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110044D-1)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丽滕金亮王培培崔国庆刘全乐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烯醇化...
  • 2篇烯醇化酶
  • 2篇肺通气
  • 2篇Β蛋白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 1篇代谢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心肺

机构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篇崔国庆
  • 2篇王培培
  • 2篇滕金亮
  • 2篇王丽
  • 1篇邢珍
  • 1篇刘全乐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预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预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B组进行右美托咪啶的输注,A组进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输注。T_0、T_1、T_2时采集肘静脉血,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气血分析中,各个指标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_2时的血清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比T_0时高(P<0.05);B组患者在T_2时血清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低于A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高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对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对肺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赵海波
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瓣膜置换术患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完成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复温时(T2)、主动脉开放时(T3)、CPB后6h(T4)、24h(T5)采集颈内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蛋白和NSE含量。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S100β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在T5时恢复至T1时水平。与C组比较,T2~T4时D组S100β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CPB瓣膜置换术时血浆中S100蛋白和NSE的含量,减轻CPB脑损伤。
刘全乐滕金亮邢珍崔国庆王丽王培培
关键词:心肺转流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抑制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脑损伤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的一项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手术治疗的成败。实验表明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具有一定的脑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灯盏花素对CPB下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影响,评价其在CPB时的脑保护作用。
崔国庆滕金亮王丽王培培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灯盏花素体外循环中枢神经系统障碍S-100Β蛋白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56例行胸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 20 min;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麻醉诱导后30 min(T0)、气管插管后15 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单肺通气后90min(T3)、术后双肺通气后15min(T4)测定血清HMGB1浓度,并观察T1、T3、T4时刻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及手术过程中相关指标(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气道分压、氧分压、尿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T2、T3、T4时血清HMGB1较T0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2、T3、T4时血清HMGB1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后患者血清HMGB1浓度明显升高,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单肺通气患者血清HMGB1水平,从而保护肺组织。
熊立红李国利滕金亮汪业铭
关键词:单肺通气高迁移率族蛋白1炎症因子肺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