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525621)

作品数:18 被引量:96H指数:8
相关作者:卢春喜王德武时铭显徐春明范怡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提升管
  • 4篇耦合反应器
  • 4篇反应器
  • 3篇气固流化床
  • 3篇流动特性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2篇湍动流化床
  • 2篇裂化
  • 2篇密相区
  • 2篇管段
  • 2篇分布板
  • 2篇催化裂化
  • 1篇电子结构
  • 1篇压降
  • 1篇压力脉动
  • 1篇渣油
  • 1篇色谱
  • 1篇色谱分析
  • 1篇数学模型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寰球工程...
  • 1篇神华集团有限...

作者

  • 17篇卢春喜
  • 8篇王德武
  • 5篇时铭显
  • 4篇徐春明
  • 4篇刘伟伟
  • 4篇丁姗姗
  • 4篇范怡平
  • 3篇张永民
  • 3篇张海光
  • 2篇王祝安
  • 2篇施晓萌
  • 1篇李汝新
  • 1篇刘植昌
  • 1篇许志明
  • 1篇赵亮
  • 1篇陈玉
  • 1篇刘显成
  • 1篇张树青
  • 1篇赵锁奇
  • 1篇王红梅

传媒

  • 5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石油炼制与化...
  • 3篇化工学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13篇2008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耦合流化床密相区固含率轴向分布及相似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的汽油改质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Ug=0.31~0.58m/s、Gs=0.69~3.49kg/(m2·s)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测量仪测定了上部流化床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分布.结果表明,截面平均固含率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减小,随颗粒静床高度增加而增大,受颗粒循环强度影响较小;耦合流化床密相区固含率轴向分布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即截面平均固含率直接受整个密相区平均固含率的影响,操作条件等只是通过影响整个密相区平均固含率而影响截面平均固含率分布,整个密相区平均固含率约等于无因次轴向位置h*=0.71处的截面平均固含率.由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流化床密相区截面平均固含率轴向分布及无因次固含率-εs*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王德武张海光丁姗姗卢春喜
关键词:密相区
导向挡板布置方式与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在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上研究导向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挡板的加入对气泡产生破碎作用,同时对颗粒的轴向返混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挡板设置在床层中部对气泡的破碎效果最佳;挡板层数的增加有助于强化对气泡的破碎效果,同时还可增强对颗粒轴向返混的抑制作用;较小的叶片间距有助于破碎气泡,也有助于抑制颗粒轴向返混;较小的叶片倾角有助于抑制颗粕轴向返混,但对气泡破碎的影响不大。
张永民卢春喜时铭显
关键词:流体流动
耦合流化床密相区固含率轴向分布及相似性分析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的汽油改质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提升管出口设置了莲蓬头式分布器.在湍动床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测量仪测定了流化床内轴向...
王德武张海光丁姗姗卢春喜
关键词:密相区
文献传递
提升管-环流床耦合反应器环流床内的固含率分布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催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在提升管-环流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上部环流床内局部固含率分布及操作条件的影响,采用径向不均匀指数分析比较了提升管上端耦合环流床及耦合常规流化床的流化质量.结果表明,环流床内固含率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减小,导流筒底部固含率随外循环强度增加而增加,中上部固含率受外循环强度影响较小,环隙内固含率随外循环强度增加略有降低.当导流筒内表观气速Ug,d<0.85m/s时,固含率径向分布的均匀性沿轴向向上逐渐变好,当Ug,d≥0.85m/s时,则沿轴向向上先变好,在导流筒出口处又变差;环隙内固含率分布趋于均匀的程度依次为环隙中部>环隙下部>环隙上部.相同条件下,环流床内固含率分布的径向不均匀指数小于常规流化床.
王德武卢春喜
关键词:耦合反应器
气固流化床中双组分混合颗粒密相床的膨胀被引量:2
2009年
在一套Φ500mm×12500mm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的密相床床膨胀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表观气速、床层高径比和小颗粒质量分率对混合颗粒体系床膨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空隙率表示的床膨胀系数随床层高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床层高径比为2.4后基本不再变化;小颗粒质量分率在0.4附近时,基于空隙率的床膨胀系数达到一最小值。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基于空隙率的床膨胀系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刘伟伟范怡平卢春喜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被引量:13
2007年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王德武卢春喜丁姗姗王祝安
关键词:提升管耦合反应器
双组分混合颗粒分布板压降及分级效果的研究
2009年
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锥形分布板的压降及分级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锥形分布板的压降随过孔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锥形分布板的阻力系数随过孔气速和操作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过孔气速为22m/s以及操作雷诺数为2.3×104时锥形分布板的阻力系数逐渐趋于平稳.结合Bernoulli方程,得到了锥形分布板的压降关联式.锥形分布板分级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锥形分布板可以降低小颗粒进入下料管的机率,从而实现大、小颗粒在分布板区的分级.
刘伟伟卢春喜范怡平施晓萌
关键词:压降
催化裂化提升管出口超短快分的分离效率模型被引量:11
2008年
在冷模实验装置上,系统地考察了SSQS系统(超短快分系统)的气相流场和在系统中的分离性能。在此基础上,根据SSQS系统气固分离的分离原理,建立了计算SSQS系统分离效率的横混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惯性分离和排气管结构对颗粒捕集的作用,通过最终的修正,该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优尺寸比例下,分离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离器外壳与中心排气管的半径差以及颗粒的切向速度。
卢春喜李汝新刘显成时铭显
关键词:流化催化裂化提升管
导向挡板对催化裂化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一个具有一层导向挡板的催化裂化颗粒流化床,在500 mm×30 mm×6 000 mm的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中,考察了湍动流化状态下的气固流动现象、床层密度分布、压力脉动和床层膨胀率,并与自由床中的气固流动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流化床中加入挡板后,其下部将会出现一个低密度区,而在其上部则会出现一个高密度区;挡板的加入将大大降低床层的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和挡板下方气垫的高度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挡板对气泡破碎的能力和抑制颗粒返混的能力;相比自由床,挡板床具有较小的起始湍动速度和较大的床层膨胀率。
张永民王红梅卢春喜时铭显
关键词:流化床湍流
湍动流化床中气泡行为和压力脉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详细研究了在500mm×30mm×6000mm大型二维湍动流化床中FCC催化剂颗粒的床层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的压力脉动。根据床层空隙率变化,建立了1个可以同时适用于鼓泡流化床和湍动流化床的气泡平均直径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和实验测得的床膨胀规律均一致,并且与床层压力脉动的变化趋势也一致。在压力脉动沿床层轴向高度的分布图中,曲线呈水平"S"型。根据压力脉动的变化,床层可以分为分布板影响区、气泡生长区、料面影响区和稀相区4个区。根据床层稀、密相压力脉动的剧烈变化,提出了一种确定稀-密相界面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
张永民卢春喜时铭显
关键词:湍动流化床气泡压力脉动流态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