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83)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6
相关作者:何兆益樊统江陈洪兴杜子学雷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沥青
  • 6篇路面
  • 4篇动载
  • 4篇沥青路
  • 4篇沥青路面
  • 4篇车辙
  • 3篇有限元
  • 3篇沥青混合
  • 3篇沥青混合料
  • 3篇混合料
  • 3篇车辙预估
  • 2篇动稳定度
  • 2篇动载荷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载荷
  • 2篇级配
  • 2篇荷载
  • 2篇ADAMS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动荷载

机构

  • 13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济南市勘察测...

作者

  • 10篇何兆益
  • 4篇樊统江
  • 3篇杜子学
  • 3篇陈洪兴
  • 2篇陆兆峰
  • 2篇雷婷
  • 1篇王星
  • 1篇李丽民
  • 1篇杨维新
  • 1篇赵磊
  • 1篇朱磊
  • 1篇汪凡
  • 1篇张国祥
  • 1篇杨志刚
  • 1篇孔薇
  • 1篇李超

传媒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汽车科技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北京汽车
  • 1篇山西建筑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混合料静态蠕变劲度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了AC13和AC25两种级配、60#/70#基质沥青和5%SBS改性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其中车辙分别采用5 cm和7 cm厚度试件。结果表明,对同类型级配、结合料、集料和同一车辙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其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以上。但综合考虑级配、结合料、集料和结构厚度等因素后,DS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线性相关性并不理想,其相关系数R2只达到0.591 2。因此,试图将DS转换为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樊统江何兆益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
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且利用Paris公式计算了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提出现在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可能是由于沥青面层较薄、沥青面层刚度较低、基层刚度过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基层抗压模量的变化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影响比面层抗压模量的变化更显著,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赵磊樊统江何兆益李超
关键词:线弹性断裂力学有限元法应力强度因子
货车后桥壳的疲劳强度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货车后桥壳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件和传力件,利用CAD软件Pro/Engineer建立某货车后桥壳的几何模型,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后桥壳进行静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后桥壳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得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桥壳不存在疲劳寿命的结论。
杜子学王星
关键词:静力分析
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这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混合料的Sdy与采用厚度匹配的车辙试件DS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DS转换为Sdy,并用其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参数.
樊统江何兆益
关键词:级配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结构设计参数
基于Johnson-Cook黏塑性模型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Johnson-Cook模型描述沥青混合料黏塑性本构关系,通过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试验确定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Johnson-Cook黏塑性模型参数,利用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理论,分析了在设计年限内当量轴次和超载等不同条件下对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面层比基质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均提高20%,符合沥青路面车辙变形实际情况;基于Johnson-Cook黏塑性模型的车辙计算方法,为沥青路面车辙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何兆益汪凡朱磊陆兆峰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有限元分析
沥青混合料蠕变劲度模量的静态和动态响应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静态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在级配、油石比、温度和加载等条件变化时蠕变劲度模量的静、动态响应.所用级配为AC13和AC25,并用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级配和油石比.结果表明,级配的微小变化就能显著影响沥青混合料静、动态蠕变劲度模量;在最佳油石比上增减0.15%时其影响不明显,但变化幅度较大时则影响增大;试验温度升高将迅速降低静、动态蠕变劲度模量;随加载水平增加,静态蠕变劲度模量降低但动态蠕变劲度模量增加.此外,在相同加载水平下,静、动态蠕变劲度模量相关关系较好.
樊统江何兆益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级配油石比
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三维粘弹性动力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基于车辆对路面的动力作用,建立路面不平整度引起的汽车动荷载简化模型,通过室内高温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沥青面层材料的粘弹性模型,以弹粘塑性理论、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沥青路面车辙进行了计算与预估,并分析了车辆轮胎压力、车速、作用时间、路面温度及轴载作用次数对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影响。通过河北邯郸-长治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验证表明,采用基于动力有限元方法的车辙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仅为8%~9.5%,具有较高精度,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车辙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何兆益雷婷陈洪兴王国清候岩峰
关键词:沥青路面动载车辙预估动力有限元
路面行车动荷载作用形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从路面平整度的角度出发,用随机正弦波叠加法生成时域随机路面。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ADAMS模拟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情况,得出车辆的行车荷载,并对行车荷载谱进行分析,为路面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参考。
陈洪兴何兆益陆兆峰
关键词:动荷载平整度车速
基于动力有限元法的车辙预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运动车辆与路面的耦合作用,提出了更加符合实际的汽车动载模型和轮载累加作用时间、代表温度和加载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合理的材料模型参数,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沥青路面车辙预估计算方法;采用车辙预估计算方法对某环道试验柔性路面和某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进行了预估计算,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该车辙顶估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该方法能在路面设计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路面使用中的车辙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李丽民何兆益张国祥雷婷
关键词:计算方法车辙预估
试验优化技术在车路耦合分析中的应用
2010年
悬架特性参数(刚度、阻尼)的匹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汽车对路面的力学作用,悬架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车辆动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采用近似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某重型车辆悬架进行优化,并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作用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即明显地改善了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破坏作用。同时,车辆的平顺性并未被破坏。
刘炳森杜子学刘鹏城
关键词:动载荷悬架优化ADAM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