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政府医学重点学科项目基金(2001-34)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超刘翠萍徐宽枫张梅茅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政府医学重点学科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岛
  • 5篇异体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同种异体
  • 5篇细胞
  • 3篇调节性
  • 3篇血脂
  • 3篇胰岛移植
  • 3篇节性
  • 3篇CD4^+C...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血脂紊乱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细胞
  • 2篇异体移植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机构

  • 1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刘超
  • 9篇刘翠萍
  • 8篇徐宽枫
  • 8篇张梅
  • 6篇茅晓东
  • 4篇徐书杭
  • 4篇徐瑜
  • 3篇覃又文
  • 2篇董凌燕
  • 2篇冯雨
  • 1篇冯玉兰
  • 1篇王茜
  • 1篇段宇
  • 1篇董丽
  • 1篇干军
  • 1篇茅小东
  • 1篇杨涛
  • 1篇喻荣彬
  • 1篇祝群
  • 1篇唐伟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地区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京两社区20岁及20岁以上的常住(>5年)居民共1130人(男400人,女73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MS主要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诊断标准。结果:南京地区成人总人群、男性及女性MS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9.3%、12.8%和22.9%。相应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3.1%、9.2%和15.2%。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血压升高(≥130/85mmHg)、甘油三酯(TG)升高、空腹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在MS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89.9%、65.6%、29.4%及71.1%。MS患者中仅有2个代谢异常的占51.8%,有3个组分异常的占40.4%,而4个组分均异常的占7.8%;结论:南京地区成年人群MS患病率较高,女性、老年人是MS的高危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十分重要。MS患者中高血压最常见,其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也较高,应全面地进行防治。
冯雨唐伟喻荣彬段宇茅晓东刘超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患病率
胰高血糖素样肽1相关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长效类似物作为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GLP-1的生理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和基于GLP-1信号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相关进展进行阐述。
徐宽枫刘超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糖尿病治疗药GLP-1生物学功能药物治疗类似物
不同体重供体及理化因素对小鼠胰岛分离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提高小鼠胰岛数量和质量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用胆管内胶原酶灌注和Histopaque1077密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胰岛。分别观察供体的体重、胶原酶的浓度、消化的时间及温度对胰岛分离起的作用。在体外,ELISA检测葡萄糖刺激引起的小鼠胰岛素分泌。在体内,胰岛移植评价胰岛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功能。结果:高体重供体组胰岛的收获量显著高于低体重供体组(P<0.01)。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对胰岛收获量起重要作用。胰岛活率≥95%。体外胰岛素释放试验表明胰岛功能良好。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状态得到逆转。结论:小鼠的体重、胶原酶的浓度、消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胰岛数量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张梅刘超徐书杭刘翠萍徐瑜徐宽枫
关键词:小鼠胰岛体重胶原酶
大鼠胰岛制备用于同种异体移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可靠的大鼠胰岛制备方法,并研究胰岛在体内外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溶液经胆总管原位灌注胰腺,于37℃水浴静止消化30min,过滤法纯化胰岛,经体外形态及功能鉴定后,移植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术后动态观察血糖。结果:平均每只大鼠胰腺消化后可获得(1024±156)个胰岛,纯化后收获最(867±104)个胰岛,活率≥95%。该法制备的胰岛形态结构完好,体外胰岛素释放试验表明其功能良好。5例进行同种异体移植糖尿病大鼠在移植后24~72h血糖均降至正常,完全缓解率100%,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6.60±2.07)天。实验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与正常组相似。结论:此种移植物制备技术简便、可靠,效果满意,经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获得的胰岛功能良好。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措施。
张梅刘超杨涛董凌燕刘翠萍
关键词:胰岛纯化同种异体移植
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细胞免疫对同种异体胰岛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MACS分选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细胞免疫糖尿病BALB/cByJ受体小鼠,以ICR小鼠胰岛为供体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观察移植后小鼠的存活时间、移植前后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移植物中Th1/Th2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联合胰岛移植组(C组)胰岛移植物平均生存期为(34.57±17.15)d,显著长于单纯胰岛移植组(B组)的(10.6±1.82)d(P<0.01);移植后第3天,C组外周血CD4+/CD8+的值显著低于B组(P<0.01);C组移植物中IL-10,TGF-βmRNA表达比B组显著增强。B组移植物中IL-1β,IL-2及IFN-γmRNA表达明显强于C组。结论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细胞可通过调节Th2/Th1之间的反应平衡而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张梅徐书杭徐瑜刘翠萍茅晓东徐宽枫刘超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2010年
