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166)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光明韩晓红袁晓蓉高赞军王学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制冷
  • 2篇制冷剂
  • 2篇汽液平衡
  • 2篇涡流管
  • 2篇冷剂
  • 2篇传热
  • 1篇低沸点
  • 1篇性能实验
  • 1篇压力比
  • 1篇液相
  • 1篇粘度
  • 1篇制冷效应
  • 1篇润滑油
  • 1篇水平管
  • 1篇体积
  • 1篇替代制冷剂
  • 1篇喷射器
  • 1篇汽液相平衡
  • 1篇热管
  • 1篇热阻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韩晓红
  • 9篇陈光明
  • 4篇高赞军
  • 4篇袁晓蓉
  • 3篇王学会
  • 3篇管文洁
  • 2篇徐象国
  • 2篇吴孔祥
  • 2篇王征
  • 1篇崔晓龙
  • 1篇徐英杰
  • 1篇李涛
  • 1篇方一波
  • 1篇李鹏
  • 1篇许哲真
  • 1篇吴美
  • 1篇吕岩
  • 1篇华超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制冷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涡流管热冷出口不同压力比性能实验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研究了涡流管热冷出口不同压力比条件下能量分离性能。在实验中,以纯度99.99%氮气为工质,进口压力为0.2~0.7 MPa。实验发现,在相同涡流管进口压力下,涡流管热端出口与冷端出口流体压力比越大,涡流管制热效应越好,制冷效应有减小趋势,但制热效应存在一个极限值。涡流管冷端出口与热端出口流体压力比越大,涡流管制冷效应与制热效应均减小。此外,本文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热力学能量守恒分析,确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工作对拓展涡流管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王征吴孔祥陈光明韩晓红
关键词:涡流管压力比制冷效应
吸收式工质对R152a+DMETrEG的汽液相平衡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R152a(ODP=0,GWP=124)对环境友好,热力性能完善,而吸收剂三乙二醇二甲醚(DMETr EG)沸点较高,毒性较弱,对较多制冷剂都有很好的溶解能力。因此,R152a与DMETr EG的二元混合物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吸收制冷工质对。采用气液双循环法,实验研究了R152a+DMETr EG在293.15~353.15 K温度范围内的汽液相平衡特性;分别采用NRTL模型和Wilson模型对测得的汽液相平衡(VLE)数据关联对比。实验结果与关联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NRTL模型拟合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80%,而Wilson模型拟合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83%。当混合溶液中R152a摩尔分数大于0.8时,R152a活度系数接近1,混合溶液可近似视为理想溶液。
方一波管文洁华超王琰铚韩晓红陈光明
关键词:汽液平衡R152A活度系数
3mm闭式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大管径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闭式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测试装置,管道内径为3 mm,由此实验研究了该装置在加热功率为0~ 90 W范围内的传热性能,通过对冷凝段壁面温度波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率为27.5%~67.5%时,脉动热管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加热功率为90 W时,各充液率下的热阻值均在0.4℃/w以下;当加热段的输入功率变化(加热功率以波动的方式输入)时,脉动热管的热阻大于对应的以恒定功率加热时的热阻,两者之间的差值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加热功率突变且超过启动功率时,脉动热管很快启动,但达到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采用渐进的加热方式时,脉动热管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稳定.加热功率较小时推荐采用较小的充液率,加热功率较大时充液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质的热容量和传热特性.
