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55812318)
- 作品数:2 被引量:66H指数:2
- 相关作者:裴慧慧陈玉清姚书忠唐教清黄孙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被引量:6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因不孕在本院门诊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且成功随诊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诊时患者既往助孕情况分为助孕失败组与未助孕组,同时根据此次门诊宫腔镜检查结果将各组再分为息肉摘除亚组和正常宫腔亚组。分别比较两组内息肉摘除亚组和正常宫腔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并根据年龄将不孕患者分为"≤35岁"与">35岁"两组,统计两个年龄段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及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后妊娠情况。【结果】助孕失败组内息肉摘除亚组患者临床妊娠率40.91%高于正常宫腔亚组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未助孕组内息肉摘除亚组临床妊娠率47.83%高于正常宫腔亚组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助孕失败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23),而未助孕患者息肉发生率≤35岁组25.8%,大于>35岁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论助孕失败组与未助孕组患者,息肉摘除后临床妊娠率在不同年龄段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127,P=0.667)。【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影响助孕过程中胚胎种植的一个独立因素,也可能是影响不孕的相关因素;各年龄助孕失败患者,未尝试助孕的≤35岁的不孕患者,应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帮助诊断、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妊娠。
- 陈玉清唐教清黄孙兴周力阳裴慧慧钟田飞姚书忠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临床妊娠率宫腔镜
- 子宫中隔合并不育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育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合并不育患者宫腔镜矫形术后的生育状况.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2月对58例因子宫中隔合并不孕或自然流产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术.用针状电极完全划开中隔,直至中隔基底部位.如果宫颈管有中隔,则予保留.结果 58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术中、后并发症.58例随访15 ~ 37个月,(22.4±3.9)月.完全子宫中隔妊娠率由术前29.4%(5/17)升至术后64.7% (11/17)(Z=-2.031,P=0.042),不完全子宫中隔妊娠率由术前34.1%(14/41)升至术后73.2% (30/41)(Z=-3.522,P=0.000);完全子宫中隔自然流产率由术前100.0%(5/5)降至术后9.1% (1/11)(Z=-3.371,P=0.002),不完全子宫中隔患者自然流产率由术前100%(14/14)降至术后3.3% (1/30)(Z=-6.229,P=0.000);完全子宫中隔患者的足月活产率由术前0% (0/5)升至术后62.5%(5/8)(Z=-2.165,P=0.030),不完全子宫中隔患者的足月活产率由术前14.3%(2/14)升至术后95.8%(23/24)(Z=-5.044,P=0.000).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矫形术有助于提高子宫中膈合并不孕或流产的不育患者妊娠率,降低自然流产率,增加足月活产率,改善患者生殖预后.宫腔镜下子宫中膈电切矫形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手术方式.
- 陈玉清黄纯娴钟依平裴慧慧朱云晓姚书忠
- 关键词:子宫中隔宫腔镜活产生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