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8ZA150)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6
相关作者:董文斌李清平翟雪松雷小平康兰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四川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高氧
  • 9篇早产
  • 9篇体积
  • 9篇肺损伤
  • 9篇高体积分数氧
  • 7篇蛋白
  • 7篇肺泡
  • 7篇肺泡上皮
  • 7篇肺泡上皮细胞
  • 6篇介导
  • 6篇高氧诱导
  • 5篇氧化应激
  • 5篇早产鼠
  • 5篇肺泡上皮细胞...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通路
  • 4篇活性
  • 4篇活性氧

机构

  • 20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泸州医学院
  • 4篇四川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渠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0篇董文斌
  • 17篇李清平
  • 16篇翟雪松
  • 15篇雷小平
  • 9篇康兰
  • 6篇郭琳
  • 5篇车忠丽
  • 5篇孙鸿燕
  • 4篇党嘉文
  • 4篇赵帅
  • 4篇何娜
  • 3篇陈枫
  • 3篇冯志强
  • 3篇卢美燕
  • 3篇罗鹏
  • 3篇张婵
  • 2篇邹丹
  • 2篇邹新艳
  • 2篇张玲萍
  • 1篇卢佑英

传媒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47phox介导早产儿氧暴露后体内活性氧簇产生的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氧暴露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phox调节细胞内活性氧(ROS)升高的机制。方法胎龄〈32周需吸氧早产儿根据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不同分为3组:FiO2〈30%为低氧组、FiO2在30%-40%为中氧组、FiO2〉40%为高氧组。同期未吸氧的〈32周早产儿为对照组。氧疗48h后,各组经桡动脉采血3mL,分离PBMCs及血清,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BMCs内ROS生成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47phox在细胞内定位及p47phox的活化率。结果早产儿氧暴露后,随着Fi02的升高,ROS与MDA逐渐升高,p47phox由胞质向胞膜移位的细胞数增多,p47phox的移位率也在增加;与刘照组相比,余3组RO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8、6.5、16.22,P均〈0.05);MDA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08、8.22、12.76,P均〈0.05);p47phox的活化率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34.008,P〈0.05);与中氧组相比,高氧组ROS和MD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5.03、4.53,P均〈0.05);p47phox的活化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6,P〈0.05)。结论早产儿氧暴露后,p47phox可能通过向胞膜移位来调节PBMCs内NADPH氧化酶源性活性氧升高。
张玲萍董文斌李清平康兰张莲玉卢佑英翟雪松
关键词:氧疗活性氧簇丙二醛
Omi/HtrA2在高体积分数氧早产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Omi/HtrA2在早产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早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高氧组大鼠暴露于950 mL.L-1氧气中,对照组置于空气中。在处理后1 d、3 d、7 d每组分批处死8只大鼠后收集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Omi/HtrA2、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在各组早产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和分布;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评价其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染色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Omi/HtrA2在细胞内的转位。结果 1.高氧组早产大鼠可见典型的肺损伤病理学改变。2.Omi/HtrA2、XIAP和Caspase-9主要表达于肺组织细胞的胞质。对照组中Omi/HtrA2有少量表达。高氧损伤后Omi/HtrA2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于1 d时表达开始增加,3 d时明显增加,7 d时表达最多;高氧1 d时XIAP表达有所减少,3 d时明显减少,7 d最少;高氧1 d时Caspase-9表达开始增加,3 d时明显增加,7 d时表达最多。3.高氧组3 d时出现明显的肺细胞凋亡,7 d凋亡细胞数达高峰。4.与对照组比较,高氧组肺泡上皮细胞内Omi/HtrA2转位率明显增加。结论 Omi/HtrA2可能通过抑制XIAP、激活Caspase-9促进早产大鼠高氧后肺组织细胞的凋亡。
罗鹏孙鸿燕董文斌李清平何娜卢美燕翟雪松雷小平
