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D201302)

作品数:29 被引量:238H指数:11
相关作者:江连洲李杨王中江齐宝坤隋晓楠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分离蛋白
  • 11篇大豆分离
  • 11篇大豆分离蛋白
  • 10篇酶法
  • 8篇水酶法
  • 8篇磷脂
  • 6篇超声波
  • 6篇大豆蛋白
  • 5篇乳化
  • 5篇酶解
  • 4篇水酶法提取
  • 4篇破乳
  • 4篇响应面
  • 4篇酶法提取
  • 4篇超声波处理
  • 4篇大豆
  • 3篇光谱
  • 2篇蛋白
  • 2篇得率
  • 2篇蒸汽

机构

  • 28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国家大豆工程...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8篇江连洲
  • 25篇李杨
  • 22篇王中江
  • 22篇隋晓楠
  • 22篇齐宝坤
  • 12篇毕爽
  • 7篇李秋慧
  • 6篇马文君
  • 4篇张巧智
  • 3篇王瑞
  • 3篇王海晴
  • 3篇韩飞飞
  • 2篇丁俭
  • 2篇徐靓
  • 2篇陈思
  • 1篇卢祥国
  • 1篇冯红霞
  • 1篇杨勇
  • 1篇王荣健
  • 1篇牛丽伟

