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Z060)

作品数:25 被引量:143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俊奎许佳佳张学浪沈妉袁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农民
  • 7篇农民工
  • 7篇民工
  • 5篇新生代农民
  • 5篇新生代农民工
  • 5篇社会
  • 5篇农村
  • 4篇政治
  • 4篇主义
  • 4篇教育
  • 3篇一体化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留守
  • 3篇留守儿童
  • 3篇价值观
  • 3篇儿童
  • 2篇新生代

机构

  • 2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李俊奎
  • 6篇许佳佳
  • 4篇张学浪
  • 3篇沈妉
  • 2篇袁媛
  • 2篇李红亮
  • 1篇郭凯
  • 1篇王升臻
  • 1篇朱国芬
  • 1篇黄振宇
  • 1篇赖风
  • 1篇陈昌兴
  • 1篇郑航
  • 1篇李少华

传媒

  • 5篇农村经济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求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师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农业经济
  • 1篇电视研究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潍坊工程职业...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基于恩施市L办事处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流转方式主要包括"农户自由流转"和"村集体统一组织调整和流转"两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须统筹流转规划,在遵循节约集约利用农地资源的原则下,推动农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更须逐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尝试"农地入股"、"融资组织"以及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这三种方式,有效解决农地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问题。
张学浪赖风
关键词:农地农民增收
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新探被引量:7
2014年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郑航李俊奎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社区资源教育路径
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以苏州地区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工政治价值观呈现三个特征:传统政治价值观影响渐微,现代政治价值观逐渐确立;政治关注度和满意度较高,但政治参与意愿和政治效能不太理想;政治信仰出现淡化倾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既有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也有国家政策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理论修养、政治参与现状及其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为此,一要提升农民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二要畅通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满足其政治参与需求,使他们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三要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其政治价值观现代化;四要为农民工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
李俊奎陈昌兴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价值观影响因素
剥夺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对策分析——以江苏南京为例
2016年
合法权益的绝对剥夺、劳动力与健康的多阶剥夺、城市不公下的相对剥夺,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困顿丛生的生存环境。对此,国家和政府应致力于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发挥,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许佳佳李俊奎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型水文明的构建——基于十八大生态文明的远景观照
2013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总体战略中。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要构建的生态型水文明,梳理了生态型水文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双重变迁史,提出了要弘扬生态型水文明的价值与精神,探索了构建生态型水文明的本质与规律,构建了当代生态型水文明的基本规范,并探讨了建设当代生态型水文明的路径。
李红亮
村庄内部权力结构的一个实证研究——以晋南梁村为例
2013年
村庄内部权力结构是国家制度框架在农村的延伸,是研究村庄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基层权力结构是单一的,权力都集中在公社和生产大队,具有高度的集权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政策的改变,农村权力结构出现了新的情况,原来一元化的权力格局开始分化和分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下村庄权力结构及权力主体之间互动必然也是复杂的、多元的,并且这种结构互动影响着村庄的组织运行、自身稳定和发展方向。本文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并且将研究的视角确定为村庄精英。之所以把村庄精英确定为研究视角是因为他们是村庄权力结构的主体,也是村庄内部权力结构分析的切入点。
李俊奎
关键词:权力结构实证研究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风险的识别机制与治理模式被引量:3
2017年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初显成效,但由于受物质、权利、人力、社会等资本困境的影响,其市民化仍存在城市融入、社会剥夺、政治边缘化、社会冲突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构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的基本结构,并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此识别其市民化社会风险的类型、等级、发生概率、危害大小等内容。同时,运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式,探索出多元主体治理、系统治理、同步治理三种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的实效性。
张学浪
关键词:城镇化市民化社会风险
情动·体察·内化: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与解构被引量:2
2012年
道德情感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是一个人品德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它不仅推动着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将进一步完善其道德品质与人格。从道德情感的生成角度来看,传统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等)至今仍未能清楚地区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生成阶段。不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这一生成过程划则可分为"情动——感应"、"体察——理解"、"内化——移情"三个阶段。
张学浪李俊奎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情感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2013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城乡关系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地吸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城乡关系和发展的观点,在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功能分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城乡融合的思想。基于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对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沈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城乡文化一体化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被引量:9
2015年
农村文化产业是从地域上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细化而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社会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具有文化表征的经济实践活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和文化)决定着其既有"商品"自利的特点,又有着鲜明的文化表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之双重功能,健全农村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方式,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振宇李俊奎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