PKCβ/p66Shc氧化应激通路介导高氧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PKCβ/p66Shc氧化应激通路介导高氧诱导人A549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人A549肺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仍置于含5%CO2培养箱中)、高氧组(通入3 L/min的900 ml/L O2和50 ml/L CO2高纯混合气,10 min后密闭培养)、LY333531组(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等量PKCβ特异性抑制剂LY333531培养液预处理24 h后,用高氧诱导A549细胞,10 min后密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12、24、48 h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后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检测24 h后细胞中PKCβ/Pin1/p66Shc/p66Shc-Ser3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细胞形态变圆,间隙加大,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悬浮细胞明显增多;LY333531组活细胞数量较高氧组增多,悬浮细胞数减少,但是未达到对照组的水平。高氧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LY333531组的凋亡率低于高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24 h后A549细胞内PKCβ/Pin1/p66Shc/p66Shc-Ser36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LY333531组的表达低于高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氧能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内PKCβ表达增多,LY333531则能抑制PKCβ蛋白的表达,进而减少Pin1、p66Shc、p66Shc-Ser36蛋白表达,从而减少A549细胞凋亡而减轻高氧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车忠丽董文斌李清平雷小平康兰郭琳翟雪松陈枫
关键词:高氧蛋白激酶CΒ氧化应激肺泡上皮细胞
内质网应激与高氧诱导早产大鼠肺损伤的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早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新生早产Wistar大鼠在生后12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吸入95%的高浓度氧建立高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置于同一条件常压空气中。在处理后1、3、7 d分批断颈放血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每个时间点取动物8只,左肺制作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内质网蛋白57(ERp57)、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高氧组肺组织呈典型的急性肺损伤改变。除了暴露3 d,其余时间点,高氧组ERp57和CHO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ERp57表达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OP表达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随时间延长呈渐升趋势,在暴露1 d、3 d、7 d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时间点,高氧组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Rp57、CHOP表达与高氧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内质网应激启动的凋亡途径参与高氧肺损伤,并发挥重要作用。
王琴董文斌车忠丽何娜余莉李清平翟雪松雷小平
关键词:高氧肺损伤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早产大鼠
蛋白激酶C-β/衔接蛋白氧化应激通路介导早产儿氧暴露后体内活性氧簇的产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早产儿氧暴露后体内活性氧簇产生可能的线粒体氧化应激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12月胎龄为34周以下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呼吸衰竭需给氧支持治疗的早产儿20例作为高体积分数氧(高氧)组(吸氧体积分数>400 mL/L,吸氧时间48~69 h),相同时间段置于同一室未用氧的早产儿20例作为对照组,未发生呼吸衰竭,暴露于空气时间>48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高氧组和对照组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蛋白激酶C-β(PKCβ)、衔接蛋白(p66Shc)、脯氨酰异构酶(Pin1)和胞质磷酸化p66Shc-Ser36蛋白的表达及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PKCβ、p66Shc、Pin1和磷酸化p66Shc-Ser36蛋白表达增加及活性氧产生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21.139、5.592、7.476、16.895、10.586,P均<0.001),且高氧组活性氧的产生与PKCβ、p66Shc、Pinl和磷酸化p66Shc Ser3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93、0.795、0.681、0.663,P均<0.001).结论 PKCβ/p66Shc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可能介导早产儿氧暴露后体内活性氧簇的产生.
