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45)

作品数:87 被引量:1,427H指数:19
相关作者:陈宗胜任国强周云波宋树仁高连水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7篇收入差距
  • 15篇收入分配
  • 12篇城乡
  • 9篇实证
  • 9篇居民收入差距
  • 9篇基尼系数
  • 7篇农村
  • 6篇行业收入差距
  • 6篇阶层
  • 6篇二元经济
  • 5篇实证分析
  • 5篇资本
  • 5篇就业
  • 5篇财政
  • 5篇城乡收入
  • 5篇城乡收入差距
  • 4篇地区收入差距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贫困
  • 4篇劳动力

机构

  • 58篇南开大学
  • 13篇天津理工大学
  • 8篇海南大学
  • 5篇天津工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天津市人民政...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天津市教育科...
  • 2篇中国银行国际...
  • 2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1篇陈宗胜
  • 12篇任国强
  • 11篇周云波
  • 9篇宋树仁
  • 8篇高连水
  • 8篇许海平
  • 7篇武鹏
  • 7篇任重
  • 5篇马草原
  • 5篇文雯
  • 4篇秦海林
  • 4篇宗振利
  • 4篇高玉伟
  • 3篇段文婷
  • 3篇钟茂初
  • 3篇杨新铭
  • 3篇曹桂全
  • 2篇尚金艳
  • 2篇钱力
  • 2篇李清彬

传媒

  • 7篇经济社会体制...
  • 5篇财经研究
  • 3篇数量经济技术...
  • 3篇华东经济管理
  • 3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当代经济科学
  • 3篇南开经济研究
  • 3篇经济学动态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未来与发展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7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产阶层消费需求结构的宏观数量分析——基于ELES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消费文化理念,既引领着消费市场的走向,更影响着供给结构的调整。本文利用2003和2007年中国居民宏观统计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层的基本需求和总体边际消费倾向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医疗保健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降低,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和居住四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大幅上升;食品、居住占中产阶层消费的主要部分;所有商品皆表现为正常商品;中产阶层的住房的需求结构更多地受供给结构的硬约束。
宋树仁史亚东马草原
关键词:中产阶层ELES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用基尼系数度量收入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经济效率的提高对全国居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
许海平
关键词:公平数据包络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被引量:10
2010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可从制度变迁、产业特征、支农政策、价格剪刀差、二元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差异等方面探寻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二元对比系数、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失业率依次对中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第一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协调共存的关键,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宋树仁李玲韩景元
关键词: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述评被引量:7
2014年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理论研究上,由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演变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从而使得现有理论模型对城镇收入差距缺乏解释力;实证研究则限于数据可得性而无法给出一个连续的、有微观基础的结论。鉴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环境,在今后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中,从政治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应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马草原
关键词:收入差距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被引量:261
2013年
借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本文利用历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分组数据,绘制了农村最低收入户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分布图,详细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状况。研究发现,在农村绝对贫困逐步得到缓解(但最贫困人口数量似有所上升)的同时,相对贫困状况日趋恶化;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的"表象",主要是由于其测度标准即贫困线绝对值长期保持不变,或其增幅阶段性放缓造成的。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正是由于测量贫困的相对数值相应地下降,才保持了贫困率的逐步下降。对此,本文建议重视相对贫困问题,设定"相对贫困线"为贫困度量的另一把尺子,以便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
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及橄榄形格局的实现条件被引量:31
2015年
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正在从"金字塔形"转变为"葫芦形",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苗头,近期不可能很快实现"橄榄形"格局";橄榄形"的实现条件至少包括较高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分配差别"、钟形"人口/收入分布结构等;目前须摆脱"葫芦形"分配趋势,加快转变为"宝塔形"格局,才能跳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阶段并实现"橄榄形"。为此必须持续提高发展水平,同时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形成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分配格局。
陈宗胜高玉伟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层
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理论、实证分析及政策评述被引量:3
2015年
相对剥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理论、实证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表明收入、住房、社会资源等相对匮乏的个体(或家庭)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剥夺感是促进其迁移的重要原因,学者们从单期和多期角度论述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实证研究中,通过科学的选择维度、合理地定义相对剥夺、选择恰当的计量模型来验证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是影响迁移的重要解释变量;政策方面指出如果想要改变某地的迁移行为,不仅要考虑个体(或家庭)的绝对收入水平,还要考虑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未来应在群内和群间剥夺的多维性、情感剥夺和风险考虑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任国强潘秀丽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效用最大化
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69
2009年
本文利用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城市化、城乡差距与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是导致倒U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城市化的加快使得由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收入差距于2001年开始缩小;其次,城市化意味着低收入农村人口比例的缩小和低收入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最后,城市化促使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放缓。由此,全国总体收入差距将在2006--2009年迎来倒U形曲线的拐点。
周云波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差距基尼系数
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别“倒U形”变动的影响——基于天津、山东农村案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文章基于我国双重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因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轨迹分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别呈现区域性差异的事实,以天津市和山东省为例,运用1994-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分组及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异"倒U形"变动的影响。其结论是:(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演变特征,由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变为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进入2000年以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开始呈现区域性分化。(2)不同于山东及全国其他地区,天津市农村内部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正在促使农村收入差别缩小,并且成为总体收入差别缩小的主体性因素,这是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差别降低的最大源泉;并且天津市和山东省的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各因素对收入差别的影响方向各有不同。
陈宗胜吴婷
关键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经济转换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本质和特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的路径演化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经济增长表现出中国式综合效率提高驱动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我国应当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动结构转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宗胜任重周云波
关键词:经济奇迹二元经济转换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