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32)

作品数:28 被引量:421H指数:14
相关作者:俞志明沈志良宋秀贤孙军曹西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8篇长江口
  • 12篇水域
  • 10篇邻近水域
  • 9篇长江口及其邻...
  • 6篇营养化
  • 6篇营养盐
  • 6篇植物
  • 6篇浮游植物
  • 6篇富营养化
  • 6篇赤潮
  • 4篇絮凝
  • 4篇植物群
  • 4篇中肋骨条藻
  • 4篇海域
  • 4篇浮游
  • 4篇浮游植物群集
  • 4篇改性粘土
  • 3篇絮凝动力学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13篇俞志明
  • 11篇沈志良
  • 8篇宋秀贤
  • 7篇孙军
  • 7篇曹西华
  • 5篇栾青杉
  • 4篇宋书群
  • 4篇吴萍
  • 4篇姚云
  • 3篇何青
  • 2篇王丹
  • 2篇潘胜军
  • 2篇王江涛
  • 2篇周淑青
  • 2篇高咏卉
  • 2篇赵卫红
  • 2篇李峥
  • 2篇苏畅
  • 2篇曹海荣
  • 2篇赵艳芳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
  • 6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Utermhl分析方法,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30.5°~32.5°N,121.0°~123.5°E)2005年秋季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调查区初步鉴定浮游植物95种(含变种和变型),硅藻是主要的浮游植物类群,其丰度比例达到93.1%;生态类型多为温带近岸种,少数为暖水种和大洋种;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04 cells/mL,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门偏南水域;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指数的分布显示:秋季调查区离岸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程度高,物种均一性好。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海水温度和硝酸盐含量是控制调查区浮游植物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优势种中肋骨条藻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硝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
栾青杉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中肋骨条藻长江口
有机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絮凝沉降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活体荧光计法,研究了吉米奇类表面活性剂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改性粘土对2种赤潮生物赤潮异弯藻和锥状斯氏藻的絮凝沉降动力学,比较了2种实验方法的不同,并对几种影响絮凝沉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法进行动力学研究时,有机粘土对赤潮藻的絮凝沉降较好地符合双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而采用活体荧光计法进行实验时,有机粘土对赤潮藻的絮凝沉降很好地符合双曲线动力学模型,利用活体荧光计法进行实验时避免了前者由于粘土沉降导致的体系透光率的快速变化,更好地反映了赤潮藻细胞絮凝沉降实质.2种动力学实验方法都表明,高岭土体系的沉降速率要略高于膨润土体系,提高粘土、改性剂的用量以及体系的pH值都能加快沉降速率,其中提高改性剂的用量是增加去除率和加快沉降速率的最有效方法.
吴萍俞志明
关键词:改性粘土沉降速率絮凝动力学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冬季浮游植物群集被引量:45
2007年
应用Utermohl方法分析了2005年2月28日至3月10日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的大面调查所获浮游植物采水样品,报道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初步鉴定浮游植物5门67属130种(含未定名25种).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组成,其次为甲藻,此外还有少量的金藻、蓝藻和绿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标志布莱克里亚藻(Bleakeleya notata)、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和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1~90.0cells·ml^-1,平均值为10.1cells·ml^-1.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特征是近岸处浮游植物丰度高,远岸处丰度低.水体表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表层之下细胞丰度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与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盐度呈负相关.调查区中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东北部和近岸水域较低.
