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146)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温伟红杨安钢秦卫军吴介恒韩东晖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抗体
  • 4篇前列腺
  • 4篇免疫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前列腺特异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膜抗原
  • 3篇抗原
  • 2篇治疗性
  • 2篇治疗性抗体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肿瘤治疗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免疫治疗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治疗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温伟红
  • 8篇杨安钢
  • 5篇吴介恒
  • 5篇秦卫军
  • 3篇韩东晖
  • 2篇魏铭
  • 2篇席文锦
  • 2篇赵桐
  • 1篇欧阳清
  • 1篇葛京平
  • 1篇董杰
  • 1篇田丰
  • 1篇唐朝朋
  • 1篇师长宏
  • 1篇张征宇
  • 1篇王龙信
  • 1篇邢潇潇
  • 1篇郑国旭
  • 1篇赵宁宁

传媒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对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抗体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一种2型跨膜糖蛋白,它特异性地表达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是一种前列腺特异性标志物。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此外,PSMA也特异性地表达于多种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这些特点使得PSMA成为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靶点,以PSMA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发展迅速,其中基于抗体的抗肿瘤策略如抗体偶联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及免疫放射治疗等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证实了PSMA作为抗肿瘤靶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就PSMA的结构和功能及针对PSMA的基于抗体的抗肿瘤治疗策略进行了总结。
熊诗诗吴介恒韩东晖杨安钢秦卫军温伟红
关键词:前列腺癌靶向治疗抗体
IL-12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IL-12能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促进其分泌大量的IFN-γ,还能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因此,IL-12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肿瘤细胞因子之一,利用IL-12进行抗肿瘤治疗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直接注射IL-12蛋白的毒副作用很强,所以常利用携带IL-12编码基因的载体或病毒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或联合治疗。多种基于IL-12的抗肿瘤基因治疗策略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部分已经进入2期临床试验。本文综述了IL-12的生物学功能及基于IL-12的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桐杨安钢温伟红
关键词:IL-12免疫肿瘤基因治疗
前列腺癌体内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关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由于缺少有效的体内实验模型,导致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受到严重阻碍。人源性前列腺癌移植(patient derived prostate tumor xenograft,PDPTX)模型是将患者新鲜的肿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而建立的体内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复制原发肿瘤的异质性,保持肿瘤在分子学、基因学和病理学的复杂性。特别是采用肾包膜移植建立PDPTX模型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皮下移植建模成功率低、低级别肿瘤成瘤难、无法实现移植瘤转移等缺点,为前列腺癌研究提供了更为理想的体内模型。尤其是在靶向治疗、新型药物筛选、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聂迪森秦卫军温伟红赵宁宁师长宏
关键词: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
人源性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单链抗体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2016年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链抗体(sc Fv)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后,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将人源性抗PSMA sc Fv的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02,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后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摸索不同诱导条件使sc Fv呈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确认表达后,利用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c Fv与PSMA阳性和阴性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人源性抗PSMA sc Fv的原核表达载体;在30℃、IPTG终浓度为0.05 mmol/L时,可实现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纯度较高的抗PSMA sc Fv蛋白;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该sc Fv可与PSMA阳性的LNCa P前列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而不与PSMA阴性的PC-3细胞结合。结论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可溶性人源性抗PSMA sc Fv,获得的抗PSMA sc Fv能够特异性地与PSMA阳性前列腺癌细胞结合。
韩东晖吴介恒欧阳清魏铭席文锦杨安钢温伟红秦卫军
关键词:单链抗体原核表达
悬浮驯化CHO细胞并用于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抗体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将贴壁状态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驯化成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悬浮CHO细胞(CHO-S),并验证用该悬浮细胞进行抗体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将贴壁状态的CHO-S细胞调整为悬浮培养后,再用逐步降低血清含量的方法将其驯化成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的CHO-S细胞。根据从噬菌体抗体库筛选获得的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链抗体的基因序列,人工设计并合成其重链和轻链基因,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所得载体命名为pc DNA3.1-HC和pc DNA3.1-LC。将构建好的2个载体按照轻、重链比例为3∶1的量用Free Style MAX转染试剂瞬时转染CHO-S细胞,转染7 d后收集培养上清,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与PSMA阳性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成功将贴壁CHO细胞驯化成悬浮CHO-S细胞,成功构建了表达抗PSMA人源性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S细胞中实现了抗体的分泌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其可特异性结合PSMA阳性前列腺癌细胞。结论成功驯化获得悬浮CHO-S细胞,驯化后的CHO-S细胞可用于抗体的真核表达,为后续抗体的大量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吴介恒韩东晖魏铭郑国旭焦点席文锦杨安钢秦卫军温伟红
关键词:CHO细胞抗体表达真核表达转染
负性共刺激分子阻断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在免疫系统中,负性共刺激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的结合而抑制免疫应答,避免免疫造成的组织损伤,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负性共刺激分子也参与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它们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在肿瘤患者中,利用特异性的抗体阻断这些负性共刺激分子,可消除它们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有效抑制。现针对负性共刺激分子的阻断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徐悦蓉杨安钢温伟红
关键词:肿瘤治疗
转化生长因子β不敏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肾细胞癌荷瘤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能降低其递呈抗原的效率并促进其凋亡,文中观察TGF-β不敏感肿瘤特异性的DC疫苗免疫后的荷瘤Balb/c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小鼠肾细胞癌Renca细胞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利用修饰的TGF-βⅡ型受体(TβRⅡ)质粒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肾细胞癌Renca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获得表达显性负相TβRⅡ(TβRⅡDN)的DC,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情况,观察TGF-β体外增殖抑制效果。TβRⅡDN的DC疫苗接种荷瘤Balb/c小鼠模型,获取CTL与肿瘤细胞共同孵育51Cr释放实验测定细胞毒作用,同时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变化情况。结果 TβRⅡDN-DC组细胞与DC细胞表型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对TGF-β增殖抑制不敏感同时检测不到磷酸化的Smad-2,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P<0.01);IFN-γ和IL-2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 TGF-β不敏感的DC疫苗能显著提高肾细胞癌荷瘤Balb/c小鼠CTL对相关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董杰王龙信唐朝朋邢潇潇张征宇葛京平秦卫军田丰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树突状细胞肾细胞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治疗性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由于抗体所具有的高特异性和亲和力,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不同的生物学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治疗性抗体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线治疗策略.截至2013年,美国FDA已批准了14种抗体药物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分子陆续被发现,以这些分子为靶点,利用针对这些分子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肿瘤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转化医学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吴介恒杨安钢温伟红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治疗性抗体
治疗性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抗体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线治疗策略。截至2013年,美国FDA已批准了针对EGFR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针对CD20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针对VEGF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以及针对CTLA-4的伊匹单抗(ipilimumab)等抗体药物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同时,随着新型抗体不断研发,例如针对PD-1分子的MDX-1106和BMS-936558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使得抗体治疗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也是转化医学最成功的范例之一。本文以FDA批准的针对HER2、CD20、VEGF以及CTLA-4的抗体,并结合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体为例,介绍用于肿瘤治疗的治疗性抗体在临床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吴介恒杨安钢温伟红
关键词:治疗性抗体肿瘤免疫治疗
Th17细胞分化及其参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是一类不同于Th1、Th2及Treg细胞的新型CD4~+效应T细胞,最早由Park等~[1]于2005年发现和报道,他们在研究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发现了一类新的Th细胞亚群,这群细胞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为特征,具有很强的调节组织炎症的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赵桐杨安钢温伟红
关键词:细胞分化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效应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