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30700059)

作品数:15 被引量:143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彩霞曾星黄羽郑芳张国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北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猪苓
  • 11篇细胞
  • 9篇多糖
  • 9篇猪苓多糖
  • 4篇细胞因子
  • 4篇巨噬细胞
  • 4篇膀胱
  • 4篇膀胱癌
  • 3篇增殖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甾醇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增殖
  • 2篇麦角
  • 2篇麦角甾醇
  • 2篇分子
  • 2篇腹腔巨噬细胞
  • 2篇甘草
  • 2篇癌细胞

机构

  • 15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4篇李彩霞
  • 2篇张国伟
  • 2篇郑芳
  • 2篇黄羽
  • 2篇曾星
  • 1篇黄永佳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6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苓及猪苓多糖对BBN联合糖精作用Fisher-344大鼠肝脏代谢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以BBN联合糖精作用Fisher-344大鼠,分别使用ELISA及RT-PCR方法测定样本中CYP450、GST和NQO1酶活性及Gstpi和NQO1 mRNA相对表达含量。结果表明,猪苓及猪苓多糖均可使样本中CYP450酶活性显著降低,其中猪苓对CYP450酶活性抑制呈剂量依赖性;猪苓及猪苓多糖对样本中GST无明显影响,猪苓可显著升高样本中NQO1酶活性;猪苓高剂量及猪苓多糖可上调GSTPi mRNA表达,猪苓及猪苓多糖对NQO1 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研究表明猪苓及猪苓多糖抗癌作用与降低CYP450与升高NQO1酶活性有关,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国伟李彩霞王艳峰黄羽苏芝军郑芳曾星
关键词:猪苓猪苓多糖细胞色素P450
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比较被引量:18
2011年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在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此,研究采用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和冷冻干燥制备相对纯化的猪苓多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法对猪苓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组成及含量进行研究,用硫酸-蒽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苓颗粒中猪苓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猪苓多糖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232,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506,分子范围2.44,可能由海藻糖和葡萄糖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05%和62.28%。硫酸-蒽酮法侧的猪苓多糖含量为87.9%。对于猪苓多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法优于硫酸-蒽酮法。
张国伟李彩霞王艳峰黄羽苏芝军郑芳曾星
关键词:猪苓多糖高效液相法硫酸-蒽酮法
猪苓及猪苓多糖对膀胱癌模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表面免疫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猪苓及猪苓多糖(PPS)对BBN加糖精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NO释放及共刺激分子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PS组和猪苓高中低剂量共6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荧光微球吞噬率、TLR4/CD14、CD86、CD40的表达。Griess试剂盒检测并分析猪苓及PPS对腹腔巨噬细胞体外NO释放的影响。结果:PPS组与模型组比较,PPS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率的增加、NO释放的比值均降低、巨噬细胞表面分子TLR4/CD14、CD86、CD4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猪苓组与模型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NO释放的比值均降低(P<0.05),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6表达增加。低浓度猪苓组巨噬细胞CD40表达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但TLR4/CD1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猪苓组TLR4/CD14的表达百分率与模型组比较则降低(P<0.05),CD4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PS可显著促进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表面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但猪苓组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结果,可能与猪苓诸多成分同时作用或各成分作用的靶点不同有关。
曾星李彩霞李彩霞张国伟张娴杨明
关键词:猪苓猪苓多糖膀胱癌腹腔巨噬细胞
HPLC-APCI-MS/MS法同时测定猪苓颗粒中麦角甾酮与麦角甾醇的含量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猪苓配方颗粒中麦角甾酮与麦角甾醇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Zorbax Eclipse XDB—C18(2.1mm×150mm,3.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10mmol·L^-1醋酸铵缓冲液(98:2,V/V),流速0.4mL·min^-1。试样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中经过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离子源,在正离子方式下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麦角甾酮与麦角甾醇浓度在1~3000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100.7%,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均小于6.5%,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4.2min和4.6min。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APCI—MS/MS法用时短、专属性强,可以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猪苓配方颗粒中麦角甾酮与麦角甾醇的含量,对猪苓颗粒质量控制和评价具有一定意义,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机制奠定基础。
李思明冯怡曾星
关键词:麦角甾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猪苓多糖对LPS诱导的J774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J774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J774细胞以2×105个/孔接种于6孔培养板,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LPS加猪苓多糖低剂量组(1 mg·L-1)、LPS加猪苓多糖中剂量组(10 mg·L-1)、LPS加猪苓多糖高剂量组(100 mg·L-1),每组6个复孔。J774给予10 mg·L-1LPS刺激3 h,同时猪苓多糖干预共刺激3 h后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猪苓多糖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42/44(ERK42/44),p6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65)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因子IL-1β,IL-10,TNF-α,IFN-γ和IL-6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炎症模型建立成功。给予猪苓多糖干预后,猪苓多糖可降低由LPS诱导导致的炎症因子的升高与LPS导致的p38,ERK42/44,p65磷酸化的表达(P<0.01,P<0.05)。结论:猪苓多糖可以降低LPS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来降低炎症损伤。