范平华董文斌车忠丽李清平康兰雷小平郭琳翟雪松
关键词:高体积分数氧活性氧簇
不同浓度氧暴露对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1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氧暴露对低体质量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氧暴露导致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低体质量早产儿80例,入院时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立即氧疗。根据吸氧浓度分为对照组、低浓度吸氧组、中浓度吸氧组、高浓度吸氧组各20例。对照组吸氧浓度Fi O=21%或以FiO_2>21%吸氧,但总吸氧时间<24 h;低浓度吸氧组FiO_2>21%,吸氧时间>24 h,或因病情需要FiO_2>30%的吸氧时间<24 h;中浓度吸氧组FiO_2为30%~<40%,吸氧时间>24 h,或因病情需要FiO_2>40%的吸氧时间<24 h;高浓度吸氧组为FiO_2≥40%且吸氧时间>24 h。分别于生后0、7、14、28 d时,均经桡动脉采血2 m L,分离PBMCs。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BMCs中活性氧簇(ROS)水平并进行SIRT1定位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s内胞核SIRT1蛋白及PBMCs内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乙酰化p53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吸氧浓度的增加,生后住院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PBMCs内的ROS含量逐渐增加(P<0.05),SIRT1转位率逐渐增加(P<0.05),胞核SIR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BMCs内SENP1蛋白水平增加(P<0.05),乙酰化p53蛋白水平增加(P<0.05)。结论高浓度的氧暴露及长时间的氧疗时间可导致低体质量早产儿PBMCs中产生大量的ROS,其机制可能与PBMCs中SENP1蛋白表达增加、SIRT1核转位、乙酰化p53增高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刘兴铃董文斌李清平雷小平张莲玉卢佑英赵帅
关键词:早产儿
早产儿氧暴露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活性氧簇产生与自噬变化的关系
2015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氧暴露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活性氧簇产生与自噬的水平,探讨活性氧簇产生与自噬变化的关系.方法32周以下早产儿根据用氧浓度不同分为三组,FiO2< 30%为低浓度吸氧组、FiO2在30%~40%为中浓度吸氧组、FiO2> 40%为高浓度吸氧组.各组氧疗48小后,与对照组中同期未吸氧的32周以下早产儿,经桡动脉采血3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及血清,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丹(磺)酰戊二胺(MDC)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表达水平.结果早产儿氧暴露后,随着用氧浓度的升高,PBMCs内ROS.与其余三组相比,高浓度吸氧组中ROS,MDA含量和自噬体表达逐渐增高明显增加(P<0.05),各组ROS水平与自噬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早产儿氧暴露后,高氧可诱导体内ROS增多,并在细胞内出现自噬现象.ROS可作为信号分子引起和上调细胞发生自噬反应。
苏剑董文斌李清平康兰张莲玉卢佑英翟雪松
关键词:早产儿活性氧自噬
细胞凋亡与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被引量:6
2010年
长时间吸入高体积分数氧(高氧)可致高氧肺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高氧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组织学特点,在其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内源性线粒体通路和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相关凋亡基因在高氧暴露时的作用。
邹丹董文斌
关键词: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细胞凋亡活性氧
慢病毒载体靶向介导p66shc基因沉默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p66shc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将之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RNA干扰致使p66shc基因沉默,为进一步研究p66shc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筛选3个RNA靶点,命名为p66shc-shc1、p66shc-shc2、p66shc-shc3,与双酶切后的pLenR-绿色荧光蛋白(GPH)(含有GFP表达)连接,转化入感受态的DH5α细胞,挑取阳性克隆测序正确后,与pRsv-REV、pMDlg-pRRE、pMD2G一起转染293T细胞,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GFP的表达,证实病毒包装成功。使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66shc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选取有效沉默p66shc基因的p66shc-shc1靶点,为后续试验做准备。结果成功构建表达p66shc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至真核生物细胞内,通过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通过RNA干扰导致细胞内p66shc基因沉默。结论靶向表达p66shc的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入真核生物细胞内可通过RNA干扰在分子及蛋白水平导致p66shc基因沉默。
张婵董文斌赵帅李清平康兰雷小平郭琳翟雪松
关键词:慢病毒属RNA干扰P66SHC
小窝蛋白-1在早产鼠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早产鼠肺组织小窝蛋白-1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剖宫术取出孕21 d大鼠作为早产鼠,30只新生早产W istar大鼠生后12 h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高氧组持续暴露于950 mL.L-1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于暴露1 d、3 d、7 d时,每组取动物5只,留取其肺组织标本,常规制成5μm切片,应用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在光镜下进行肺组织纤维化评分,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其肺组织小窝蛋白-1的表达部位和强度,将小窝蛋白-1的表达与肺纤维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鼠高氧暴露3 d后出现明显急性炎症改变,肺泡内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且病变随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小窝蛋白-1在对照组早产大鼠肺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高氧组早产鼠吸入高氧1 d,肺组织小窝表达出现降低,在3 d、7 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尤以高氧7 d最明显;小窝蛋白-1与纤维化评分呈负相关(Pa<0.05)。结论高氧诱导急性肺损伤,导致早产鼠肺组织小窝蛋白-1表达持续性减少,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最终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2)
党嘉文孙鸿燕董文斌李清平冯志强翟雪松雷小平
关键词:小窝蛋白-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