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11BB5038)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忠舒彬蒋宛凌吴志彬丁可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分化
  • 1篇分化
  • 1篇超声
  • 1篇成肌细胞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段青
  • 1篇丁可
  • 1篇吴志彬
  • 1篇蒋宛凌
  • 1篇舒彬
  • 1篇杨忠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培养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培养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应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将培养成肌细胞随机分增殖超声组、分化超声组、增殖对照组和分化对照组。增殖超声组和分化超声组均采用超声频率为1.5MHz,平均强度为30mW/cm^2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射,每次20rain,每日1次,增殖超声组连续处理6d,分化超声组连续处理4d。增殖超声组与增殖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增殖动力学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肌细胞生长因子MyoD、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并对分化超声组与分化对照组进行肌球蛋白重链(MHC)染色和成肌细胞融合指数分析。结果增殖超声组成肌细胞进入活性细胞周期G2/M与S期细胞比例和增殖指数(PI)分别为(19.30±5.14)%,(37.00±8.72)%和(47.93±0.87)%,与增殖对照组的(10.334-1.53)%,(25.00±4.36)%和(38.66±0.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超声组HO.1荧光染色阳性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82.034±5.14)%和(152.02±4.76)%,与对照组的(60.01±3.22)%和(138.70±5.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分化超声组成肌细胞融合指数(18.73±6.81)%,与分化对照组的(37.52±1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且不改变其肌原属性,血红素加氧酶一1参与该调控过程。
段青杨忠舒彬蒋宛凌吴志彬丁可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成肌细胞增殖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