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62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相鹏岑可法周昊陈江高增梁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磨损
  • 2篇机组锅炉
  • 2篇锅炉
  • 2篇600MW机...
  • 1篇低温再热器
  • 1篇圆管
  • 1篇再热
  • 1篇再热器
  • 1篇省煤器
  • 1篇涡结构
  • 1篇小颗粒
  • 1篇连接管
  • 1篇锅炉管
  • 1篇防磨
  • 1篇防磨措施
  • 1篇分离涡
  • 1篇包覆
  • 1篇MW机组
  • 1篇DES
  • 1篇出口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周昊
  • 3篇岑可法
  • 3篇李相鹏
  • 2篇高增梁
  • 2篇陈江

传媒

  • 1篇热力发电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涡结构对小颗粒在圆管背风面碰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针对锅炉管背风面飞灰沉积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绕柱气相湍流的模拟采用了较新的分离涡模拟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DES),通过对粒径为1~10 μm的颗粒在圆管背风面碰撞分布规律的计算发现背风面近壁区存在的主涡、二次涡和分离点附近小涡对颗粒在背风面的碰撞均有一定的影响.当速度较小时,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在背风面碰撞的质量逐渐增加,大颗粒在主涡和二次涡作用下均有较大的碰撞质量流量,而且二次涡的作用明显强于主涡;速度增加后,由背风面3种涡结构引起的颗粒碰撞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时主涡的作用较强,而且二次涡引起的大颗粒碰撞量有明显减少.通过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李相鹏周昊岑可法
关键词:涡结构
600MW机组锅炉低温再热器连接管磨损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三维模型对600 MW机组锅炉烟道气相流场分布、飞灰运动和浓度分布等对炉膛出口附近低温再热器连接管束的磨损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烟道气固两相流分布的影响,在炉膛出口处烟气具有较大的速度、颗粒浓度和颗粒平均碰撞速度,从而使低温再热器连接管磨损速率较大。对此,建议在第1排连接管底部和连接管之间的水平低温再热器I管束迎风面安装6 mm厚的防磨瓦,在其余部位安装3 mm厚的防磨瓦,以改善磨损。
李相鹏高增梁陈江周昊岑可法
关键词:MW机组锅炉再热器连接管磨损防磨措施
600MW机组锅炉省煤器出口后包覆管磨损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三维模型对600MW锅炉内部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模拟,研究锅炉烟道烟气流场分布、飞灰运动和浓度分布等因素对烟道尾部锅炉管束的磨损的影响。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防磨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受附壁效应的影响,后包覆管处靠近后墙和侧墙的烟气中飞灰浓度较大,同时,由于烟道尾部气流通道变窄,气流速度增大,使颗粒在后包覆管上碰撞速度增大,管束上方气流速度最大值达到15m/s,而颗粒在管束上碰撞最大速度也超过10m/s,因此,引起后包覆管处磨损速率较大,第1层管束较大面积内磨损速率达到1mm/a,最大值达到3mm/a。
李相鹏陈江高增梁周昊岑可法
关键词:锅炉管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