江泽波李思明赵晋曾星
关键词:猪苓多糖炎症模型细胞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猪苓多糖诱导M2亚型巨噬细胞向M1巨噬细胞转化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对IL-4诱导的M2亚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猪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μg/ml)。用20 ng/ml的IL-4诱导为M2亚型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CD16/32阳性表达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造模成功后予猪苓多糖干预M2亚型巨噬细胞,检测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膜分子的影响和相关因子的mRNA的影响。结果:IL-4可以稳定建立M2亚型巨噬细胞模型,猪苓多糖可以明显提高CD16/32、CD40的阳性表达率,并显著增加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率。结论:猪苓多糖可以逆转M2亚型巨噬细胞为M1巨噬细胞,提高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江泽波赵晋李思明胡金萍曾星
关键词:猪苓多糖
甘草酸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甘草酸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TT方法检测GL对T24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GL对T24细胞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 GL(500,800,1 000μg/ml)作用24,48,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T24增殖减慢,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从24 h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并随时间增长凋亡率逐渐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甘草酸可以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T24细胞的凋亡。
郑芳黄永佳张娴曾星
关键词:甘草酸膀胱癌T24细胞凋亡
甘草苷对T24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甘草苷(Liquiritin,LQ)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Q20、50、100μg/mL组。MTT观察LQ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LQ对T24细胞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Q20、50、100μg/mL在24、48、72h均对T24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LQ作用72h后细胞凋亡率增高,Casepase3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结论:LQ能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Csaepase3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张娴黄永佳曾星
关键词:甘草苷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猪苓及猪苓多糖对BBN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胸腺、脾指数及CD8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猪苓及猪苓多糖(PPS)对BBN诱导膀胱癌过程中对大鼠胸腺、脾指数和膀胱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及CD86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肿瘤作用中的免疫学机理。方法用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和糖精水诱导建立Fisher344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实验分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PPS组(130 mg.kg-1)及猪苓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0、250、500 mg.kg-1)。用称重法测定大鼠的体质量和胸腺、脾脏质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膀胱组织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PPS组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猪苓各组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S组、猪苓低剂量和中剂量组淋巴细胞浸润较明显,可见淋巴滤泡形成;PPS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膀胱肿瘤组织中CD86弱表达或几乎不表达;PPS组膀胱癌上皮CD86表达明显增强,且癌旁上皮CD86有表达。结论猪苓和PPS可通过影响膀胱癌模型大鼠胸腺、脾指数和膀胱组织及癌旁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及CD86表达,PPS的作用更显著,猪苓和PPS参与了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李彩霞曾星黄羽张国伟张娴杨明
关键词:猪苓猪苓多糖膀胱癌
草珊瑚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草珊瑚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体外释放一氧化氮,膜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和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模型组,草珊瑚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25,50,100 mg·L-1。药物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株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膜分子CD16/32,CD40,CD14,Toll样受体4(TIR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巨噬细胞诱导为M1后给予草珊瑚多糖干预,检测膜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的差异,Griess方法检测一氧化氮释放的影响。结果:草珊瑚多糖可以有效的增加巨噬细胞RAW264.7膜蛋白CD16/32的表达,由空白的31.0±1.2上升到81.5±3,CD40由空白的5.2±0.9上升到81.5±2.6,CD14 28.5±1.6上升到86.7±5.4,TLR4的表达。对极化为M1亚型的巨噬细胞膜蛋白没有影响;草珊瑚多糖可以提高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而且存在剂量依赖性(P<0.01),能提高M1亚型的因子mRNA的表达。能提高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分泌。结论:草珊瑚多糖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提高相关免疫因子RNA的表达,调节巨噬细胞促炎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免疫平衡功能的调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江泽波陈泽玲黎雄赵晋李思明胡金萍曾星
关键词:细胞因子MRNA表达免疫调节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