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08-A-012)

作品数:21 被引量:299H指数:10
相关作者:陆茵王爱云郑仕中陈文星陶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信号
  • 5篇血管
  • 5篇中药
  • 4篇肿瘤转移
  • 4篇介导
  • 4篇抗肿瘤
  • 3篇丹参
  • 3篇信号通路
  • 3篇血管生成
  • 3篇通路
  • 3篇配伍
  • 3篇肿瘤细胞
  • 2篇信号转导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小板
  • 2篇药理
  • 2篇药性
  • 2篇药药

机构

  • 2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江苏省方剂研...

作者

  • 22篇陆茵
  • 17篇王爱云
  • 14篇郑仕中
  • 12篇陈文星
  • 10篇陶丽
  • 6篇钱文慧
  • 6篇王生
  • 5篇王颖钰
  • 5篇赵杨
  • 4篇朱智杰
  • 4篇李尧
  • 3篇张伟伟
  • 3篇田超
  • 3篇阮君山
  • 3篇孙志广
  • 2篇陈磊
  • 2篇周梁
  • 2篇江国荣
  • 2篇岳志强
  • 2篇刘兆国

传媒

  • 11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草药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全国中药药理...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机体重要的黏附分子整合素(Integrins)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及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已为人共知。以往的研究证实整合素与肿瘤转移有着密切关系,文献分析表明,这一研究领域一直是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热点,该文着重概述近5年国际上关于整合素在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整合素介导了大量的非配体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了肿瘤转移。这使得整合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和深入,也为整合素抑制剂的开发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阮君山严令耕张蕾陶丽郑仕中陆茵
关键词:整合素肿瘤转移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上皮间质转化信号转导
活血化瘀类方水提液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方剂配伍研究目前仍是中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就活血化瘀的四物汤类方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以血小板聚集率作为指标,考察活血化瘀类方水提液及其成分的效应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家兔血浆检测类方水提液及其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类方水提液对血小板聚集都没有明显影响。但每张方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存在。说明活血化瘀类方由于成分复杂,靶点较多,各组分在一定比例下发生拮抗作用,最终表现为水提液对血小板聚集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类方因其功能主治大体相同,配伍规律相似,对类方配伍规律的解析能从中获得共性和个性的规律,为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示范。
王爱云陆茵张丽娟陈海良陈文星孙志广郑仕中段金廒
关键词:活血化瘀血小板聚集
中医治则治法与肿瘤微环境被引量:47
2011年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演进过程可看成一个内环境诸多平衡被打破、阴阳交替的恶性循环,可以通过改善体内紊乱的微环境,对肿瘤进行治疗。中医药抗肿瘤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其科学内涵不甚明了,因此,从肿瘤微环境的视角,分析中医常用的三种治则治法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干预的具体机制,以期为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李尧钱文慧陆茵郑仕中王爱云王颖钰李尧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阴阳学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Wnt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2年
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从而具有侵袭转移的能力,是肿瘤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既往研究发现Wnt信号通路调节控制着许多生命过程,也发现其是诱导EMT不可缺少的重要通路。通过对Wnt信号分子的调控,可以有效的阻断甚至逆转EMT。Wnt诱导EMT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也为抗肿瘤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药物的研发。该文旨在对近年Wnt信号通路诱导EMT的研究做一综述。
朱智杰阮君山李尧陆茵郑仕中王爱云陈文星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肿瘤细胞肿瘤转移抗肿瘤药物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传统二维细胞培养具有易操作、费用低、可大量应用的优点,在细胞培养领域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细胞呈平面生长,无法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微环境,且缺乏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因而与体内细胞状态存在差距;而三维细胞培养可以在细胞基因表达、基质分泌及细胞功能活动等方面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状态。该文着重论述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构建肿瘤微环境、观察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肿瘤耐药性等,为肿瘤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王颖钰陆茵张伟伟孙志广郑仕中陈磊
关键词:肿瘤模型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生物学行为耐药性血管生成
海参粘多糖对肿瘤细胞介导的凝血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海参粘多糖(hGAG)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介导的凝血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模型,观察经不同浓度的hGAG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对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采用S-2222发光底物检测凝血因子Xa(FXa)的生成;以Fluo-4/AM为荧光探针,在荧光酶标仪下检测细胞Ca2+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分别对TF的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hGAG对AKT、MAPK、NF-κB等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GAG 0.01~1μmol.L-1可以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延长肿瘤细胞诱导的血浆复钙时间,并降低FXa的生成,对Ca2+无明显影响,而能够下调TF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p38的磷酸化而对其它信号通路无明显影响。结论 hGAG通过下调TF的表达及p38的磷酸化而抑制MDA-MB-231细胞诱导的凝血过程。
赵杨王生陶丽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陆茵
关键词:凝血过程MDA-MB-231信号通路P38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不能回归到临床,指导中医师遣方用药进行思考,通过深入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方式及特点,认为合理的复方评价体系还未真正建立,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有必要密切联系生命学科的发展另辟蹊径,创新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陆茵王爱云郑仕中陈文星陶丽张伟伟
关键词:方剂中药复方病证结合
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针对复方的现代研究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还不能回归到临床指导中医遣方用药进行思考,通过深入分析中药复方作用的方式及特点,认为合理的复方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这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有必要密切联系生命学科的发展另辟蹊径,创新复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陆茵郑仕中王爱云陈文星
关键词:中药复方遣方用药
去甲斑蝥素抑制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S考察NCTD对uPA(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诱导B16F1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57BL/6小鼠的实验性转移模型考察NCTD在转移灶对B16F10增殖的影响;计算机虚拟筛选分析NCTD作用靶点;体外考察NCTD对uPA酶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癌及癌旁组织uPA及其下游蛋白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NCTD与uPA在空间结构上可紧密结合,体外NCTD 10μmol·L-1即能明显抑制uPA酶的活力以及B16F10增殖的能力,体内NCTD 4 mg·kg-1可明显减少B16F10细胞在体内肺转移结节和uPA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NCTD具有抗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在转移灶分泌的uPA酶的活力以及降低了uPA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李尧岳志强陶丽朱智杰王爱云陈文星陆茵
关键词:UPA去甲斑蝥素黑色素瘤分子对接
试论组分中药的药性配伍被引量:15
2012年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当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模式,通过传统饮片活性组分分离及二次配伍以实现功效最大化。尽管有效组分配伍并不脱离原方的整体效应,但功效物质标准化即组分中药研究存在组分拆分简单而药性拆分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组分样品库中各组分与其所属中药的性味离合关系。决定中药宏观药性的物质基础是其包含的微观化学成分,而基于化学信息学和知识发现的药性判别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真实客观的药性表征体系仍应回归到动态、可持续性定量反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的生物效应模型中去,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药少力专、基于药性组合的代表药对继而开展配伍组分的药性配伍规律研究,这对合理设计配伍组分及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陶丽陆茵王爱云陈文星
关键词:中药药性成分配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