何青孙军栾青杉宋书群沈志良王丹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长江口上升流区营养盐的分布及其通量的初步估算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2004年5月份长江口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季长江口上升流现象及其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初步估算了春季上升流的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在春季,低温、高盐、低溶解氧的上升流稳定存在于122°20′~123°00′E,31°00′~32°00′N海区的10m 层和底层之间,并可以涌升到10m 层以上海区。上升流为上层海区输入了丰富的 PO_4-P 和相对低浓度的 NO_3-N 和 SiO_3-si。对上升流营养盐通量的计算表明,春季上升流中磷酸盐输送通量远高于长江径流输入,可能会成为影响该海区磷酸盐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而氮和硅营养盐则不如长江径流输入量大。
裴绍峰沈志良
关键词:上升流营养盐通量长江口
大气湿沉降对营养盐向长江口输入及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07年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大气湿沉降对营养盐向长江口输入及其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口区降水中无机氮浓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增长的趋势,到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长江口湿沉降的营养盐年输入通量远小于河流,但短期输入通量很大。降水过程本身可形成很重要的非点源污染,加速水域短期富营养化。此外降水会改变表层的营养盐结构、盐度、pH等,进而影响到水域生物的群落结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增加,暴雨出现日数增多,降水对河口水域富营养化的短期效应更加突出,应引起广泛关注。
赵卫红王江涛
关键词:湿沉降长江口营养盐富营养化
吉米奇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证明吉米奇类表面活性剂三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TPQAC)对粘土改性的有效性,利用UV-1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2种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2 min内基本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模式较好的符合双表面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大,经红外分析发现其可以对粘土进行有效改性.作为一种改性粘土在用于赤潮治理之前,有必要对改性剂本身对赤潮藻的灭杀作用以及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为此选择了3种常见的赤潮藻进行了灭杀实验,并对不同比例的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PQAC用量在2 mg/L时24 h内几乎可以100%的灭杀赤潮藻,粘土与改性剂比例为14左右时对赤潮藻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为了弄清TPQAC在治理赤潮的实际应用中对养殖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选用了黑褐新糠虾为代表性养殖生物,对其48 h急性毒性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且室内模拟研究了改性粘土在去除赤潮藻的过程中可能对养殖生物造成的影响,实验发现粘土改性剂对黑褐新糠虾48 h半致死浓度为16.7 mg/L,改性粘土在去除赤潮藻的同时没有对养殖生物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
吴萍俞志明
关键词:改性粘土去除率生态毒性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评价被引量:34
2008年
根据2004年4个季度2、5、8、11月的调查资料,选择化学耗氧量、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和叶绿素a作为评价因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营养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口门附近,富营养化程度由口门向东和东北方向递减。富营养化范围几乎均分布在盐度小于20的一侧,并随着长江冲淡水的变化而发生季节性的变化。5月和8月的富营养化比较严重,且都有转向东北的趋势,可能与5月进入丰水期长江冲淡水转向有关。断面分布表明,各个季度月由河口向东,富营养化评价等级由高到低,垂直方向则呈现复杂的变化。分析表明影响富营养化的主要评价指标是溶解无机氮。
苏畅沈志良姚云曹海荣
关键词:长江口邻近海域富营养化人工神经网络
2004和2005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2005年2、5、8、11月4个季度月的调查资料,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并结合2004年研究结果,比较2个年度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2个年度中5和8月均有超过70%的站位评价结果为中营养型和富营养型;而2和11月均有超过40%的站位呈现中营养型和贫营养型。无论从范围还是站位的多少上来看,2005年富营养化程度都比2004年严重;2004年从2到11月富营养化程度依次为5、8、11、2月;而2005年则是5、8、2、11月。富营养化高发季节均为春季的5月。
苏畅沈志良曹海荣姚云
关键词:长江口富营养化人工神经网络
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抑制作用的机制被引量:7
2008年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5 g.L-1时,在彼此隔离的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最大密度降低并且对数生长期缩短;但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在藻体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中的抑制作用,说明藻体直接接触所产生的克生作用是导致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2 g.L-1时,对隔离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胞内营养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组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含量是共培养组的1.5倍,说明龙须菜能够通过竞争性吸收环境中的硝酸盐来降低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的储存含量,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
张善东宋秀贤曹西华俞志明
关键词:龙须菜锥状斯氏藻共培养体系
2006年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被引量:18
2009年
根据200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30°30′N~32°30′N,121°E~123°E)39个观测站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特征。调查区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金藻、蓝藻和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物种为脆指管藻(Dactyliosolen fragilissim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27~4830.09cells.mL-1,平均为290.92cells.mL-1,高值出现在调查区122°30′E~123°E水域,近岸细胞丰度较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是随水深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10m层。调查区两个断面细胞丰度由沿岸至冲淡水域呈增加趋势,但在调查区靠近外海一侧出现细胞丰度最低值。
赵冉白洁孙军王丹何青
关键词:浮游植物长江口群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