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401)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杨雷刘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乌托邦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反乌托邦
  • 1篇东正教
  • 1篇性格
  • 1篇正教
  • 1篇视域
  • 1篇宗教
  • 1篇宗教传统
  • 1篇宗教性
  • 1篇文学
  • 1篇乌托邦文学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学
  • 1篇民族性格
  • 1篇后现代性
  • 1篇反乌托邦文学
  • 1篇《我们》

机构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3篇杨雷
  • 2篇刘丽霞

传媒

  • 2篇作家
  • 1篇学术交流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的宗教性
2013年
宗教与文学的精神融合是俄罗斯的标志。文章着力透过文学作品阐述宗教在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中的作用。本文在理清俄罗斯宗教信仰形成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之上,描述外传宗教与本土多神教是怎样结合和影响着俄罗斯民族的宗教信仰,从而说明宗教信仰在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刘丽霞杨雷
关键词:宗教传统民族性格东正教
反乌托邦文学的后现代主义价值取向被引量:9
2014年
20世纪初西方学界兴起的"反乌托邦"文学,是对人类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乌托邦梦想的解构、颠覆与重构。"反乌托邦文学"阐述了对乌托邦理想的质疑与批判,但它反对、批判的对象却不是"乌托邦",而是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所异化的科学至上、极权主义以及当时的极权政治,由此突显出其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反乌托邦文学中的反科学至上、反极权主义和反极权政治的特征,与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相通。
刘丽霞杨雷
关键词:反乌托邦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我们》
2014年
20世纪20-30年代",反乌托邦"文学在俄罗斯悄然兴起,人类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乌托邦"梦想被解构与颠覆。本文拟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阈内,以扎米亚京的《我们》为例,勾勒出反乌托邦文学的"后现代性"特征。
杨雷白辰韬
关键词:《我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