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001)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郑继猛更多>>
相关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5篇刘应秋
  • 2篇用典
  • 2篇宋代
  • 2篇论略
  • 1篇代文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三考
  • 1篇诗论
  • 1篇史料
  • 1篇手法
  • 1篇宋代文学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传播
  • 1篇履历
  • 1篇乐府
  • 1篇乐府诗
  • 1篇话本
  • 1篇家世
  • 1篇交游

机构

  • 7篇安康学院

作者

  • 7篇郑继猛

传媒

  • 5篇安康学院学报
  • 1篇作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7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刘应秋乐府诗论析
2011年
刘应秋《一砚斋集》中有乐府诗二十二首。这些诗反映了作者多向度的情感价值和心理动态,从中可见其在动荡年代艰难的生存过程。刘应秋的乐府诗既继承了前代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同时又有所创新。研究这些乐府诗,将有助于我们梳理清代乐府诗的发展脉络。
郑继猛
关键词:刘应秋乐府诗艺术特色
论宋代城市笔记的文学史料价值
2011年
城市笔记中保存有大量的文学史料。这些史料有的可以帮助考察宋代文人真实的生存状况,有的可以帮助研究某些文学样式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有的是考察文学传播途径的重要线索。因此,对这些城市笔记的整理研究,有助于宋代文学研究史料的建设。
郑继猛
关键词:宋代史料话本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下)
2011年
在《一砚斋集》中,刘应秋能够灵活使用不同典故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或抒情言志,或送别赠友,或写景记事,或唱和宴饮,同时通过一典多用、类典叠用、活用化用等不同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也显示了刘应秋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郑继猛
关键词:刘应秋用典手法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上)被引量:1
2011年
刘应秋《一砚斋集》所用典故数量众多,来源广泛。它们有的取材于经、史、子、集,有的直接取材于熟语成语,有的源于诗文名著,形成了独特的典故类群。分析《一砚斋集》典故取材的来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其用典技巧和用典的规律性。
郑继猛
关键词:刘应秋用典
刘应秋三考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应秋的生平事迹加以考证:一是考证其家世。主要考察刘应秋与安康刘姓文学世家的关系;二是考证其履历。主要根据刘应秋的诗作及其序文,对有关其生平的史料加以梳理,整理出他的生平履历;三是考证其交游范围。主要选取与刘应秋过往甚密者加以分析,突出这些人物对其生平及思想的影响。
郑继猛
关键词:刘应秋家世履历交游
城市生活状态下的宋代文学传播途径被引量:1
2011年
宋代文学传播在城市生活状态下,呈现出了新的传播途径,表现为轰动效应、品牌效应、旅游广告效应、宫廷文学消费以及城市谋生等息息相关的城市化特征。这些不同于题壁传播、纸媒传播的文学传播新特点,是文学传播近世化的开始。研究这些传播途径,可以更深入认识影响宋代文学的生成发展机制,解读宋代一些特殊文学样式。
郑继猛
关键词:宋代文学传播
刘应秋词论析
2011年
刘应秋词是清初词的一部分,具有清初词的共同时代特征。其词在内容上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作为文人的不可言说的反抗情绪,表达了他对家国飘零的痛苦,体现了其出处两难的困惑、看破世情的"旷达",饱含着诚挚浓郁的友情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致等;在表现手法上曲折隐约,富有言外之意的美感。刘应秋词的词调选用多数符合《钦定词谱格式》,但也有部分词的词调与《词谱》不合,有一定的词谱学价值。
郑继猛
关键词:刘应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