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006002)

作品数:4 被引量:123H指数:4
相关作者:戴建华鲁俊郝莹王元丁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上海市气象局安徽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短历时
  • 2篇短历时强降水
  • 2篇强降水
  • 2篇廓线
  • 2篇降水
  • 1篇闪电
  • 1篇统计特征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学
  • 1篇切变
  • 1篇飑线
  • 1篇螺旋度
  • 1篇雷暴
  • 1篇雷暴大风
  • 1篇雷达
  • 1篇雷达气象学
  • 1篇降雹
  • 1篇风暴相对螺旋...
  • 1篇风廓线
  • 1篇风廓线仪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郝莹
  • 2篇鲁俊
  • 2篇戴建华
  • 1篇陶岚
  • 1篇郭品文
  • 1篇温华洋
  • 1篇卢燕宇
  • 1篇陈雷
  • 1篇丁杨
  • 1篇王元
  • 1篇邵晨
  • 1篇郑媛媛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短历时强降水的雷达和闪电活动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用雷达反射率及其导出产品(分层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分层平均反射率等)与闪电和大气温度层结资料,通过对降水系统时间演变、反射率垂直结构和闪电活动的分析,将上海2010年6—11月的短时强降水(1 h雨量≥20 mm)分为层状暖云型、对流暖云主导型和对流冷云主导型。(1)与雨强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是:低层(0℃层以下、高度在0~1 km、0~2 km、0~3 km和0~4 km)的VIL、低层(高度在1~2 km、2~3 km和3~4 km)的平均反射率和整层最大反射率;(2)不同类型强降水中,高层(高度在0℃、-10℃和-20℃层以上)的VIL、整层VIL、高层(高度在5~6 km、6~7 km和7~8 km)的平均反射率、总地闪和负地闪频次这5个因子对雨强的作用各有不同;(3)对应不同降水类型的平均反射率垂直廓线具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4)在三类强降水中,对流冷云主导型的雨强与总地闪和正地闪的相关性最好。
邵晨郭品文戴建华
关键词:雷达气象学短历时强降水统计特征闪电
雷暴大风、冰雹天气的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雷暴大风、冰雹天气造成的损失,提高这两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笔者在统计安徽省2000—2005年4—9月无雷暴、普通雷暴、强对流(雷暴大风、冰雹)样本的基础上,利用1×1格点NCEP资料计算了表征热力、动力、水汽条件的43个参数,对比分析了无雷暴、普通雷暴、强对流(雷暴大风、冰雹)时的物理量极值、归一化平均值等,并基于分析结果选取雷暴大风、冰雹的消空、预报指标,逐月逐时次的确定预报指标的阈值。最后,利用指标叠套法生成安徽省雷暴大风、冰雹天气潜势预报产品。用该方法对2007年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检验,2007年6—9月共有28个雷暴大风、冰雹过程全部报出,空报9个过程,无漏报,过程TS为30.4%。从检验效果来看,指标叠加的数值越大,出现雷暴大风或冰雹的概率也就越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郝莹鲁俊
关键词:雷暴大风冰雹
一次罕见飑前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被引量:73
2012年
2009年6月5日,受一个飑线前超级单体雷暴的影响,上海部分地区出现了直径25—30mm的冰雹,随后,飑线尾随该超级单体扫过上海,造成大风、雷电和强降水天气。基于常规天气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仪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发现,该超级单体发生在东北冷涡西南侧的高空强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形成的强不稳定层结背景下,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发展在飑线前的暖区中,经过由"热岛效应"和海陆风锋共同形成的低空辐合线时明显加强发展;该风暴呈现出"指"状、"楔"状、弱回波区(WER)等超级单体雷达反射率特征,"指"状回波处出现了中气旋的径向速度特征,具有标志大冰雹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特征回波,通过三体散射长钉多普勒速度发现了大冰雹的下降区和增长区。分析还表明:东北冷涡西南侧横槽南摆导致中空降温,0℃层和-20℃层高度明显下降,为冰雹的空中增长提供较好的温度环境条件,较低的0℃层也保证冰雹在空中下落中融化较少。双风廓线仪对比观测表明,超级单体发展的低空风场环境中具有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风暴相对螺旋度,中尺度对流系统与环境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利于风暴发展和维持的正反馈机制。飑线前超级单体雷暴与飑线主体关系密切,起到类似"箭"与"弓"的引导作用,飑线主体的一部分进入超级单体所遗留下的"冷"区后明显减弱,东侧入海后也逐渐减弱,其余部分仍在发展加强;最终,强风暴逐渐减弱,超级单体特征也开始消失,飑线与之合并形成新的"人"字型中尺度对流系统,新的"弓"形回波带与原回波带相比移动方向发生右偏,因此,飑前超级单体在飑线主体移动和演变的临近预报中有重要指示意义。
戴建华陶岚丁杨王元陈雷
关键词:飑线风廓线仪垂直风切变风暴相对螺旋度
安徽省近49年短历时强降水事件趋势变化特征被引量:19
2012年
为了加强对小时时间尺度的雨强特征及变化分析研究,基于安徽省1961~2009年16个台站1小时降水量资料,针对超过98%分位点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分析其短历时强降水量、降水次数、降水强度、占总降水的比重及日分布的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9a来安徽省短历时强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且自东向西增加趋势逐渐显著。由M-K突变检验法分析可知,2001年后有明显的向上突变整体增多,2005年后突变显著。主要是短历时强降水次数的增多导致短历时强降水量增多。近49a来安徽省总降水量增加的78%来源于短历时强降水,且在总降水时间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短历时强降水时间增加,对总降水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在日分布方面,短历时强降水的日分布呈明显的双峰结构,频发时间段分别位于午后到傍晚、后半夜到早晨。但出现在上午的短历时强降水量及次数的增长趋势要明显超过午后到傍晚,因此可推测未来峰值和谷值的差异将减小,双峰的特征将逐渐减弱。
郝莹鲁俊温华洋郑媛媛卢燕宇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