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227)

作品数:45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江廖兴江戴佳琳胡旭初郎书源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带绦虫
  • 46篇绦虫
  • 26篇牛带绦虫
  • 23篇基因
  • 21篇原核表达
  • 19篇克隆
  • 17篇亚洲牛带绦虫
  • 17篇基因克隆
  • 16篇生物信息
  • 16篇免疫
  • 15篇生物信息学
  • 14篇免疫学
  • 11篇亚洲带绦虫
  • 1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1篇猪带绦虫
  • 11篇免疫学分析
  • 8篇免疫反应
  • 8篇免疫反应性
  • 8篇CDNA
  • 7篇乳酸脱氢酶

机构

  • 48篇贵阳医学院
  • 23篇中山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47篇黄江
  • 39篇廖兴江
  • 32篇戴佳琳
  • 22篇胡旭初
  • 21篇郎书源
  • 19篇余新炳
  • 14篇徐劲
  • 13篇包怀恩
  • 12篇申萍香
  • 10篇王宇
  • 9篇周灵贵
  • 8篇吴璇
  • 7篇刘玉江
  • 7篇杜武英
  • 6篇黄艳
  • 4篇江楠
  • 3篇李波
  • 3篇王杰
  • 1篇王虎
  • 1篇唐保东

传媒

  • 16篇中国公共卫生
  • 13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贵阳医学院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Actin related protein2/3complexsubunit4,Arp2/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Pcgene和Vector NTIsuite,从亚洲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Arp2/3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该基因全长718bp,编码区为30-530,编码167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GenBank中与日本血吸虫Arp2/3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78%,相似性达90%。理论分子量为19533.9。没有跨膜区和各种亚细胞序列。预测3个主要的抗原表位为53~58,74~82,138~143均在Arp2/3空间结构的分子表面。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Arp2/3基因。
唐保东黄江胡旭初黄艳包怀恩郎书源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
牛带绦虫亚洲亚种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成虫乳酸脱氢酶基因(LDH)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成虫TaLDH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30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pET-30a(+)-TaLDH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30a(+)-TaLDH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浓度为0.9mg/ml。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T-30a(+)-TaLDH能识别感染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猪血清和患者血清,在相对分子质量(Mr)35000处有一清晰条带,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成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高效表达。
黄江胡旭初吴璇徐劲余新炳包怀恩郎书源廖兴江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克隆原核表达
猪带绦虫成虫EF-1基因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和预测猪带绦虫成虫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1,EF-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域特性,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延伸因子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岛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该基因全长1 657 bp,编码区为186~1 533 bp,编码448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49 011.5 Da;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十二烷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成功。结论发现猪带绦虫成虫延伸因子基因,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刘玉江戴佳琳黄江王宇
关键词:猪带绦虫生物信息原核表达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杜武英黄江胡旭初余新柄徐劲廖兴江戴佳琳
关键词:猪带绦虫克隆表达免疫学特性
亚洲带绦虫EIFs3克隆与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亚洲带绦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 subunit,EIFs 3)进行克隆及免疫学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从亚洲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含有EIFs3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均显示重组体构建成功,用亲和层析法得到高纯度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及牛带绦虫及猪带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带绦虫成虫EIFs 33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戴佳琳黄江廖兴江李波王宇江楠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免疫反应性
牛带绦虫成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0年
目的从牛带绦虫(Teania saginata)成虫cDNA文库中克隆牛带绦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calcineurin B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方法构建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从文库中识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510 bp,编码区为141~650,编码170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理论分子量、等电点分别为19119.3 Da和4.52;无跨膜区;三维结构建模图显示其线性表位的部位。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骆强戴佳琳黄江廖兴江
关键词:牛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学
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VectorNTI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等。结果该序列为全长基因,编码区为76bp-537bp,编码154个氨基酸。该序列为泛素缀合酶基因同源序列。其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17397.1,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预测该蛋白无跨膜区。与吸虫属的泛素缀合酶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廖兴江戴佳琳周灵贵申萍香黄江黄艳胡旭初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学
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表达
2009年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Hydatid disease diagnostic antigen P-29)的已知序列并行克隆和蛋白表达及免疫学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序列分析后以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重组体构建成功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破包涵体纯化蛋白并得到高纯度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及牛带绦虫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周灵贵戴佳琳黄江廖兴江胡旭初余新炳申萍香郎书源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反应性
亚洲带绦虫膜联蛋白B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新基因,分析和预测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膜联蛋白B3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进化树等。结果该基因全长1176 bp,编码区为70~588 bp,编码173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B细胞线性表位;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19339.7;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亚洲牛带绦虫成虫膜联蛋白B3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
黄映康戴佳琳黄江廖兴江申萍香郎书源周灵贵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学
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初步研究
<正>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经过双酶切、P...
戴佳琳黄江廖兴江江楠王宇刘玉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