传媒

  • 9篇食品科学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大豆科技
  • 3篇中国油脂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5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7篇2016
  • 1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辅助二次酶解对大豆乳状液破乳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在超声辅助作用下,采用磷脂酶A_1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酶解膨化大豆制备大豆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二次酶解破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二次酶解破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破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 530 U/g,乳水体积比1∶2.17,反应时间63 min,超声功率204 W。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破乳率为91.14%,总提油率为88.48%。
李杨齐宝坤隋晓楠马文君王中江江连洲
关键词:水酶法超声破乳
酶解时间对大豆蛋白-溶血磷脂相互作用及乳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不同酶解时间得到大豆溶血磷脂,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血磷脂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乳化体系乳化特性的影响进行探究,采用荧光光谱法在Stern-Volmer和Van’t Hoff方程基础上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血磷脂荧光猝灭作用、相互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及相互作用力类型进行判断,并对复合乳化体系分别进行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的测定及微观结构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磷脂酶A1酶解时间的延长,大豆分离蛋白-溶血磷脂相互作用先增强后下降,乳化特性指标同样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乳化特性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当酶解时间为4 h时,二者相互作用最强,乳液的乳化特性表现最佳,这表明适度酶解产生的溶血磷脂会促进其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在水油界面上形成较稳定的界面膜,形成稳定的复合乳状液。
李秋慧齐宝坤王海晴李红江连洲李杨隋晓楠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溶血磷脂相互作用乳化特性
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纯化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8种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并进一步研究了上样体积、上样流速、解吸剂体积分数等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7种树脂,其最佳动态吸附工艺为:上样体积140 m L、上样流速1.5 m L/min、水洗体积350 m L,体积分数25%、50%、75%、100%乙醇溶液分级洗脱,每次80 m L,流速2 m L/min。经纯化后各大豆多肽组分纯度均在80%以上,总回收率为95.65%,树脂吸附量为13.32 mg/g,糖类及盐类杂质分别降低51%及90%以上;乙醇分级洗脱可分离4个大豆多肽组分,其中75%体积分数组分SP-DA_(75)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肽段的抗氧化性与其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及酸性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张巧智毕爽马文君李杨隋晓楠江连洲
关键词:水酶法大豆多肽大孔吸附树脂氨基酸组成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以牡丹籽为原料,应用超声辅助法对牡丹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3个主要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处理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超声辅助法最佳工艺条件: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40℃,处理时间45 min。在最优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达2.02%±0.05%。对比水酶法(得率20.34%)、溶剂法(得率24.58%)与超声辅助水酶法(得率22.13%)提取的牡丹籽油,发现超声辅助法不仅提高牡丹籽油提油效率,且所提取的牡丹籽油的酸值低、游离脂肪酸少,油脂品质高。
江连洲王海晴陈思隋晓楠张巧智李杨
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提取得率
脉冲电场-超声波作用对黑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研究了脉冲电场(15 k V/cm)与低频高强度超声波(150、300、450 W)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18、36 min)的协同作用对黑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脉冲电场-超声波条件处理的黑豆球蛋白具有不同的性质,当处理条件为脉冲电场强度15 k V/cm、超声波时间36 min、超声波功率300 W时,黑豆分离蛋白具有最高的持水性(75.69%)和凝胶硬度(45.126 g)。同时,溶解度也有所提升。在热诱导凝胶流变实验中,经超声波处理(36 min,300 W)的黑豆分离蛋白4号样品最终形成的凝胶弹性模量最高;在频率扫描流变学实验中,该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具有一种类似于固体的凝胶网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显示此条件下形成的黑豆蛋白凝胶更加规则。
毕爽马文君李杨齐宝坤王中江江连洲
关键词:凝胶性质流变学性质持水性
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纯化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8种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并进一步研究了上样体积、上样流速、解吸剂体积分数等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7种树脂,其最佳动态吸附工艺为:上样体积140 m L、上样流速1.5 m L/min、水洗体积350 m L,体积分数25%、50%、75%、100%乙醇溶液分级洗脱,每次80 m L,流速2 m L/min。经纯化后各大豆多肽组分纯度均在80%以上,总回收率为95.65%,树脂吸附量为13.32 mg/g,糖类及盐类杂质分别降低51%及90%以上;乙醇分级洗脱可分离4个大豆多肽组分,其中75%体积分数组分SP-DA75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肽段的抗氧化性与其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及酸性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张巧智毕爽马文君李杨隋晓楠江连洲
关键词:水酶法大豆多肽大孔吸附树脂氨基酸组成
超声波处理蛋白质-磷脂复合物结构与功能性构效关系解析被引量:11
2016年
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大豆卵磷脂(LEC)在中性条件下(p H 7.0)复合后,可自发组成蛋白质-磷脂复合物,但仍有部分未自组装的蛋白质和磷脂存在于溶液中。目前研究中仍实现不了蛋白质-磷脂最大复合程度以及最多结合位点的目标。同时,超声波对复合物性质的影响规律也尚不清晰。因此,该研究采用"超声改性-结构变化-功能表达"的研究理念,以大豆蛋白-磷脂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处理对蛋白质-磷脂复合程度的影响,采用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测定、表面疏水性分析、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浊度测定等重点解析了超声波对蛋白质-磷脂结构变化与功能性质表达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较短时(12 min),中功率(300 W)超声波对大豆蛋白-磷脂复合的影响最大,此时复合物的内源荧光性降低,表面疏水性升高。当超声时间较长时(24 min),低功率(150 W)超声波会明显增加聚合物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同时粒径由未超声时的16.80μm减小至6.39μm、浊度明显降低且溶液分散均匀、性质稳定。但随着超声功率的进一步增大,蛋白质发生不溶性聚集,导致其与磷脂间的相互作用变弱。
毕爽李杨毛惠婷隋晓楠王中江齐宝坤江连洲
关键词:超声波处理表面疏水性粒度分析
水酶法提取花生油高压蒸汽破乳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对水酶法提取花生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高压蒸汽破乳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压蒸汽破乳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破乳工艺条件为:蒸汽压力18.2 MPa,蒸汽温度115℃,蒸汽处理时间21 s。在最优破乳工艺条件下,破乳率为93.49%,总油提取率为89.54%,并且高压蒸汽破乳效果明显优于水浴加热破乳。
李杨齐宝坤隋晓楠王中江江连洲
关键词:水酶法花生油高压蒸汽破乳
大豆生物解离制取油脂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从预处理酶解工艺改进、酶解破乳及高值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对近年大豆生物解离制取油脂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总结了生物解离技术的应用瓶颈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创新升级我国大豆生物解离技术提供参考建议,为实现高值大豆产品的生物加工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江连洲
关键词:大豆
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乳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研究了添加大豆磷脂以及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乳化性质、储存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等特性的影响。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分别进行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分布、Zeta电位、乳层析指数、氢过氧化物值和TBARS值的测定。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乳液中油滴分布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磷脂添加量的增加,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均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磷脂添加量为10%时,乳液的稳定性表现最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表明添加磷脂可促进大豆分离蛋白与磷脂相互作用,在水-油界面上形成界面膜(较稳定的薄膜)。与适量磷脂的复合,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李秋慧齐宝坤隋晓楠王中江李杨江连洲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磷脂乳化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