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5085)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7
相关作者:赵建宁郭亭周利武王瑞班吉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关节
  • 12篇软骨
  • 7篇关节软骨
  • 6篇软骨损伤
  • 6篇骨损伤
  • 5篇基因
  • 5篇骨细胞
  • 4篇缺损
  • 4篇细胞
  • 4篇骨缺损
  • 4篇关节炎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化生
  • 3篇骨组织
  • 3篇骨组织工程
  • 3篇关节软骨损伤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质

机构

  • 24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南京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4篇赵建宁
  • 9篇郭亭
  • 6篇周利武
  • 6篇王瑞
  • 4篇曾晓峰
  • 4篇杨书丰
  • 4篇班吉鹤
  • 3篇许少刚
  • 3篇钱红波
  • 3篇张峻峰
  • 2篇陆维举
  • 2篇姚静
  • 2篇董磊
  • 2篇唐祖明
  • 1篇张俊峰
  • 1篇李幼生
  • 1篇李宁
  • 1篇李黎
  • 1篇毛广平
  • 1篇王畅

传媒

  • 9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人民军医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被引量:12
2006年
组织工程技术是新的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不同于单纯细胞移植的一个特征就是其应用了支架技术。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有着特殊的要求,前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组织工程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尚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王瑞赵建宁吴苏稼
关键词:软骨
新型纳米基因转移系统体外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制备一种新型载基因纳米微粒作为基因转移系统,表征其理化性质,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体外转染软骨细胞的性能。方法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或β-半乳糖酐酶质粒作为报告基因,通过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载基因纳米壳聚糖微粒。以透射电镜观察微粒的形态,以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表面的Zeta电位,行DNaseⅠ酶切保护实验研究壳聚糖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行噻唑兰试验研究纳米微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于体外行转染试验观察其对软骨细胞的转染活性。结果壳聚糖可以和目的基因质粒相互作用形成带有表面正电荷的纳米微粒,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质粒DNA不受DNaseⅠ的降解,对细胞毒性小,转染软骨细胞后基因能够有效表达。结论载基因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纳米微粒能够有效地转染软骨细胞,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纳米局部传输系统。
赵建宁王瑞郭亭高淑英张峻峰
关键词:壳多糖转染软骨细胞
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无菌性松动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限制了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近年来人们对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作了大量的研究,界膜中存在大量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骨溶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界膜组织的形成机制、组织细胞构成、与溶骨有关因子、免疫反应、转归等方面作一综述。了解界膜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分析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杨书丰赵建宁
关键词:人工关节磨损滑膜结缔组织
二十二碳六烯酸改变脂筏脂肪环境调节白细胞介素2受体信号通路被引量:7
2005年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免疫营养物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上PUFAs常被用做免疫抑制剂治疗各种炎性疾病,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细胞膜重要的功能性微区域—脂筏,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对其脂肪酸组成和磷脂构成的影响,以及对IL-2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表明,DHA使脂筏中部分IL-2Rα,IL-2Rβ和IL-2Rγc蛋白移位到可溶膜组分中;DHA抑制了Jak1,Jak3,磷酸酪氨酸蛋白表达水平;脂筏的STAT5a和STAT5b蛋白移位到可溶膜组分,磷酸化STAT5的表达受到抑制.DHA使脂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增加,尤其是增加了n-3PUFAs的含量,改变了细胞脂筏的脂肪环境.脂筏中饱和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水平显著升高,而硬脂酸、油酸、顺式油酸水平显著降低;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分子中脂肪酰取代基团在DHA处理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由此可见,DHA处理改变了脂筏的脂肪环境,影响了IL-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蛋白在膜亚区域的分布,为了解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提供了部分依据.
李秋荣马健谭力王畅李宁李幼生许国旺黎介寿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脂筏IL-2受体白细胞介素2环境调节信号通路受体
骨组织工程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许少刚赵建宁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
成人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05年
赵建宁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
黑色素瘤抑制蛋白在软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黑色素瘤抑制蛋白(MIA)又称软骨源性维A酸敏感蛋白(CD-RAP),它不仅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表达,而且也在软骨细胞中表达,因此,在日趋成熟的软骨损伤研究中MIA成为可判断软骨损伤情况的一种生物学标记物。本文作者对其生物化学结构、生理功能及在软骨损伤研究中的进展加以综述。
班吉鹤赵建宁
关键词:软骨生物学标记物
靶向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人工关节磨损微粒诱导的骨溶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单次皮下注射靶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治疗人工关节磨损微粒诱导的骨溶解的作用,探讨用于防治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小鼠颅骨建立微粒诱导的骨溶解的动物模型,分为5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第3组为低剂量治疗组,第4组为高剂量治疗组,第5组在第四组处置的基础上再次给予TNF-α。通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颅骨表面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并测量其面积,通过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来观察破骨细胞并进行计数,通过定量试剂盒对TRAP的活性进行定量研究。同时采用RT-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靶向TNF-α的ASO可以显著下调靶基因的表达,对微粒诱导的骨溶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骨吸收陷窝的数目与面积以及破骨细胞的数量均较阳性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定量研究显示TRAP的活性也有明显的下降。这种改变与ASO的用量呈明显的依赖性,高剂量组的治疗结果接近于假手术组。再次给予TNF-α可以逆转这种抑制效果。[结论]靶向炎症因子TNF-α的反义核酸通过抑制TNF-α表达,抑制了由微粒诱导的骨溶解。为防治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提供了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
王瑞郭亭曾晓峰周利武董磊张峻峰赵建宁
关键词:反义核酸骨溶解关节置换
多孔壳聚糖/明胶复合材料载入治疗基因成分的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孔壳聚糖/明胶复合生物材料载入治疗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4在南京大学国家重点生物医药技术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壳聚糖(Mr约160000,脱乙酰化程度85%,Sigma公司),明胶B(取自牛皮肤,Sigma公司),能够在真核体系表达的质粒DNA(编码有转化生长因子β1,pCMV-TGF-β1)。1mg支架材料DNA控制在2μg,通过二次冻干的方式制备含有pCMV-TGF-β1的多孔壳聚糖/明胶三维架材料,观测多孔支架材料携带基因成分的微观形态、体外释放特性以及材料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结果:壳聚糖与明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孔特性,孔隙较均一,材料表面光整;材料在浸泡磷酸盐缓冲液后,1~3d内快速释放,DNA迅速达到释放浓度峰值,并能够维持3周的释放时间;材料对基因成分有保护作用。结论:多孔壳聚糖/明胶三维支架材料能够携带质粒DNA。通过二次快速冻干方式制备基因活化材料可以保护基因成分不被破坏,并可保持一定浓度的持续释放时间,为基因活化材料进一步在体内运用提供了依据。
李黎曹玲艳张秋红张俊峰
关键词:壳聚糖明胶质粒DNA
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体内外转染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一种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体内外对软骨细胞进行转染,探讨一种临床可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方法将高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HMWC)适度降解,成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LMWC),并与EGFP的质粒复合形成稳定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经过体外的转染实验后,这些纳米复合物被进一步注射到伴有全层软骨缺损的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膝关节中,探讨其在体内传递治疗基因促进软骨修复的可能性。结果结果显示LMWC/DNA纳米复合物可以有效地转染体外单层培养的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片。在体内应用时,LMWC/EGFP基因纳米复合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转染软骨细胞,并表现出一定的靶向性。结论本研究显示了由LMWC/DNA纳米复合物介导的体内转染方法促进软骨修复的可行性,其有望成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可控并且可早期使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
王瑞郭亭曾晓峰周利武董磊张峻峰赵建宁
关键词:基因转移报告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