目的:制备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对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生物学功能鉴定。方法:分离供体ICR小鼠的脾细胞经尾静脉免疫BALB/cByJ小鼠,每周1次,连续3周。第4周,体外免疫磁珠分离技术(MACS)分选被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ELISA检测细胞的功能。结果:体外共培养实验显示,被免疫BALB/cByJ小鼠的脾细胞呈低增殖反应。CD4+CD25+T细胞能够抑制同种异体抗原刺激的天然(na觙ve)BALB/cByJ小鼠CD4+CD25-T细胞的增殖反应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论:供体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后分选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抗原特异性的,在体外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
张梅徐书杭徐瑜茅晓东刘翠萍徐宽枫刘超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种异体抗原无能Γ干扰素
不同强化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和单纯口服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血脂、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48例空腹血糖(FBG)7.0~11.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12例)实行单纯胰岛素治疗,第2组(2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第3组(16例)接受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3个月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15例患者加测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B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HbA1c降低更为显著。结论3个月后3组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B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王茜徐宽枫刘翠萍覃又文茅小东刘超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2006年5月病房及门诊收治的478例T2DM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研究中有64.2%的T2DM患者同时存在MS,伴有MS的患者出现早期DN的比例(36.2%)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患者(22.8%)(χ2=9.07;P<0.01);而在T2DM伴有MS的患者中,随着MS的组分增加,早期DN的发生率递增,差异有显著性(χ2=15.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血清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LP(a)]均为早期DN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或P<0.01)。结论:MS与早期DN的发生密切相关,SBP、TG和HbA1C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
干军冯雨祝群冯玉兰刘超
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血脂紊乱
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在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免疫隔离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分别将游离胰岛和微囊化胰岛移植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及腹腔内,在实验终点取各组大鼠脾细胞,采用混合胰岛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及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观察胰岛移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的应答能力。结果表明,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糖尿病大鼠和游离胰岛移植组糖尿病大鼠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分别为>6周和(6.6±2.07)d。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的刺激指数(S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游离胰岛移植组SI和IL-2、IFN-γ活性显著高于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可见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化胰岛可明显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在体外混合胰岛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体系中表现为免疫低应答性,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张梅刘超刘翠萍覃又文董凌燕
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微囊胰岛免疫隔离
NOD小鼠自然状态下CD4^+CD25^+T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自发的1型糖尿病雌鼠模型(NOD)在自然状态下发生1型糖尿病过程中CD4+CD25+T细胞的动态变化,旨在初步探讨调节性T细胞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可能机制。采用雌性NOD小鼠作动物模型,每2周尾静脉采血1次,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测定NOD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CD3+CD4+CD25+)的百分率。在32周时,对比发生糖尿病和未发生糖尿病NOD小鼠不同脏器中的CD4+CD25+T细胞阳性率。HE法检测胰岛炎。结果显示:(1)自第6周起NOD小鼠CD4+CD25+T细胞百分率逐渐降低。发生糖尿病NOD小鼠CD4+CD25+T细胞比率低于未发病NOD小鼠对照组(外周血分别为0.94%±0.21%、1.62%±0.23%,P=0.01;脾脏2.09%±0.14%、2.77%±0.36%,P=0.019),提示糖尿病NOD小鼠外周血中存在异常比例的CD4+CD25+T细胞;(2)32周龄糖尿病NOD小鼠与未发病NOD小鼠的CD4+CD25+T细胞抑制功能减低,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3)HE染色结果示糖尿病NOD小鼠胰岛结构完全破坏,胰岛炎程度较未发病NOD小鼠严重。该结果提示NOD小鼠发生糖尿病时免疫功能紊乱与CD4+CD25+T细胞参与调节及T细胞亚群变化相关,糖尿病的发生受致病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
张梅徐书杭茅晓东刘翠萍刘超
关键词:CD4+CD25+T细胞1型糖尿病NOD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