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C01002)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金海如唐帅王艳新侯敏王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菌根
  • 3篇红曲
  • 3篇
  • 3篇丛枝菌根
  • 2篇色素
  • 2篇曲霉
  • 2篇外源
  • 2篇菌根真菌
  • 2篇红曲霉
  • 2篇发酵
  • 2篇AM真菌
  • 2篇丛枝菌根真菌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浓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液态发酵
  • 1篇真菌
  • 1篇真菌孢子
  • 1篇正交

机构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十堰市疾病预...

作者

  • 8篇金海如
  • 3篇左楠楠
  • 3篇王艳新
  • 3篇王晓伟
  • 3篇唐帅
  • 2篇侯敏
  • 2篇赵腊梅
  • 1篇周端顼
  • 1篇项聪英
  • 1篇夏婷婷
  • 1篇刘开新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曲发酵产色素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在红曲霉液态发酵培养中,分别用不同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3个较好水平,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确定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碳源以麦芽糖、葡萄糖、淀粉较好,氮源以硝酸铵、硫酸铵较好;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糖8%,硝酸铵0.004 mol/L,p H值4。
侯敏王艳新唐帅金海如
关键词:红曲霉液态发酵正交试验色素
金华地区代表性红曲米发酵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收集金华地区常用的3种红曲米,对比研究了不同种类红曲米的水分含量、色价、糖化酶活力、Monacolin K含量等主要特性,并以样品作为糖化发酵用曲来酿制红曲黄酒,研究红曲米的发酵特性及酒样质量。结果表明,红曲米Ⅰ所酿红曲黄酒口感更为协调,且其中Monacolin K含量较高,保健功能较好,较适宜酿造红曲保健黄酒。
左楠楠王晓伟项聪英金海如
关键词:红曲米红曲黄酒酒质保健
不同磷浓度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同化外源氮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为宿主植物,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rohiza,AM)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ous intraradices)为接种菌剂,三室隔离培养盒为培养容器,通过在菌丝室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磷素及外源氮NH4NO3、Gln,研究磷浓度对AM真菌同化吸收不同外源氮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M真菌能够侵染于高粱植物根系,但菌根侵染率差异不显著;在高磷浓度下孢子数量显著高于低磷浓度下孢子数量;菌丝室内根外菌丝(ERM)干重在低磷浓度下含量最高,且以Gln为外源氮时含量比不加氮源和NH4NO3为氮源时高;低磷浓度促使高粱地上茎叶和地下菌根干重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处理下没有显著差异。茎叶总氮含量均在以NH4NO3为外源氮时最高,不同磷浓度下其总氮含量为P30>P120>P0>P60,菌根精氨酸含量在Gln为外源氮时含量比其他氮源下高,且在低磷(P30)浓度下含量最高。研究表明AM真菌对于吸收同化外源氮的能力与其生长环境中磷浓度高低有关,在低磷浓度下更利于AM真菌根外菌丝同化吸收外源氮,且对NH+4形式氮源吸收能力最强。
王晓伟左楠楠金海如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施磷量EXOGENOUS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4年
红曲霉是我国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等方面。对红曲霉的营养成分开发利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红曲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侯敏周端顼王艳新唐帅金海如
关键词:红曲霉色素洛伐他汀桔霉素
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最适消毒方法及最佳培养基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探讨离体培养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的最优萌发条件,试验以根内球囊霉菌(Glomus intraradices)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以及不同培养基对根内球囊霉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即采用无菌过滤膜过滤1%氯胺T+200 mg/L硫酸链霉素+100 mg/L硫酸庆大霉素+1%吐温20混合消毒液,同时延长消毒液的处理时间至15 min,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的灭菌效果最好,在避免杂菌污染的同时孢子萌发率可达80.67%;在4种培养基中,以琼脂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孢子萌发率最高,达80.67%;其次为琼脂蔗糖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发根培养基的效果最差。因此,试验中的最适灭菌方法为处理3,最佳培养基为琼脂培养基。
赵腊梅刁亚楠金海如
关键词:消毒处理培养基萌发率
昆虫肠道共生菌中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从白蚁、蜜蜂、蝗虫、蜻蜓等10种昆虫肠道中分离得到昆虫肠道共生菌51株,采用薄层色谱法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获得了多株产γ-氨基丁酸(GABA)的菌株.对其中一株GABA产量较高的菌株FE-7进行了显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与16S r DNA扩增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FE-7可能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其发酵液中GABA含量初测为2.1 g/L以上.表明从昆虫肠道特境中筛选产γ-氨基丁酸菌株具有开发前景.
唐帅王艳新刘开新夏婷婷金海如
关键词:共生菌Γ-氨基丁酸
外源氮处理对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产精氨酸的影响
2014年
以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绿宝六号)为宿主植物,采用三室隔离盆栽培养系统,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根瘤菌及AM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研究豆科植物接种AM真菌吸收外源氮产精氨酸的影响,外源氮分别为4 mmol·L-1NH4Cl,4 mmol·L-1NH4NO3,4 mmol·L-1尿素(Urea)和4 mmol·L-1精氨酸(Arginine,Arg)。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理下不同外源氮对菌根中精氨酸含量影响不同,单接AM真菌及双接种均在施加外源氮Arg时精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47和3.20 mg·g-1,且双接种明显高于单接AM真菌处理,而单接根瘤菌处理中精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单接种相比,双接种下菌根侵染率、根瘤数、根瘤鲜重及茎叶中总氮含量都有所提高,且在施加NH4NO3时效果最好。由此得出,AM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更利于植物氮源的吸收及生长。
刁亚南赵腊梅金海如
关键词:AM真菌根瘤菌精氨酸
不同氮磷浓度对AM真菌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高粱为宿主植物,三室隔离培养盒为培养容器,研究在菌丝室施加不同浓度的N,P肥料下接种AM真菌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高粱菌根侵染率达到70%以上;接菌高粱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时高,且总氮总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在接菌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施肥处理为4mmol.L-1氮肥、0.01mmol.L-1磷肥(N2P1)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最高,高粱的总磷含量随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施肥处理为4mmol.L-1氮肥、0.1mmol.L-1磷肥(N2P2)情况下含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吸收氮磷营养的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王晓伟左楠楠金海如
关键词:AM真菌施肥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