王学会袁晓蓉郑豪策阮一逍韩晓红陈光明
关键词:脉动热管传热热阻
二元制冷剂R134a+DME在温度范围(253.15~273.15)K的汽液相平衡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汽液双循环法测量了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DME在(253.15~273.15)K时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所测实验数据采用PR+LCVM+Wilson模型进行了关联,汽相组分的平均绝对误差绝对值为0.0043,最大绝对误差绝对值为0.0222;体系压力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0.65%,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05%。关联结果和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说明此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该体系在实验条件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从实验结果发现,R134a+DME是一种共沸制冷剂,处于共沸点时R134a摩尔组分0.4左右,而且该混合物在整体组分变化范围内的温度滑移也非常小。
高赞军管文洁杨璋璋吕岩韩晓红陈光明
关键词:R134ADME汽液相平衡
汽液相平衡计算混合法则中协体积项b的改进
2015年
混合物汽液相平衡通常需要引入合适的混合法则才能更好地进行关联。针对目前混合法则中协体积项b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协体积项b的方法。该方法以Mie势能理论、London色散力理论为基础,同时引入Leach等分子形状系数进行修正,这样协体积项b中的交互作用参数lij形式上是纯组分分子形状系数θ和φ及临界参数的函数,无需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从而真实反映了二元混合物的实际混合情况。将修正的协体积项b运用于MHV1、LCVM及HV混合法则并结合PR+NRTL模型对不同种类的16个体系汽液相平衡进行了计算,并与采用b=∑xibi的MHV1、LCVM及HV混合法则结合PR+NRTL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修正的协体积项b的混合法则+PR+NRTL模型所得的计算结果精度优于采用b=∑xibi的MHV1、LCVM及HV混合法则+PR+NRTL模型的计算结果。
韩晓红管文洁高赞军崔晓龙徐象国陈光明
关键词:汽液平衡
替代制冷剂/油与材料相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归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针对替代制冷剂/油与制冷设备内常用材料(塑料、橡胶、金属、电机材料以及干燥过滤器中的干燥剂)相容性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各类研究成果发现,很多种替代制冷剂与原有的制冷设备中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相容的,但也出现了部分材料与替代制冷剂/油不相容的情况。本文详尽的综述可以为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使用新型制冷剂提供设备材料选择方面的参考。同时,工作人员将替代制冷剂充注入原有的制冷设备时,也可以参考本文考虑更换原有设备中的一些材料。
许哲真李鹏袁晓蓉韩晓红陈光明
关键词:替代制冷剂润滑油相容性测试条件
制冷用水平降膜式蒸发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4年
降膜式蒸发器目前在牛奶、制药、化工、海水淡化等行业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商业应用,它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目前针对制冷用水平降膜式蒸发器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明确各个参数对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由于降膜式蒸发器的独特结构和内部传热传质的复杂性,这些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水平降膜式蒸发器,着重讨论了布液器的结构与高度、管束(包括管径、管排数、管道表面形状)、制冷剂(流型、流量)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由于经验关联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优势,还总结了前人提出的关联式及其适用的范围,文章将为制冷用降膜式蒸发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王学会袁晓蓉吴美高赞军徐英杰韩晓红陈光明
关键词:降膜式蒸发器水平管传热
一种适用于低沸点混合制冷剂粘度测量装置的研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混合制冷剂等挥发性混合物粘度测量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测量低沸点混合物粘度的旋转式毛细管粘度计。该新型粘度测量装置在压力容器内嵌入旋转式毛细管粘度计,将旋转法升液和压力容器承压结合起来,避免了传统密封型毛细管粘度计由于抽放气的升液方式而导致混合物成分的变化,可以实现在较高压力下循环测量挥发性混合物溶液的粘度。采用R22和R290对旋转式毛细管粘度计进行了标定,并用R410A对粘度计的测量精度和性能进行了评价,粘度测量值与文献值最大相对偏差为0.81%。
袁晓蓉高赞军王学会徐象国陈光明韩晓红
关键词:混合制冷剂粘度
一种利用喷射器和涡流管的新型制冷系统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利用涡流管对气体膨胀具有较高效率的优势,和喷射器能够引射低压流体的特点,将涡流管与喷射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制冷系统,并对所提出的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的计算工况下,在蒸发温度为-10~10℃时,利用喷射器和涡流管的新型制冷系统性能优于利用喷射器的普通制冷系统和闪蒸气旁通两级压缩制冷系统,COP分别提高约15%和9%。新系统以R744作为工质时性能较优。
王征李涛吴孔祥陈光明韩晓红
关键词:涡流管喷射器COPR74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