰高广磊石慧书赵进宏
关键词:风速廓线毛乌素沙地
近20年来沙区聚落对沙漠化影响与响应
2011年
以防沙治沙效果显著的宁夏盐池县官滩村为例,基于4期TM影像(1989年、1995年、2000年、2007年),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其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2008年实地调查数据、2009年快鸟影像,对聚落的内部空间布局特征及外部土地利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1989-2007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情况。结果表明:聚落内部整体布局方向、庭院组合方式及建筑特征减弱了风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聚落外部的空间构型进一步抵御了风沙的侵害,其外部近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反映了当地居民对于沙漠化的响应。官滩村内部的布局和外部的构型相结合,对沙漠化进行了积极的影响与响应,是今后沙区聚落建设的一个科学典范。
张艺潇张宇清吴秀芹吴秀芹赵紫阳
关键词:沙漠化
毛乌素沙地风沙流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运用曲线拟合、拟合方程等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丘0~30cm垂直高度范围内的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cm高度,输沙率均与风速成正比,与高度成反比,幂函数拟合关系最佳。其中,各高度层输沙率随风速的变化分别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同风速下输沙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随着风速和气流中总输沙率的增加,0~30cm高度范围内的绝对输沙率增加,相对输沙率(%)的变化为下层趋于减少,中层略变,上层增加,风沙流结构的特征值λ增大;风沙流中沙粒粒度沿垂向变化为细沙增加,中沙减少,沙粒平均粒径变细。
包岩峰丁国栋吴斌张宇清魏宝
关键词:输沙率粒度分析
沙木蓼蒸腾耗水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热平衡包裹式树干茎流测量系统(Stem Heat Balance,SHB)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沙木蓼生长季茎干液流以及环境因子,以揭示毛乌素沙地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 A.Los)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沙木蓼液流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启动、停止与日出、日落同步,夜间仍保持一定液流,以补充植物体水分亏缺。2)沙木蓼液流规律受天气影响显著:降雨时白天的液流速率大幅下降,夜间液流却大幅提升,日液流总量降至晴天的一半;阴天液流速率平缓,昼夜差距减小,液流总量较晴天小幅下降;多云天液流速率波动剧烈,但总液流量变化不大。3)沙木蓼生长季的液流量与土壤水分状况和植物体的生长阶段密切相关,6、7月份沙木蓼植株处在旺盛的营养生长阶段,新叶生长迅速,加上土壤含水充足,液流量总体是增长趋势,从7月末到8月份沙木蓼植株从营养生长期过渡到生殖生长以开花结果为主的阶段,蒸腾减小,同时天气干旱土壤水分逐渐亏缺,液流量呈下降趋势。4)从6月到8月基茎9mm,16mm,25mm的沙木蓼总耗水分别为100.8kg,170.5kg,301.3kg。沙木蓼植株生长季茎干液流总量基本与基茎成正比,平均为11.5kg/mm/a,可以用来作各个茎级沙木蓼植株的茎干液流推算,进而推算已知林分的总蒸腾耗水量。
樊文会丁国栋吴斌张宇清乌日娜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茎流耗水土壤水分
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区域的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为区域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该文探讨了一种基于景观结构的评价方法及步骤,并提出了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程文龙
关键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景观结构地统计学
不同盖度沙蒿群丛防风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天然沙蒿群丛为研究对象,初始盖度为60%,人工降低其盖度为50%,40%和30%,用多剖面自计式遥测风速仪连续观测记录沙蒿林内距离地面0.1 m,0.5 m,1.0 m,2.0 m,3.0 m,4.0 m,5.0 m和6.0 m高度处的风速变化。当沙蒿群丛盖度由30%增加到60%,风速廓线变化不明显,风速廓线方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边界层位移厚度和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的值较为接近,没有随盖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个盖度变化范围内,沙蒿群丛降低风速的作用相似。
魏宝丁国栋吴斌张宇清
关键词:防风效应风速廓线
沙木蓼蒸腾耗水特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探讨毛乌素沙地固沙树种选择和植被水分管理,2009和2010年5—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利用热包裹式树干液流仪测定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茎干液流,并同步观测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表明:(1)沙木蓼茎干液流日变化呈显著规律性,液流速率呈多峰曲线,且昼夜变化明显。(2)沙木蓼生长季液流变化具有节律性。5—6月植物处于生长初期,液流量较小;7—8月雨季到来,植物生长旺盛,液流速率也达到生长季的最大值;9月植物生理过程减慢,沙木蓼液流量逐减降低。(3)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于沙木蓼茎干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沙木蓼茎干液流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和风速。
乌日娜丁国栋吴斌张宇清肖辉杰樊文会高广磊石慧书赵进宏
关键词:茎干液流蒸腾耗水环境影响因子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以位于我国西部风沙区的盐池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指标体系。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口、贫富状况、社会经济、技术、政策、文化观念因素,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主导指标。结果表明:1)盐池县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牧草地为主,1998—2007年耕地、牧草地比例明显降低,林地比例较快增长;2)各项人文因素综合作用,共同驱动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但重要性不同,人口、文化观念的影响作用较大,政策、社会经济中等,贫富状况和技术较低;3)影响耕地、牧草地变化的主导指标相似,主要有性别比、少数民族人口数、农村劳动者占全社会从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农业人口密度等,影响林地变化的主导指标与耕地、牧草地差异较大,主要有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服农比率、肉蛋奶总产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旱涝保收面积比例等。应该加大农业技术支持,缓解人畜用水和农业用水短缺现状,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的畜牧业经济;引导农村人口从事第三产业,提高收入,减轻人口对农业用地的压力,同时要预防弃耕地的沙化问题。
方广玲吴斌张宇清吴秀芹
关键词:人文因素
沙区聚落模式及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例被引量:28
2010年
选取沙化严重但近期沙化防治效果显著的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案例,基于SPOT 5遥感影像将沙区聚落按居民点与周边土地的空间关系分成11种类型,并抽象成3个基本模式(放射状、环状、放射+环状)。同时,构建由3大支撑系统的30项指标组成的聚落人居评价指标体系,对11种类型聚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环状模式聚落的人居环境质量最高,其中又以单环状聚落最优;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次之;放射状聚落相对最差,其中又以居民点与沙地直接接触的有耕地放射状最差。最后,分析了各等级聚落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沙区实际情况提出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中有耕地半放射+半环状的聚落为沙区聚落相对适宜人居的聚落类型。
吴秀芹张艺潇吴斌张宇清方广玲秦树高
关键词:沙区聚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